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饺子生活随笔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各种美食我也尝过不少,可是让我垂涎欲滴的,还是爷爷包的饺子。
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家里常来的亲朋好友,只要吃过爷爷包的饺子的,都会对爷爷的手艺赞不绝口。爷爷每次包完饺子,总会送点给左邻右舍,大家都喜欢他的饺子。
节假日的时候,爷爷怕我玩电脑伤了眼睛,总会早早地买来饺子皮,拌好馅儿,让我和他一起包饺子。每当这时,他那粗糙的大手就忽然变得灵活起来,上下翻飞,宛如一对小燕子正在嬉戏。不知不觉中,爷爷已经包好了20个饺子。不久,奶奶和爸爸也加入了“战局”,他俩包饺子的手法娴熟,“战场”上又添了两名好手。
哎呀,真是累呀,我停下手中的活儿,数了数,才包了20个,我又细细端详起我包的饺子来——哎哟,这饺子的形象估计是过不了关了。瞧这两个挺着“将军肚”,那两个又是“营养不良”。 不是这个皮破了,就是那个馅儿漏了。而爷爷包的饺子个个漂亮,像挺拔的金元宝。一个个饺子从爷爷的双手中被流畅地制作出来。此时的爷爷也似乎年轻了许多,笑盈盈的,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光,成了一个快乐的小伙子。
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午了,大家都围坐在桌旁,其乐融融地聊着天。
随着爷爷的一声“开锅啦”,锅盖被提了上来,热气腾腾的。锅里30多个饺子,仿佛正在洗澡呢。
爷爷在大家碗里撒了点葱末,蒜丁,再放上爷爷的专门调料,爷爷还为爱吃辣的妈妈加了两大勺辣丁。
看着这些晶莹剔透的饺子,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赶紧夹起一个饺子往嘴里送。肉的鲜与芹菜的香交织在一起,使人回味无穷。我狼吞虎咽,不一会,饺子就被我消灭光了。我抹抹嘴,竖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全家人吃着,说着,笑着,每一个人都被这别样的饺子所陶醉,此时,也许不只是嘴里有饺子的鲜香,更多的则是心底那份浓浓的温馨与快乐。
拓展阅读
1、闲话吃饺子生活随笔
走南闯北在外面吃得最多的要数饺子,吃饺子方便快捷,还经济实惠。四处漂泊的我,时常会顶着风或是淋着雨,寻找一家僻静的街巷店铺去吃饺子,馅自然是荤的一半素的一半。若是数九寒天,要一盆热腾腾的煮饺子再整瓶二两装的小酒,顿时会从心门口一直暖和到脚板底。
饺子又叫“角儿”、“扁食”、“煮饽饽”……除了最常见的水面皮饺子,还有油面皮饺子,在安徽合肥三河镇还有鲜为人知的米面皮饺子。
饺子的馅,按食材大类来区别,我想,也就荤与素。
饺子加热的方式大致是“南蒸北煮”。蒸,就是上笼屉。煮,则除清水煮、汤面煮之外,还可以放在火锅汤里煮。而油面皮饺子必须烘炸加热,在江浙沪一带流行的锅贴生煎饺,煎时四溢的香气和一咬油滋滋的口感*称得上垂涎欲滴。
无论你走到哪儿吃饺子,一小碟子的蘸料是必备的,蘸料的味道有鲜、咸、酸、辣、麻、怪之区别,因地而异,因人而宜,各取所需。镇江人吃饺子喜欢来一小碟儿恒顺香醋,饺子蘸醋,细嚼慢品,酸酸的,亦带点香甜。而我有点随祖籍的生活习惯,吃饺子*不会忘记剥几瓣大蒜头。
明清史料中说:“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民间风俗也说:新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家家户户都吃白面做的饺子,是“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大概这也是人们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和追求。
饺子视其形,如偃月,更似元宝,过新年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新年饺子的馅不仅花样多且味道似乎会更加鲜美一些。小时候过新年家里包饺子,会在馅料里塞一枚小钱或是一截白线,寓意着来年发财和长命百岁,让你把对新一年的祈盼和祝愿都满满地填进心里头。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过年时又总爱称呼饺子叫“万万顺”,这是在讨来年一切都顺利的好兆头。
而今在镇江这个江南古城,好吃好喝的地方真的不少,就说这饺子,除了东北人和山东人开的饺子馆,专卖虾仁馅、鱼肉馅、鸭肉馅、鸡肉馅的就有好多家,“南蒸北煮”都搭,不出城也能品尝到西安风味的珍珠饺子。
小时候,我最喜欢挑纯肉馅的饺子吃,这可能与我馋肉有关。而如今却常常想吃妈妈亲手包的三鲜素馅饺子。饺皮子是老母亲自己手擀的,她是北方人。围着八仙桌子看妈妈擀饺皮,像是在欣赏烹饪大师娴熟的技艺表演,荠菜、香菇和黑木耳,加上精细的刀工,再用纯真的小磨麻油浸透的那种素馅儿,那饺子精致小巧,鲜香爽口,淡淡的,却很有味道。
2、吃相生活随笔
吃当然也要有吃相了。我的吃相是什么样从来没怎么在意,反正一日三餐吃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小时候,野菜伴窝头就着咸菜吃了近20年,餐餐吃得香。后来,一顿上千元的饭吃着也没觉着比窝头强多少。总之,饿了就吃,到饭点了就吃。女儿出嫁以后,老伴常常提醒“吃得慢点!”“夹得少点!”“把嘴里的咽下去再夹”。我心想,吃了快60年饭了,还用得着你这个碎嘴婆婆操心,没事找事。直到有一天她又郑重其事地建议“把你的吃相改过来”,我才如梦方醒,原来她是说我的吃相不好,我意识到,这的确是个问题。
我的成长时期家家户户缺粮吃。父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兄妹四个饿肚子,除了千方百计多弄点粮食外,再就是从一日三餐上想办法。我家很少吃纯玉米面窝头,总是用一半玉米面掺着各种野菜、树叶、麦麸、谷糠、醋糟、豆皮、麻剩、红薯干面等东西蒸窝头。我打小贪吃,好多孩子难以下咽的食物我都吃得津津有味。每每吃饭时,妈妈总在提醒我,“慢点吃,没人和你抢!”现在想来,这其实就是说我吃相不好,只不过母亲不知道“吃相”这个说法。
我二姑家有一个男孩,吃饭挑食,用现在的说法有点轻微厌食症,我奶奶和二姑每每为表弟吃饭犯愁。不知什么时候她们发现表弟在我家吃饭时就吃得多,也不用大人撵着喂饭,原来是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了他。我那时刚上小学二三年级,表弟两三岁。真是阴差阳错,我这吃相还真起了“谋饭”作用。表弟由此就经常在我家吃饭,虽然我家的饭不如奶奶家的精细。到太原工作后,我常到二姑家吃饭,二姑说看见我吃饭就香。好像别的场合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我以为人家表扬我呢,心里还美滋滋的。现在才想明白,原来这是人家说我吃相不好。
我就寻思,快60年了,我的吃相可能一直不好,为什么以前没人直言?我认为,母亲、姥娘、二姑对我疼爱有加,在她们眼里,我怎么吃都不难看。同时她们对吃相不好的认识也不到位,所以从未明确给我指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又不便说出来。只有老伴设身处地地为我考虑。由此我也想到,要想听到一些逆耳忠言,比买*中奖的几率大不了多少。多年来,我找到一个从别人的赞扬声中发现自己不足的诀窍,那就是听别人夸你眼睛漂亮时,你要更冷静地反思,自己的眼睛是否漂亮倒不一定,但眼睛以外的哪个部分可能是有缺陷的。
突然想起拍摄《佛教圣地五台山》时的场景。上千僧人(千僧斋)在一起吃饭,鸦雀无声。不像俗界吃饭更成了一种社交,许多人因酒量不大或酒风不好而丑态百出。现在我已开始注意,吃得慢点,夹得少点,把嘴里的咽下去再夹……我已经认识到,吃相是关乎一个人的素质问题,也是有关一个人形象的问题。
3、新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
