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11 18:26:53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等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生活的轨迹。本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了精神的震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位含义深刻的语句,能简单地复述出故事情节。

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记叙斑羚自救时的细腻笔法。

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揣摩、评述课文细腻的笔法,积累语言材料。

理解课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斑羚飞渡情境的理解。

对镰刀头羊形象的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CAI

[出示幻灯片一:动物——我们的朋友]

老师:同学们,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类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物质宝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的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简言之,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画面上五彩斑斓的动物世界,给这个美丽的星球增添了色彩和生机。置身于这样美的世界,洋溢着爱的世界,直面这鲜活跳动、有声有色、充满生命张力的动物,人类因你蓬勃的生命而充满生机,多么可贵的生命,我们热爱生命,但生命的旅程也有许多险峻的悬崖和无法把握的风险……

[出示幻灯片二:羚羊图片]

老师: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一堂课的主角——斑羚,在这幅画面上,我们既看到了目光坚定、威武雄壮的斑羚形象,也领略到了惺惺相惜、可爱的斑羚画面。那么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物世界的探索,对斑羚故事的好奇。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出示幻灯片三:课题展示]

[出示幻灯片四:斑羚介绍]

视频演示

老师:首先,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要对这群可爱、勇敢的主角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布置任务一:五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完之后能简单的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出示幻灯片五:概要复述课文]

老师: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这篇课文,刚才又大声朗读过课文。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你如何复述才不失其感人的力量?谁能试试?(提示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注意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脉络。)

“概述”:

●一群斑羚被狩猎队包围在悬崖前,进退维谷。这时,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甘愿牺牲自己以挽回下一代的生存,他们在头羊的指挥下以老少配对一对对地飞渡山涧,每一次都会有一只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种群的一半得以生存。

●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

●一群斑羚被猎人逼至伤心崖上,身陷绝境,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为了使种族得以生存与延续,老斑羚甘愿粉身碎骨,把生的希望让给年幼的,把死的悲剧留给了自己,神奇般地用脊梁为年轻斑羚架起了生命的桥梁,从而把死的恐惧演绎成生的赞歌。

叙述的要素是情节及因果关系:

身陷绝境、(老羚试渡)、主动分列、斑羚飞渡、(头羊牺牲)

老师: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基本上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能理清情节的发展,做到了复述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很不错!复述课文已初步领略了斑羚的充满智慧的惨烈牺牲,这确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令我们心灵深深震撼,当我们看到另一座山峰上已成功飞渡的青年斑羚,看到他们极度张扬的生命尊严,傲然闪炼的生命之光,我们需要再对斑羚群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自我牺牲、惊天地、泣**之举而感叹不已。那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再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自由谈”!如此震撼人心的好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与你们心灵的撞击中又留下了怎样的精彩瞬间呢?

{布置任务二: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你在回想课文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出示幻灯片六:斑羚飞渡的场景再现]

老师:这篇课文最为精彩的部分当数惊心动魄的斑羚飞渡的场景。

{布置任务三:请学生在文中标出斑羚飞渡场景的片段,进行集体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课文中哪些词句震撼人心,以便描述斑羚飞渡的情景。学生思考:斑羚飞渡过程中,哪些动作行为打动了你的内心,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你认为哪个地方写的好?请加以简要评述。假如你是那头即将飞渡的老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对年轻的斑羚说些什么呢?}

老师:(1)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在试跳最后阶段的老斑羚,如“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对接一样”“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些比喻句把即将坠落深谷的老斑羚的命运描绘得悲壮而又灿烂。

(2)在成功试跳的描写中,作者用笔细腻,运用一系列准确传神的动词来描绘斑羚的试跳过程,如“纵身一跃”“头一钩”“猛蹬了一下”,这些动词的使用使整个过程细致生动。

[出示幻灯片七:彩虹描写的作用]

{布置任务四: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彩虹,有什么作用?}

老师: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出示幻灯片八:镰刀头羊的形象]

{布置任务五:在课文找出描写镰刀头羊的语句,大声的读出来。然后简单分析一下镰刀头羊在这群斑羚中的地位,在这次飞渡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概括出镰刀头羊的形象意义。}

老师:镰刀头羊具有沉着镇定的坚强品格、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有着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威信,它体现了身为头羊的领导作用和榜样作用,是一个为种群的生存而勇于献身的领袖形象。

[出示幻灯片九:探讨主题]

