《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25-07-13 10:08:39

《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鼓励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太阳、月亮、小花、小兔、小刺猬、小鸡、小猫等各种动物睡醒和睡着图片,白天音乐、晚上音乐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活动难点:

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 图片引入,试听结合,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和月亮图片

师:太阳什么时候出来? 幼:白天

师:月亮什么时候出来? 幼:晚上

师:对,太阳是白天出来的,太阳是晚上(夜晚)出来的。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题目叫《太阳和月亮》。(放音乐)(边念儿歌边出示图片)“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2、诗歌问答。

师:诗歌题目是什么?分别叫孩子回答,再一起回答。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花、鸟、兔。白天真热闹。白天可以干什么?

什么时候静悄悄?大家都在干什么?你是怎样睡觉的?(做动作)

下面轻轻的跟着老师念儿歌。

3、怎样念儿歌

师:白天真热闹,念儿歌应该怎么样?脸上呢?(大声、笑眯眯)

晚上大家睡着了应该怎么样?(轻轻的)

下面我们大声笑眯眯的念白天的儿歌,轻轻的念晚上的儿歌。

4、动作展示

师:白天小花醒来了,谁给老师做一个小花睡醒的动作?小鸟、小兔呢?(叫孩子上台做)

下面大家起立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有的小朋友光做动作,没有念儿歌,我们再来一遍,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哦。

二、

1、师:白天除了小花、小兔、小鸟,还有谁醒来?

2、师:叽叽叽,咦?是谁在叫呢?出示睁眼小鸡图片,这只小鸡和谁在一起?太阳还是月亮?这里还有一只睡着的小鸡,他喜欢和谁在一起?分别放在太阳月亮旁。 太阳出来了,小鸡醒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鸡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3、老师把小鸡编到儿歌里面了,好不好听呀?

三、图片提示,体验创编。

1、师:老师还听到很多声音,原来他们都在桌子上。小朋友们找一张图片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谁?

师:嗡嗡嗡,是谁呀?小蜜蜂在哪里?还有一只小蜜蜂在哪里?两个孩子上台。想想两只小蜜蜂和谁在一起?

念小蜜蜂儿歌。

2、呱呱呱,(同上)

念小青蛙儿歌。

3、小朋友们把你手中的图片放上,想想他们喜欢和谁在一起。

4、这么多的好朋友太阳月亮好搞笑呀,我们一起带着动作把好朋友念出来吧?

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鲜艳的画面色彩,生动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活动获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环节层层深入,课上用时超出孩子规定范围。

拓展阅读

1、小语文《颐和园》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示文中三幅图,问:同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考:颐和园写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示)认读生字新词,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师相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

①请同们用“——”画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2、沁园春雪一等奖 沁园春雪

1.知识与能力:

(1)诵读,把握感情基调。

(2)品读上阕,领略意境。

(3)品读下阕,感受诗人胸襟气度。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和精讲点拨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 信心。

重难点:

1.重点:复诵读,体会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2.难点:品读领略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激趣导入

们,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少年》,我最欣赏毛**和他的同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毛**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作为*家、**家的一面。

今天,我想和同解毛**的另一方面——诗人。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家。”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诗词是伟大的乐章。”特别是他的这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今天咱们就习 这首词,领略毛**诗人的才情,*家的风采。

生聆听。

激 发习本文的兴趣。

明确习目标

1. 诵读,把握感情基调。

2. 品读上阕,领略意境。

3. 品读下阕,感受诗人胸襟气度。

生朗读、明确。

生明确习任务。

诵读,把握感情基调

1.师:请同们大声自由朗读读这首词两遍,要读得正确,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2.师:哪位同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3.师:“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 ,你认为怎样合适?

(“望” 字重读、语气要激昂豪 迈,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这时**背景资料介绍。)

4.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5.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师示读,还用两种语气)

7.师: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是慷慨激昂地读,还是深情地读,同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1.同们大声自由朗读。

2.一生试读。(请其他同注意听,后加以评价。)

3.老师读, 考,评判,师生确定应该“望”字的重音、语气,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4.考,评判,确定气势。

5.男生齐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6.考,评判,确定语气与感情:深情赞美地读。

7.女生齐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

8.生齐读上阕。

朗读,其实是在考察同们是否理解这首词,因为朗读就体现着他对词的理解程度。

老师作必要朗读指导,让会朗读诗词。

品读上阕,领略意境

1.师:请同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

赏析一词:我认为“ ”一词好,好在……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 ……

2.生发言,师合理指导引领。

3.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1.生自,讨论

2.生汇报情。

3.生齐上阕。

习如何领略词的意境。感受意境的壮美。

品读下阕,感受诗人*襟气度

1.师: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 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同们看,毛**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

明确:既突祖国风光的柔美。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有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毛**诗词的 美追求。

2.师:江山如美人一样可爱,使得哪些英雄为之倾倒呢?请细读下阕,找毛**评点那些英雄人物?你知道他们名垂青史的伟大功绩吗?

3.师: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

毛**如何评价他们?哪些词体现毛**的观点?

明确:“惜”字领起这几句,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

4.师:如何读这几句?

好,我们就是毛**,让我们微微摇头,微微上扬嘴角,读这几句,读这几种微妙的感情。

5.师:那么最能体现词人豪情壮志的是哪几句?请大家气吞山河地读!

6.师:何谓“风流人物”,你认为词中的“风流人物”指谁?

明确:我个人认为,主要指毛**自己,因为“诗言志”吗?

当时他在*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长征也取得胜利,对于中国的局势成竹在胸。说是人民大众也有道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代表。

7.请仔细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能从中读什么内涵吗?

