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冶中传承随笔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5

在陶冶中传承随笔

我是个老生子,母亲已过而立之年才生了我;父亲则是个老夫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乎痴迷。自打记事时起,父亲便开始了对我传统文化的“格式化”,唐诗宋词、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笠翁对歌,乃至书法绘画、古琴棋艺、戏曲文物、茶道养生……而我是个乖巧的孩子,对父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不拒绝,有意无意间被陶冶、滋养。

在《幼学琼林》中,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科第联语:“士人入學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鹿鸣宴,款文榜之贤;膺物宴,待武科之士。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昔日死记硬背的痛苦早已成为了日积月累的兴趣。

母亲十月怀胎,不知服了多少副中药,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这中间父亲自然免不了接触大量名老中医,因而也偏爱中医,业余研究中医。家中有《内经》《难经》《伤寒》等诸多中医典籍,三七、天麻、朱砂、红花等名贵中药,还有高约尺许的医用“针灸铜人”。

儿时生病,我很少打针输液,多是中药汤剂,也十指放血、刮痧艾灸。记事起我就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父亲踩背,甚至为父母拔罐也成为我的拿手好戏,以至于父母在家中以“郝大夫”呼我。正是由于这样的情结,我爱上了中医中药。文理分科时,我自然选择了文科,目标就定位在中医。我得益于中医,没有中医中药也许就没有我的生命。我立志研习中医,传承中医文化。

刚上高中的那年,屠呦呦奶奶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周末回到家里,父亲兴奋地与我谈起了屠奶奶、青蒿素与中医中药,他要我背诵一下儿时即已滚瓜烂熟的《小雅·鹿鸣》。我有些莫名其妙。当背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时,我豁然明白。屠奶奶的名字便取自《诗经》,而青蒿不就是“食野之蒿”吗?难怪“款文榜之贤”要摆下“鹿鸣宴”,难怪古琴曲中有《鹿鸣》一曲!莫非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预言了屠奶奶今日的成就?兴奋之余,我故意寒碜父亲:“瞧人家屠奶奶的父亲多有文化,哪像我的名字,别人还以为是男孩!”父亲没有生气,反而诡异一笑:“傻丫头,你读书太少,‘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老爸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名字里!”在《周易·系辞传》里,我欣喜地找到了这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得无愧于自己的名字。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每天清晨,我都会默默背诵,《鹿鸣》早已成为我的“早餐经”!

拓展阅读

1、留点感动心头初抒情550字

感动,如清风,吹散我们心的愁雾;感动,如白雪,宁静我们心的喧嚣;感动,如细泉,冲去我们心的杂尘……感动,并非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让人留点感动心头。

那个傍晚,天很快黑了下来。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便让我出去买苹果。秋末时节,天气转凉,我一出门就打了个寒颤。秋风凛冽,一片、一片的树叶打着旋儿,又晃悠悠地滑落下来。走了好一会儿,我才找到一个卖苹果的阿姨,她身旁的三轮车里堆了好多苹果。

我走近一看,便让阿姨帮我挑八九个苹果。这个阿姨大概四十来岁,身材矮小,灰黑的衣服十分单薄。黑瘦的胳膊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正忙碌地挑选着。再瞅瞅那些苹果,有的“伤痕累累”,有的“面黄肌瘦”。

阿姨动作娴熟,拿起一个瞄几眼就能判定好坏。渐渐地,我有些不安:她会不会因为我是孩子,就用几个烂苹果来忽悠我呢?价格会不会很贵呢?

我付了钱,拿起袋子就走。没到到价格居然这么便宜!呀,苹果好沉!我用力提着袋子,艰难地跨着步子。“哎,孩子!等一下。”我好奇地一回头,只见阿姨追了过来。萧瑟的寒风,阿姨单薄的衣衫被吹拂,瘦骨嶙峋的身体仿佛要被风吹倒。她跑到我面前,喘了几口气,忙递上一个塑料袋,说道:“孩子!苹果沉,再套上个袋子就不会破了!”她又帮我把袋子套好,完了又叮嘱一句:“天冷,多穿点衣服!”