最近与一位搞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谈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朋友说,现在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一些,而教师这块关注得比较少,这是不科学的。我很赞同朋友的观点,尤其翻阅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更是觉得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教师心理健康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内心状态,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积极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
教师有积极的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就会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 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二、努力提高承受焦虑的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到事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的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遇到困难就不知所云,不如意就灰心,那是无法搞好教育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到事情不想管理,怕引起麻烦,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都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现在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在每个家庭,孩子的教育被放在压到一切的头等位置,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几近于苛刻的要求。这种要求化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学压力、职称压力、继续教育压力、竞聘压力等,幻化出七行八状的繁琐而无多少实际意义的工作,你不做也得做,做也做不完,做得你汗流浃背,枯燥乏味,做得你身心交瘁,直到无力教学,不能教学。教师的工作很多时候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往山上推石头,滚下来推上去。如此循环往复,教师的幸福感一点点被偷了去。
时代发展,知识更新,教师要接受培训是有必要;但培训一窝蜂飞来,教师是吃不消的。当然,影响教师幸福感的还有其自身的很多因素。如性格的孤僻压抑,不善于排解压力,不会寻找快乐元素;工作的盲目低效,业务不能胜任;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嫉妒同行,这山望那山高等。但是,无论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感,都请你把它找寻回来吧。能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态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
三、乐于改进周遭的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从好的一面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是改善教育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四、把持好对待学生的良好心态
其实大多数教师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学生的进步与否,我们的教师可以不计较得失,不惧怕付出,但却总是苦恼于“恨铁不成钢”之中,也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疑惑选择这个职业的正确性。我们教师应当学会调整心态,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他,不断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学生犯错时,冷静旁观,委婉地、不露痕迹地帮助他,去照亮他们的心灵,用大爱*怀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要知道手指有长短,人才有良莠,对待这些外在的因素,我们不是去抱怨、去抵抗,去气急败坏,而要以良好的心态来处理问题,来保护自己。这样,心胸开阔了,心态乐观了,心情舒畅了,职业幸福也就到来了。
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人生有追求,有目标。对有追求、有目标的人来说,困难就不是困难,而是磨练;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动力。没有价值追求的人,再轻松也不一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需要。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用乐观的人生态度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社会学校家长的认同。我们可以对照这次的汶川地震中的师生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放弃理想与信念,将学习教育放在自己的第一位,这么积极的人生观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教师去学习吗?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追求中,不断地进行着创造,增强自己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在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中,尽享职业的幸福。
六、及时加强心理健康防护
因为人的内心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一点一点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捆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的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护,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4、新教师职业生活体验随笔
三寸粉笔书写人生