老师:同学们,现在大屏幕上展现的是动物之间人性化的温情的场面,我们在沈石溪的带领下已经感受了这震撼人心的斑羚故事,体验到这神奇世界的无穷魅力。那么面对人类这高智商的动物,面对斑羚这弱小的生灵,请大家联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主旨,谈谈你的内心起伏。

主题提示:

1、本文通过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自救的全过程,赞颂了老斑羚而心甘情愿牺牲的精神。———为下一代甘愿牺牲的精神。

2、动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不应该迫害它们,否则他们会慢慢灭亡,人类也会慢慢灭亡。———保护动物。3、本文表现了老斑羚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朋友,给他们自由和生的权利。——集体主义精神。

4、镰刀头羊能在那个生死关头想出这么一个绝妙的主意,文章赞颂了斑羚的机智和智慧。——智慧。

[出示幻灯片10、11、12:动物惨遭杀害的图片]

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过“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的观点,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我们都认识到动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人类有时候在动物面前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三幅画面如同一把利剑斩断了人类的良知,斩断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温情。面对这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动物种群之间无穷的力量,作为学生的你,你有怎样的想法?你又该怎样去做呢?

[出示幻灯片13:名人名言]

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幻灯片14:布置作业]

作业

1、当镰刀头羊成功指挥飞渡后,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它会想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展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学写一般书信。

3、谈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人类面临灾难时

选择谁:弱者?强者?

遗弃谁:老者?幼者?他人?自己?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结束语]:同学们,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是宝贵的;生命对每个生命的个体来说也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动物的生命都是生命,都是宝贵的。当生命受到威胁,当种群遇到灭顶之灾,斑羚尚且以慨然赴死拯救,这的确令万物之灵的人类汗颜,警醒!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关爱一切生命,让我们的星球成为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乐园!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斑羚飞渡”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相信,它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们……

拓展阅读

1、小语文微课

1.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一、译

二、读,体会韵文“铭”的文体特点。找韵脚,生读韵文,师读散句。体会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节律之美。

三、把握人文情怀及写法。

1、生动讲述《陋室铭》刘禹锡三次搬家气知县的轶事。

之后齐读感悟 2、析文。

由尾句“何陋之有”引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明确主旨句。

分析主旨句的引出方式,陋室不陋三表现。结句的类比手法和引用典故的作用。 顺势明确本文思想感情。

归结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类比衬托的手法。

陋 室 铭

刘禹锡

景 ——幽雅

陋室 人 ——儒雅 不陋(德馨)

事 ——高雅

附件2:

【篇3:初中语文微课的优点及作用】

初中语文微课的优点及作用 1.“微课”不同于研活动。“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师的,对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师改进方案,培训技能等。

2.“微课”的规小、时间短、参与性强。师在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习,并参与对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4.微课其实是老师与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技巧和老师的素养。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技能的目的。

2、北师大版下册小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仿照例子积累“的”字短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讲解让生感受夜晚天空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句子的优美,背诵课文。

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美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方法】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趣味导课

1.小朋友们,咱们一起猜谜语吧。看谁先猜对。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月亮)

2.出示弯弯的月亮图片。弯弯的月亮两头翘起来,像什么呢?

(像小船、像镰刀……)

3.是啊,弯弯的月亮像的东西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小小的船》。(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

(1)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船”是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船、闪”为翘舌音。)

(5)读一读词语:我的、小船、两个、两头、在这、里面、看见、见面、闪亮、星星

(6)找出偏旁“白、门”的字,习这两个偏旁。

(的、闪)

认读“船”:这个字是“舟”字旁,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船?

(小小的、可爱的、很轻的的小船。)

:这首美丽的小诗真的只写小船吗?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三、精读领悟

1.整体感知,练习朗读。

(1)这首小诗一共有几行?又有几句话呢?

(有四行,共三句话。)

(2)课件出示停顿的句子,生自己按照停顿读一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生进行朗读比赛。师指导评价。

(4)我会填,练习叠词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5)读完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月儿是小船,小朋友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

2.习第一、二行。

(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两行。

(2)“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因为月亮两端是尖尖的,船的两端也是尖尖的,它们的形状又都是弯弯的,样子很接近,所以把月亮比作小船。)

指导“弯弯的、小小的、尖”要读的欢快一些。

(3)出示句子: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因为月亮和小船有相似性,我们把这个句子叫“比喻”句。“……像……的句子一般是比喻句”。)

(4)练习比喻句:( )像小船。( )像( )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二行。

3.习第三、四行。

(1)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夜空去寻找弯弯的月儿吧。出示三四句,指名朗读。

(2)在这美丽的夜空里,“我”看到了什么呢?

