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1 20:39:35

《黄继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进行体会,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词语、课文;

2、感受黄继光为**利益,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伟*。

教学重点:感受黄继光的光辉形象,理解其精神,注意几个重难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感受黄继光的光辉形象,理解其精神,注意几个重难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黄继光,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英雄的名字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你觉得黄继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他?

3、这一课,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52年战火连天的上甘岭,感受英雄黄继光!

二、 学习第二段

师述: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命令,要在黎明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那么在执行这个任务时,我军所面临的形势如何?黄继光的表现又怎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到有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1、交流:

形势重点句:

a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越来越多了。

b如果不很快拿下这个火力点,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

a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好像要把满腔 的仇恨向敌人喷射出去。他忽然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任务交给我!

黄继光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指导朗读。

b黄继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生说体会。

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面对严峻的形势,黄继光坚决请战,带着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英雄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生说体会。

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挪动的?

指导朗读。

2、啊!黄继光站起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生说体会

如果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时,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引读:当黄继光身上腿上都受了伤时

当黄继光只能艰难地挪动自己的身体时

当敌人的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时

3、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说体会。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用自己*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引出四个望着。

指导朗读。

四、升华

播放视频及感情朗读黄继光死后的一个故事,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黄继光说?

共同朗读小诗《永恒》结束本课。

挪动

请求任务 站 英勇献身

又站,扑,堵

拓展阅读

1、小四年级语《给予是快乐的》

习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本生字新词,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

技能目标:

1、会运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把握人物特点,尝试本剧表演。

情意目标:在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过程中,会关爱别人与尊重别人的关爱。

前准备:按常规预习

安排:两

习过程:

掌握本生字词,理解、运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过程建构:

师组织流程生活动流程意图

一、批注入,自主探求

1、你能读懂什么?适当注上记号。能读好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吗?(在交流过程中,师注意各知识点达成状况的调控)1、自主阅读2、小组交流3、全班反馈1、生是习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习就是放任自流。2、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语要体现小的特点,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维度的首席。

2、适当小结,点拨升华在交流中达成

二、主动参与,探究方法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我反馈、调节、总结阅读中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激发习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语与的和谐发展与相互促进。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1、今天这节上你给予了谁什么?或谁给予了你什么?今天来听的老师中谁曾经给予你什么?2、在你的记忆中曾经有谁给予了你什么?你给予了谁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馈1、对生的评价重在内在素质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体关系的体现。

四、作业 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本剧表演。2、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习本写法写一个片断。后选择完成延伸--提升--铺垫

进一步品味、感情朗读,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本剧表演,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习本写法迁移习作。

过程建构:(略)

2、《g k h》

1.会gkh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准确。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习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练习三拼音。

3.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1.读准gkh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习三拼连读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生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1.用字母挂图或幻灯片

2.三拼连读的示意图或活动

3.拼音音节卡片

师谈话组织,并板书题目揭示本节内容g k h

一、出示图1习g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了什么?它在做什么?

2.比较一下声母g与图上的什么部位相似?

讲:“鸽”读得轻短些就是“g”的音,如果把音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为呼读音ge,图上的橄榄枝形状像g,可以帮助同们记住g的形。

儿歌:9字拐弯就念g

生练习读四声:

指导书写:g占中格和下格,两笔写成,写要把两笔连起来写,注意下格不占满。

写字母1—2个

二、出示图2习k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的什么?

讲:蝌蚪的“蝌”的音与k相同,把音读得轻短些就是“k”,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为呼读音ke。

2.k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像呢?

如果把k放倒了它像什么呢?

儿歌:一挺机枪kkk

生练习读四声:

指导书写:k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写字母1—2个

三、出示图3习h的音、形、书写。

问:1.通过小女孩的动作,你能知道这三个声母的读音吗?

(如果生答对了,要奖给生一朵小红花,以激励习,同也说明,生会看图拼音了。)

2.字母h的形,我们应当怎样来记呢?

生应答出h与椅子样子很相像。)

儿歌:一把椅子h h h

练习四声:

指导书写:h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

区别字形:与n比较,强调h的左边一竖上边一定要写得长一些。

中休息:把g k h三个字母的儿歌连起来读一读,可以自编动作或拍手。

四、巩固练习

1.读本的声母和四声。

2.把已过的声母按顺序进行背诵。

3.打乱顺序读字母。

4.练习写字母。

一、复习过的知识为三拼音做准备。

1.呼带调单韵母的四声。

2.呼读所过的声母

3.背诵两拼法的儿歌

二、习三拼连读法

谈话:我们已经过了声母和单韵母相拼的两拼法,今天我们再来习三拼连读法

板书:g—u→gu

生读后在u的后边填写a,成为下面的板书。板书:g-u—a→guā

讲:这叫三拼音节,g叫作声母,u叫做介母,a还叫韵母,读的候要先读g,再读u,紧连着读a,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读:(要多读几遍,让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读。

演示三拼连读法的具(具同本的图,小男孩和小女孩相对猛推三个字母,一下拼出“瓜”的音节)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三、巩固三拼连读