考、回答。

生联系历史知识,品评五位帝王,老师评判,界定,激励。

生自读,圈点勾画,师生讨论。

生评论(让生把自己摆进去,自己就是毛**)

生齐读这几句

生齐读后三句。

生讨论、探究。

生再齐读 后三句,读自信和豪迈。

生走进文本深处,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感受他胸襟气度,对生进行英雄主义育、励志熏陶。

结束语

们,毛**望的岂止是北国风光啊!他望的是祖国的万里河山,他望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他望的是中国美好的未

生带着激昂豪迈,深情赞美之情再读这首词。

引起共鸣。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查找“风**”“风流”多义现象。

3.对一副对联:上联“望万里河山见雄浑壮丽,美也!祖国!”请根据词的下阕,对下联。

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我让习这首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不过老师范读做得不够,若能在指导完后,再进行示范,生能更直观体会。

生品味用词的精巧、品味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习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这一板块的习,可以给生多点时间,这样生一定会绽放更多的维火花。

3、《爸爸买电饭锅》之一

《爸爸买电饭锅》之一

佚名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阅读方法,懂得电饭锅说明书上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

3、体会说明书的用处,培养看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附有一份“说明书”。课前,老师曾叫大家去收集一些,谁说说你收集到哪些产品的说明书?

揭示习目标:怎样读懂说明书是本单元的习重点。

二、习“提示”。

1、指名读“习提示”,说说你明白哪些知识?

2、交流馈。

三、初读课文。

1、带课后练习2中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用“——”在文中划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句子。

2、交流馈。

(1)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降低使用效果。

(2)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比1.5为宜。

(3)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电键,才进入正常工作。

(4)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指示灯亮。此时不要揭开锅盖,要焖饭10分钟左右才可食用。

3、考讨论:上面的.4句,哪几句是写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哪几句是写注意事项?(第1、4句写注意事项,第2、3句写使用方法。)

4、读课文,你除知道文中这只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外,还知道这只电饭锅的哪些知识?(这是保温式自动电饭锅,除做饭,还可以熬汤、煮粥——特点。)

5、小结: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电饭锅?(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自字词。

1、生自己拼读生字,划新词。

2、检查讨论。

(1)读一读,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焖、例、揭、铝)

(2)想一想,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键、揭、粥、盆)

(3)看一看,指电饭锅的内锅、电键、电源等,理解意

3、指名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正确。

五、练习巩固。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什么叫说明书?

二、研读课文

1、明确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步《爸爸买电饭锅》,知道电饭锅说明书是从电饭锅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方面介绍的。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自、讨论,找到进一步读懂说明书的方法。

2、深入理解电饭锅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生自读,说说你读懂哪一点的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交流馈,同时提疑难的地方。

(第一点中的“不宜”是什么意?可不可以换成“不应”、“不要”?第二点中的“比例”怎么理解?“宜”是什么意?)

(3)讨论。

(4)评议交流。

“不宜”是指不适宜,最好不要的意,语气较委婉,而“不要”、“不应”显得强制。

“比例”用举例的方法帮助理解。

(5)小结:

从刚才的交流讨论中,对于怎样读懂说明书,你有什么收获?(理解关键词)

3、练习巩固。

说话练习:我是一只电饭锅,( )。

(自由准备——指名练说——评议——同桌互说)

4、体会读懂说明书的作用。

举课文中的事例说明:假如看不懂说明书,能不能用好电饭锅?

四、作业

板书:

说明书:介绍产品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简短文字。

看说明知特点发挥新产品的作用

知用法延长使用寿命

4、语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语文远程平台培训,使我感受很深。我不禁回想到我的一年级语文课,不由而然地想谈谈自己心里的一些看法:

一、一年级语文童趣的语言是抓住生注意力,激发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重中之重,《菜园里》是一节识字课,本节课师本着一年级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的心里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以图片的形式引蔬菜的各种的实物图片,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吸引生注意力,揭示课题,激发习的兴趣,使生愉快地进入习状态。

二、源于生活,只有让回到生活才能获得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

在识字中为生创造一个生活场景——菜园。色泽鲜亮的蔬菜,为生创造一个丰富的生活情景,激起生探索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激活维,让生回想家里的彩园,为生开创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调动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记字的过程。在课中还涉蔬菜小宝宝、拼音宝宝跟小朋友捉迷藏等有趣的环节,引导着生由带拼音读生字词到读生字卡,逐步加深生字识字的难度,整个识字过程,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生在无意识的,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生字、()合作。由原枯燥无味的机械以变为生愿愿记的行为。

三、时评价能有效的调动生的习积极性。

本节课师始终都用鼓励的口吻,以多种形式奖励生,生在读过儿歌后互评,合作习,再加上我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使生乐,达到习目标,培养生的合作意识,习充满自信、有成功的体验,调动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1、师应该立足生现有的知识发。

对于农村生对蔬菜经常见,但又不理解这个词,在介绍时候可以介绍一下。

2、生在兴趣中模仿。

生字在田字格里书写时,师应该呈现的是清楚的田字格。师范写,生再写。

3、在让生完成任务的时候,师的语言应该明白具体,泛指不能大,否则生不能明白老师的意指。

四、恰当的色彩对比能够增强儿童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在本节课中老师既然运用多媒体进行,在进行生字和偏旁部首习的时候,师可以把偏旁部首与字体的其余部分用上鲜明的对比色彩,我想这样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因为低年级的生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鲜明色彩的呈现会胜过复提醒他们要好得多。师有意地引导生进行无意识而自觉的观察,然后自己去获得知识,这就更好

总之,我认为一年级语文的,从生活发,从生现有的知识发,精心案,适合儿童的心理成为儿童中的一员走人课堂,以他们所喜爱的形式和他们一起互动,才会实现新的课标理念,才会调动生的习积极性,获得好的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1028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