记得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今天,我终于站上这年轻的战场,请你给我一束爱的光芒,今天,我将要走向那挑战的远方,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在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当年给予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也是他们让我今天能够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舞台。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活法,而选择一份职业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究竟是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而我,也早已决定了要让我的人生选择无愧于它高贵的名字:人民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于漪老师曾经这样告诉我们,教育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另一个肩膀挑着的却是国家的未来。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教师这份职业肩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始终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不愧对教育这份事业。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奏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我们要用新鲜的活水浇灌同学们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音”,用和煦的道德微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心灵!用我们的职业和生命让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只要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就会点燃一支火把,照亮一片心灵。“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青年教师永远牢记于心,不断学习的。我们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崇高与圣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的教育事业焕发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我是带着稚气踏入学校大门的。记得刚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我是多么欢喜,因为我也终于拥有了黑板、粉笔、教鞭,有了一大群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性格,面对这些学生们,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必须爱岗敬业,才能对得起这份事业,才能对得起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也许此时,您会在底下小声议论,台上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是不是太轻狂无知了点。他都还没有搞清楚人生的意义何在就在上面夸夸其谈到了“今生无悔”这等词语。可是您听过一句话吗?“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这是出自一部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影视作品《士兵突击》,这部轰动一时的连续剧中,主人翁许三多说过的一句话。我非常的赞同,可以这样说,教师所从事的就是最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他们遍布了祖国的各个地方,也分布在各个领域,教育他们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也是我们人生的追求。
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一年多的辛勤耕耘,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他们安然的离去,我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之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地追求与安慰。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骄傲地回答: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悔无怨的选择!我自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
面对孩子,少说多做
少说,是少指责青少年的错误和不足,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盯着他的存在的问题上。
少说,不是不跟孩子交流了,不说话了。话还是要说的,要说很多其它的话。我每天晚上在饭桌上总是说一些我在单位、在*上观察到的的事情,并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在说的事当中。儿子已经觉察到了我这样的教育,他在一篇作文《悄悄的提醒》中写道:“母亲总是跟我说她遇到的奇事,我待人处事的态度都是受母亲的影响。”
少说,还是有的说的。那就是善意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在语气上,在严格中,透着浓浓的爱与肯定。
多做,不是多帮孩子做家务。要求孩子做家务,是必须的,而且他随着年龄的增加,家务的内容也在增加。多做,是指开创自己的生活目标,去行动去体验。我给自己开创的新的生活目标之一是观察大自然、做自然笔记。半年来,我进步了很多,也经常跟家人和孩子分享我的体会。尤其是我谈到蒲公英在晚上要把自己的花瓣合上,并且我独自去小区里观察拍照,回来后与家人分享。这些事情,对儿子也是有影响的。大自然有独特的魅力,现在儿子也能在周末跟着我去小区观察植物,并找到了夜景摄影的新的生活方式。
其实,“少说多做”是又一次限度地应用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虽然见效慢,但效果极好。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当*行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慢的”。
如花一样的日子
毕业近二十年,和同学小聚,在一起聊及师范生活,才发现自己过得那么苍白和糊涂,除了狂啃了一堆武侠小说之类的通俗文学,其他几乎是毫无收获。由于一门心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教室和寝室里的一些事情,对于大多同学的很多事情也都没有了印象,这也是这个系列写停住的最主要原因。关于池师的那些可爱的,多姿多彩的姐姐妹妹吗,我还是非常想念他们的,因为我们拥有着相同的青春年华。
我们班除了进修民师,有十四个女生,分住在两个宿舍,由于有两年多的时间两个宿舍是不在一栋房子的,所以印象中两个寝室的走动并不频繁,无意间似乎就成了两个派别,不过只是关系有些疏离,倒也不存在矛盾。毕业十多年以后的一次见面还有个姐姐跟我“叫屈”:“毕业十几年了,我们住池州的几个女同学出来一起玩,说话还喜欢分你寝室、我寝室,可怜我都憋屈*,我寝室就我一个人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