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0

狐假虎威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读古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2、理解文中的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

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2、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写出今义:

今义吾

天帝使我长百兽

故遂与之行

子无敢食我也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畏: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逮:右下部不是水。

3、写会字词。

30

捉住

凭借威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的寓意。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使学生明白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读出情感来。

二、表演

先用原文表演,再用自己的话来表演。

三、谈谈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如1、狐狸太狡猾了,竟然用老天爷吓唬老虎。2、老虎也太傻了,也不想想自己与狐狸到底谁厉害。3、通过简短的语句,勾勒出狐狸的奸诈。)

四、讨论:《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的什么人。

(狐假虎威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超市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续写:老虎明白后,又一次抓住了狐狸……

3、搜集其它内容浅显的古文读一读。

拓展阅读

1、《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旅游,那今天唐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看,还有更美的呢!(出示凤凰花图)这是西双版纳的凤凰花。

(出示词语)这是怎样的花?(生说)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瞧,(出示课中的图)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词语:傣族一年一度泼水节)谁会读这些词语。

泼水节(板书):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泼水互相祝福。

(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句话。

看看图,说说人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说话要说完整)

那我们一起去参加泼水节吧!

泼水前该做些什么呢?(出示第二自然段1、2句话)

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划出词语)谁会读这些划出的词语?

[读到提着桶、端着盆做做提、端的动作]

这些词语都会读了,那这些句子肯定也难不倒大家。谁来读给大家听。

开始泼水了,看(出示录像)。

他们是怎样泼水的?(交流)

(交流后出示词语:互相追赶、瓢(你见过吗?出示瓢图)、灌、盆、泼、湿淋淋、笑开了花)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原来是这样泼水的,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两句话。(自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身上湿淋淋的,却还这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就一定会知道的。(自读)

(指名读)(划出词语:吉祥如意幸福)

怎么能不高兴呢?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泼完水可不要急着回去,还有其他活动呢!

请大家放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地活动?(交流)

难怪人们不肯离去。(划出:不肯离去)

谁来读这个词语。

师生接读:地上铺满了-----( ),空中回响着-----( )。大家-----( ),(),赛起了-----( ),放起了-----( ),直到深夜-----( )。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欢乐的节日。(出示图片)

真是个怎样的泼水节?(板书:欢乐的)

指导读题:谁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我们齐读课,把欢乐带给大家。

二、认读词语

旅途真愉快,大家的收获如何呢?(出示词语)

指名按顺序读,集体掉着读。

三、生字

词语会读了,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唐老师听说我们二()班的小朋友字写的可棒呢!认真学啊,一会把你漂亮的字展示给老师看。

(出示生字:泼桶湿淋祥)

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记记这几个字。

记住了,我们就要来写了。(切换到光盘)

(看一个注意点,描一个。)记住要点了吗,描一个。

再把这5个生字临写一个。(放音乐:凤尾草)

反馈。

2、《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

1、学习生字“备、挂、动、底”,理解“纷纷、四海为家”等词语的意思。

2、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习交流搜集的信息,感受学习的快乐。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4、了解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求知欲。

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并在语言环境中掌握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学用具】

苍耳、动物皮毛、鹅毛、多媒体课件。

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先复习学过的字词。

(读卡片、“得”字选择准确读音。)

2、谁还记得课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说?

3、这四位植物妈妈究竟用什么好办法传播种子,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蒲公英妈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轻声读第二小节,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指名读,边听边想,蒲公英妈妈送给娃娃什么?

3、娃娃们有了降落伞就能出发吗?带着问题齐读。

4、原来蒲公英妈妈送别娃娃的好办法就是──引读第二节。

5、思考:

蒲公英娃娃送别娃娃的办法是什么?带着问题读。

(学生交流,师板书。)

6、学习生字“备”:读准音、扩词。

7、填空:

蒲公英娃娃送给娃娃( ),只要( ),孩子们就( )。你们想不想读一读,演一演?指导朗读。

8、蒲公英娃娃们飞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演示蒲公英飞上天。)我想采访他们,你们飞到哪里,在哪里安家?

归纳:你们真是四海为家啊!

9、合作背诵。

三、学习第三至五节

1、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读课,学生字,说办法的形式学习了第二节,大家学得真棒,连樱桃小丸子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快听听她会说些什么?

2、出示快乐自学单,同桌合作,完成学习。

3、交流自学成果:

⑴ 苍耳:

① 指名读第三节。

② 学生字“挂、动”。

③ 交流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动画演示)

④ 边读边思考:

苍耳为什么会挂住动物的皮毛?

⑤ 做实验(苍耳挂皮毛),学生概括苍耳播种的方法,师出示板书。

⑥ 耳妈妈的办法太妙了,愿夸夸苍耳的同学齐读。

⑵ 石榴与豌豆:

师:两组开展交流比赛,看谁交流得好。

① 比朗读。(4、5节)

② 交流生字“底”,读准音;用加一加、换部首等方法;扩词。

③ 交流播种的办法,完成填空:

( )妈妈为孩子( )。

只要( ),孩子们就( )。

④ 齐读4、5节,思考:

你认为石榴妈妈和豌豆妈妈谁的办法好,为什么?