板书:

讲:这样的图表示的音应当怎样读呢?先看上边g—u—a→guā再看下边的h—u—a→huā一个一个地练习读。生练习读。

中休息:把以上的音节分成三张卡片,让三个小朋友代表三个部分,进行三拼音的小表演,全班小朋友练习直呼。

四、直呼练习(幻灯或板书)

1.g1 g2 g3 g4

guā guá guǎ guà gua

guō guó guǒ guò guo

huō huó huǒ huò huo

2.ge gu gua

ke ku kua

he hu hua

3、《颐和园》

1、按照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分段。

2、会本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4自然段。

1、理解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分段。

2、难点借助,陶冶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新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师板书题:

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

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图片。)

三、生轻声读,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的生字和新词

四、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习生字:

识字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⑴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⑵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用拆合法记“殿、眺、*、耸”的字形:

例如“殿”字。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雕”的字形。“*”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ì)。因此,生在遇到形声字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用比较法记忆“栽、雕、赏”的字形:

(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

栽──裁──载;赏──*──堂;雕──准──谁──淮。

⑶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

也可以帮助生识字。师要重视培养生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或金*,鲜艳、发,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分段

六、法指导

生如何给分段。

后小结

生没有到过*,对颐和园的湖山*,亭台*榭,长廊石桥等景物没有感*认识。在做准备,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还要求生回家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等。然后把师生共同搜集的资料制作了件,创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师和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融为一体。,让生边游览边谈体会与感受,启发生进行想象,生如临其境,对颐和园的景*优美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主观感受,生在接近*情境中习,极大地提高了习效率。尤其是生在整体感知后,生利用件,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新鲜感也很强,个*化的习要求,让生充分的享受习的自主,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一,我深感在语中,师的准备,千万不可忽视与互动生。

4、《颐和园》

这篇讲读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的高度智慧。

中,应引导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中所写的几个景*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会本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

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具准备】

一、导入新

请同们看件,你想说什么呢?

二、生自

1、初读,了解大意。

2、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一部分:(1)*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说也说不清。

5、Unit 1 Hello 方案

重点:听力练习和习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

难点:歌谣的

具准备:准备一个装有本单元所具的书包,与本内容相关的词卡和图片。

1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 师生共唱英语歌曲“Hello”。

(2) 复习有关具的单词,可通过实物和单词卡来显示。

(3) 游戏:

用Show me your….请生将他们的具摆出来,按师指令做动作。

(4) 游戏

用Simon says 复习8页所的指令性动作。师在指令前加Simon says的句子,生做动作,若没说Simon says就不做动作。

2 呈现新 (Presentation)

师从自己准备的书包中拿出一本书,并指着自己说:I have a book. 随后再掏出笔袋,对生说:I have a pencil-case.再从笔袋里拿出一支铅笔说:I have a pencil. 拿出一把尺子说:I have a ruler. 等等。待生熟悉了I have a ….是“我有一个….”后,请生用自己的具来说:I have a….

请一名生说自己所有的物品,如果他/她说I have a book. 师则举起自己的书说Me too! 告诉生如果你有与别人东西相同,可说Me too!

3 趣味操练 (Practice)

(1) 操练Let’s chant

a. 全体生听录音,边听录音边拍手有节奏的吟唱Let’s chant部分的内容。

b. 不听录音,边打节拍边试说本部分的内容。

c. 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举起铅笔一齐读 I have a pencil. 二组一齐读Me too!并拍手。读二句两组交换,以此类推。

d. 小组练习。待生读熟后,可让他们自由发挥,用其他具替换书上的几种,并在小组内朗读。

e. 用以上方法替换单词,全体生共同练习。

(2) 听力练习:Let’s check

根据听到的句子,让生圈出相应的图A或图B。

录音内容: 1.Open the book.

2.Show me your pencil.

3.---- Goodbye!

----Bye!

4.Hello! My name is Mike.

4 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6部分练习。此项练习旨在训练生的观察和反应能力。师可先让生回忆本单元所内容,引导生在图中找相关物品(book, crayon, pencil, bag, pencil-case, pen, sharpener, eraser, ruler)。本练习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指导生进行互相评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全班可以比哪一组最先完成活动。最后师可以让生说出他们所找到的物品。活动旨在激发每个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室外活动

生围成一个大圈,大圈分里、外两层。里圈的生向前跑跳,外圈的生向后跑跳,同放音乐,当音乐停止, 里、外圈的生面对面站立,里圈生共同说Name, name, what’s your name? 外圈生回答其提问。二次放音乐停止,改为里圈生回答,外圈生提问。用此方法交换进行练习。

是对本单元所的内容作综合练习和复习,没有太多新知识,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中出现了I have…和Me too!两个新句型,所以将其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唱歌谣,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大量的复习活动之后,对生来说,做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会容易很多。如果间和条件允许,师可以带领生到室外活动,使生感受英语习的乐趣,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生的习兴趣。

点击查看更多《黄继光》第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4761.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