一瞬间,我心感到无比温暖。那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句叮咛的话语,仿佛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不灼人。她很平凡,但让人心有爱、有温暖、有感动!让我们将这种温情递下去,留点感动心头吧!

2、顺境逆境感悟生活生活

要想读懂生活,必须走进生活,

细腻地去感受生活,

你才会懂得怎样去生活。

非淡泊无以铭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会修身养性,学着关爱他人,

于平凡才见高贵,于平淡才显真诚。

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生活才会生活得幸福与快乐珍惜缘分,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

珍惜自己拥有的日子,

生活才会充满温馨与芬芳。

友情是生活的一怀清茶,

飘着淡淡的清香。

亲情是生活的一味良药,

荡涤我们所有的伤痛和烦恼。

把每一次和朋友的相见都当作缘分,

把读每一本书都当成心灵的感悟,

把每一丝孤独都向朋友倾诉,

也许心情会慢慢好的.。

对自己好一点,

也对所有人好一点,

生活其实很美好。

抬头看一眼蓝天,其实快乐从没有走远,

生活是一种有深度有内含的浓缩艺术。

生活是真实且平淡的,

它就像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

生活亦是虚幻与浪漫的,

它就像一个美梦甜蜜而温馨 。

生活里有痛苦与无奈,

也有鲜花与祝福,

也有泪水忧愁与孤独。

有真善美,也有邪恶丑,

有得有失,有聚也有散.

只有经过了生活的磨砺,

才能体会到其的酸甜苦辣!

生活就是如此,

每一个人的一生总要经过许多风雨坎坷,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细心去体会生活,

那么快乐与幸福就会如影你身边啦!

3、你我心最美

春光明媚,踏行晚归,徘徊于小园香径,幽长幽长的小径开满了昔日的花朵,令我忆起那踏青的美景。

那娇嫩的油菜花

寻觅,寻觅,寻觅那份淡雅,就误入了油菜花深处。

清晨,朦朦胧胧的,像是被一层薄纱缠绕着。走着走着,啊,我被这一幅巨大的画卷震住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一直延伸到天那边,就好像为大地披上一件黄澄澄的衣裳。油菜花雨雾朦胧,那叶片上镶了一串串小水珠,晶莹剔透。她不求索取大自然给她多一点装饰,只求有小草的陪伴;只穿着朴实的绿衣裳,不求花枝招展;她那淡淡的芳香沁入鼻,就如余音绕梁般;看,枝头的花,如娇滴滴的小姑娘,只为大自然点缀。

油菜花的淡雅,使我明白了人要纯朴。

那渺小的小草

寻寻觅觅,寻觅那种无私,就选择了小草。

晨雾还未散尽,那一抹绿色印入我的眼帘,小小的他,用草尖奋力地拖着露珠。当微风拂过,他并没有弯腰,而是如一个永不言败的军人,挺着他的腰。躺草地上,背后暖洋洋的;轻轻地抚摸着小草,觉得软绵绵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是那么顽强。生长山坡上,土壤并不是那么肥沃,他只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却不求回报。

渺小孕育着伟大,让我明白我应该无私奉献。

那纯洁的云朵

寻觅,寻觅,寻觅那心灵最纯洁的深处。

晨雾笼罩着这位穿着绝美的蓝色夏衣的仙女,而颈间却围绕着薄纱似的轻云。走近她,仿佛自己被云雾托起,送到世外桃源,云雾指尖划过,凉凉的,柔柔的,让人感到十分放松。那碧绿的湖水,荡漾其间,云雾折射着那碧绿的颜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她不为外界的喧闹与嘈杂所动,独善其身,始终保持着自己纯洁的姿态。洁白的云朵,使我明白我应该心胸宽广。

昔日的花朵向远方蔓延,似浅浅的海波,荡涤着心胸,你我心一直最美。

4、关于统文化的作文记叙文作文800字话题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漫漫的历史长河,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统文化,优秀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优秀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统节日,我们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优秀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国的优秀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多元化,但是,我们统的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不久的将来,国优秀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的使命。

优秀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统文化经典的坚定,他们是统文化典籍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扬了国优秀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优秀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优秀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统优秀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华优秀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点击查看更多在陶冶中传承随笔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4728.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