⑤ 你喜欢哪种植物,就带着夸奖它的语气,边读边演。

四、学习第六节

1、小结:

四位植物妈妈真有办法,师引问板书,生回答。

2、要想知道更多知识该怎么办?齐读第六节。

五、复习字词,拓展知识

1、猜字游戏。

2、闪电识字。

3、小丸子交流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信息。

4、学生交流信息。

六、推荐好书,总结全

1、推荐介绍植物知识的书。

2、总结全

蒲公英(图) 降落伞 风──吹

苍耳(图) 带刺的铠甲 动物──挂

石榴(图) 小鸟──吃

豌豆(图) 豆荚 太阳──晒

3、青山不老

一、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课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学重难点

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三、学准备

1.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四、学时间:1课时

五、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把课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积累拓展

1.读课,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4、《虹》第二课时

学模式

小学语“金字塔”学模式

●模式要点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组织学,以语基础知识学为手段,培养学生五种能力(看、听、说、读、写)两种精神(主动学习精神、创新精神),构建小学语“金字塔”学模式,推进素质育。

即以语知识为塔座,以看听说读写五种能力为塔的不同侧面,以主动学习精神为塔身,以创新精神为灵魂支柱居塔尖,探索一条有形、有块、有层次、有目标小学语学新思路,推动素质育。

●模式分层目标:

一般目标:以语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尝试主动学习,学会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最终目标:以语知识为基础,以看听说读写五种能力培养为手段,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学目标:

1、借助媒体复习生字新词,读懂课中意思难懂的句子。

2、创情景,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学懂课内容。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雷雨后天空大地美丽的景色,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课中两句比喻句。

2、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学懂课,感受雨后大地美丽的景色,感受彩虹的美丽。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时间2000年5月20日

学过程

一、借助媒体复习字词

1、媒体演示学生做摘苹果认生字的游戏

2、认读词语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二、观看录象初知内容

1、导入:夏天到,雷雨多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那么雷雨过后,大地天空中会出现哪些变化呢?请小朋友仔细观看下面一段录象。

2、学生各自交流。

句式说话:雷雨过后,。

三、学习课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导语:雷雨过后,空气新鲜,天气凉爽,景色美丽。今天,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一段写雷雨过后大地美丽景色的话,希望小朋友能喜欢。

2、媒体显示课第一段,学生边自由读边思考有几句话?

3|齐读第一句话,想: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山啊,树啊,好像洗了个澡。”

(1)读一读有什么问题问吗?

(2)老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3)交流讨论情况训练点

明白句意谁好象给谁洗了个澡?

观察说话雷雨过后,山____________,树_____________。

想象说话如山树会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尝试美读学习用高兴喜欢的语气朗读。

5、同上学习第三句“稻子啊,玉米啊,全都喝了个饱。”

交流讨论情况时训练点

观察比较展示雨前雨后两张玉米苗照片,让学生辨认哪张是雨前的玉米苗?哪张是雨后的玉米苗?为什么?

理解字词雨水来了,干渴的玉米苗会怎么样喝水?你是怎么理解“喝了个饱”?

想象说话玉米苗喝饱了雨水,长得更好了。到了秋天是怎么样的?

尝试美读用高兴喜悦的语气朗读。

6、学习迁移说说雷雨过后大地还有地方发生了变化?(有能力的小朋友自己联系生活说一说,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从老师给你的四幅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

7、朗读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导语:雷雨过后大地发生了好大的变化,天上也非常的美。

2、观察感受彩虹外形美

媒体展示彩虹图:说说天上有什么?你能用一至两句话夸一夸彩虹吗?

3、品读感受彩虹的语句美

朗读课句子“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说说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好?

句子练习:彩虹的颜色真多啊!有_________________。

4、领悟彩虹蕴藏的科学道理

观看录象讨论彩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彩虹是谁画出来的?

评议下面三句话哪一句说得更有科学性?

(1)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2)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3)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5、理解比喻句

“是谁飞上蓝天,画成了这座七彩的桥?”

理解句子什么像什么?

观察比较媒体展示“彩虹”图和“桥”图,说说彩虹和桥哪些方很相象?哪些地方不相象?

观察想象如你在彩虹上,你最想做的事上什么?

朗读训练自由读——指名读——比读——齐

6、朗读背诵第二段

四、揭示课题总结全

1、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学习了雷雨过后,天上地上美丽的景色,尤其是感受了彩虹的美丽。谁来给这两段话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揭示课题36、虹

4、总结全大自然到处都有美丽的事物,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用自己的小眼睛找到更多美丽的东西。

五、作业背诵全

课后练习2

点击查看更多狐假虎威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627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