(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3)是啊,夜空中有“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课件),多美啊!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大大)的(眼睛)

(小小)的(蚂蚁)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美丽的夜空。

5.拓展:小朋友们,如果你到了月亮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呢?(鼓励生大胆说,不怕出错。)

6.指导书写“月、儿、头、里”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指导。

小朋友们,太空中有很多的秘密,你想探索这些奥秘吗?那就多知识,增长本领,将来有一天你也去探索这些奥秘吧。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这首《小小的船》。(播放歌曲)

四、总结拓展

们,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会了本课的生字词,积累了优美的词语。

(2)感受了奇妙美丽的星空,更加热爱大自然,对夜空有了向往。

选词填空。

座 坐

(1)我把(座)位让给一位老奶奶。

(2)每天早晨,我都(坐)车去校。

根据课文填写词语。

蓝蓝的(天空)

小小的(船儿)

闪闪的(星星)

弯弯的(月儿)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夜空,画一画美丽的夜空。

月儿像小船

星星、蓝天

3、北师大版下册小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习一个多音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生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了解各个季节的特征感受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荷叶》。

2.同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有哪些美景呢?

(荷花和荷叶)

3.看了这漂亮的美景,你想说点什么呢?你知道荷花哪个季节的花朵呢?(夏天)。一年之中,除了夏季,还有哪些季节?(春、夏、秋、冬)。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领略四季的美景。

(书课题)4.四季(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尖 说 春 青 蛙 夏 弯 地 就 冬

(1)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夏”是三拼音节,“弯”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尖尖、说话、春天、青草、青蛙、夏天、弯弯、轻轻地、就是、冬天

4.习多音字:地(de)轻轻地 地(dì)土地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四季美景。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四季图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鼓励生多说,能从整体上说或从发现的某一处景物都可以。)

(订正答案: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

(3)生自己朗读,句子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习春天。

(1)课件出示草芽小鸟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他”是指谁?“他”长得什么样?(“他”指草芽,“他”长得尖尖的。)结合生活想一想:草芽还是什么样的?

(绿绿的、嫩嫩的)

(3)草芽怎么会说话呢?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把草芽当做人来写了,这样感觉更亲切,更有意思。)师讲解:这种写法叫做“拟人”,写出了草芽的生机和活力。

(4)草芽对小鸟说话的口气是怎样的呢?

(高兴、自豪)

(5)你也来做美丽的草芽,大声的、自豪的读一读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6)想一想:春天除了草芽,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

(例如:美丽的桃花、解冻的小溪、舞的柳枝等。)

3.习夏天。

(1)课件出示荷叶青蛙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从“荷叶圆圆”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荷叶圆圆”这个词中感受到荷叶的美丽和夏天的美好。)

(3)想象:青蛙跳上圆圆的荷叶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例如:荷叶圆圆的,正好可以当我的休息台。)

(4)夏天还有哪些可爱的动物或植物呢?发挥想象,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如:树叶青青)

________________,他对________说:“我是夏天。”

(如:西瓜圆圆,他对人们说:“我是夏天。”)

(5)你也来做美丽的荷叶,大声的、自豪的读一读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习秋天。

(1)课件出示弯弯谷穗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弯弯”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图片)从这个词语你能看出谷穗的什么特点呢?

(从“弯弯”可以感受到谷穗的沉甸甸。)

(3)人会鞠躬,谷穗怎么会鞠躬呢?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把谷穗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谷穗的可爱和谦虚。)

(4)现在你就是谷穗,带着这份谦虚的态度读一读这段话吧。

5.习冬天。

(1)课件出示雪人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从这段话里,你看出雪人有什么特点?

(从“大肚子一挺”能感受到雪人的顽皮和可爱。)

(3)边表演边读,体会雪人的顽皮。

6.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四季景色吧。(出示图片)

7.指导书写“天、四、是”: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指导。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向我

们展现了四季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拓展

们,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

(2)感受到诗歌的美,同时了解了拟人的手法。

比一比,组词。

儿(儿子)天(天空)

八(八个)大(很大)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四季的小诗,读一读。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叶(圆圆)→夏天

谷穗(弯弯)→秋天

雪人(顽皮)→冬天

4、小语文微课

篇1:

课题名称:《“调皮”的提示语》

目标: 1、帮助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重、难点: 1、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2、熟读、背诵“提示语”童谣。

2、编写“提示语”童谣。

时间安排:8分钟左右

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习兴趣,揭示习内容。

二、实例讲解

1、课件出示过的课文《珍贵的科书》中的一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认识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及它的作用。

4、用形象化的语言具体分析提示语在句中的位置变化,发现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三、升华提炼

1、课件出示老师编写的“提示语”童谣。

2、读一读、背一背,点拨理解。

四、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另一组人物对话描写,默读。

2、引导运用“提示语”童谣给这组对话加标点符号。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拓展

希望同们能熟练背诵“提示语”童谣。大家平时在写自己的小文章时如果有人物对话描写,也可以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运用我们习的童谣准确地加上标点符号,这样小文章就更加生动活泼啦!

反思(包括特色说明):给人物的语言描写加标点符号是小阶段语文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遇到整组的对话描写,随着提示语在语段中的位置不断变换,其中的标点符号也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时,生往往一筹莫展。针对这种现状,我了《“调皮”的提示语》微课,希望能帮助生掌握含有提示语的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进一步在习作中准确运用。

本节微课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形象化。从课题中的“调皮”一词,到实例讲解时的生动描述,再到“提示语”童谣的编写,都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的段特点,运用拟人化的儿童语言,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2、引用生熟悉的人物对话作为载体。中引用了两组对话描写,分别选自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和三年级下册《珍贵的科书》两篇课文。熟悉的内容对生来说没有距离感,生面对视频自主习时能尽快地进入思考状态。3、过程完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激趣导入→实例讲解→升华提炼→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小结拓展”几个环节的,体现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使生对课中的知识点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微课要求我们:①语言一定要精练,表达一定要准确,否则既延误了时间又不能解决生的疑难问题。②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生选择视频自主习。 篇2:

课题名称:读书方法的指导

目标: 1、激发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以致用。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过程: 一、导入

1、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篇3:

课题名称:《金色的草地》

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 1.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播放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时间: 2课时 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读2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疑激趣,导入课题。

1、大家喜欢郊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郊游!那在你的心目中,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那大家见过金色的草地吗?那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看一看那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播放视频,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习生字。

1、想亲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吗?,那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那我们就带上生

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2、生字宝宝都藏到这些词语中去了,还认识他们吗?赶紧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讲解两个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1、师:生字宝宝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草地管理员说大家可以拿到入场券了,现在我们就手拉手,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那这片草地在哪呢? (课件出示图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就和老师一起读。读完之后老师要让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笔把它画下来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课件出示填空题,帮助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所以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

6、那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7、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语:聪明的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朋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师随机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书写生字。五、课后作业:

1、演一演:金色的草地不仅可爱,还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同桌相互合作演一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3、找一找: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花草,写下来和同们交流一下。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感悟第2自然段:

1、读、演、说“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2、想象、描述。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生描述。

3、感情朗读。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 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1、2自然段。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三、感悟第3自然段:

1、过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探究草地会变色的原因。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小朋友,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掌。现在,我们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读这几句吗?自己先试试看。

b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这么有趣的花,老师也想来读呢。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想象一下会动的画面。注意,我要变啦。(配乐范读) c交流汇报: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d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时的画面。你能通过朗读,把蒲公英的有趣展现出来吗? e情境说话,转化语言。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这片草地的秘密,多么兴奋啊!他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把这一切告诉弟弟——谢廖沙!你能着哥哥的口吻,和弟弟说说你的发现吗?出示句式:蒲公英的花就像。早晨,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把老师当作谢廖沙,说说自己的发现,相机结合说话语气、表情、姿态的引导。把这个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和其他的人。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读这一句,将兄弟俩草地玩耍时的那份快乐留驻在心间。) 四、感悟第4自然段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过: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 (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过: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3)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

要好的伙伴……) 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

欢哪那一句,为什么?

五、总结升华

到这,我想大家一定明白了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书爱草地) 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爱吧!

六、作业

1、如果你喜欢积累,请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2、如果你喜欢表演,请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体验一番兄弟俩草地玩耍的乐趣。

3、如果你喜欢创作,请选择一个或几个季节,续写这片草地带给兄弟俩的快乐。

点击查看更多《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4244.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