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时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4:59

第十一课时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案例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法则以及灵活取积的近似值,通过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板书: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

二、练习沟通

1.出示练习

①0.72×5 ②6.5×8.4 ③2.9×0.07 ④2.5×6 ⑤1.2×199

⑥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⑦203×5.5 ⑧3.7×4.6

把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

(1) 0.72×5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

(2)再出示1.2×19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方法一,按照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来做。方法二,运用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来做。重点引导学生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

1.2×199:口述:先把199变为2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试做203 ×5.5,说一说怎样运用简便方法?

总结: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先观察数字的特点。

(1)独立完成笔算。指名板书。(2)指名讲算法

出示:0.8×0.9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复习计算方法)

怎样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0.8×0.9:口述: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因数0.9要对着上面0.8对齐,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乘号写在数的左侧,等号线用尺子画。

2.9×0.07:出示两位小数乘三位小数,并不是小数点和小数点对齐,而是末位和末位对齐,然后按照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

师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来做,然后再确定积中的小数点位置。

三、典例分析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0.36×0.04= 0.12×0.5=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易错点剖析】在给乘积点小数点时,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再点小数点;另一种是积的末尾有O时,点上小数点后最后的O可以去掉。

【归纳点评】通过两道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熟记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牢固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对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并改正。

2.7×1.8=48.6 25×0.6=26

第一个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因为两个因数*有两位小数,而积里面只有一位小数,所以是错误的;第二个计算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0.6比1小,所以相乘的积应该比第一个因数小,而26比*,所以是错误的。

改正:2.7×1.8=4. 86 25×0.6=15

【易错点剖析】在检验小数乘法的积是否正确时,有多种验算方法,也就是说验算方法不唯一性,不管选哪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3.选一选:34.99×0.2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7 B.7.00 C.6.99

【易错点剖析】34. 99×0.2=6. 998,6.99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7.00,这里的“O”不能去掉,因为“0”在这里起到了占位的作用。

【归纳点评】在求积的近似数时,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就要保留几位小数,如果数位上的数满十向前一位进位,也要用“O”来占位。

4.为了节约用电,某小区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在50度以内,每度按0.52元收费,超过50度部分为每度0.62元,刘老师家本月用电量为95度,请你帮老师算一算应缴纳多少元电费? 50×0.52+45×0.62=53.9(元)

【易错点剖析】这类收费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收费分:50度以内的部分和超过50度的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把这两部分混淆。

四、拓展提高

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吗?

0.65×1.3+0.65×1.7 0.25×9+0.25

小组讨论、计算、汇报。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1:0.65×1.3+0.65×1.7=0.65×(1.3+1.7)=0.65×3=1.95

生2:0.25×9+0.25=0.25×(9+1)=0.25×10=2.5

生3:我有个小窍门帮助同学们记忆乘法分配律。例如

0.65 × 1.3 + 0.65 × 1.7 = 0.65 × ( 1.3 + 1.7)

我 爱 爸爸 和 我 爱 妈妈 缩为 我 爱 爸爸 和 妈妈

师:很好,用语文课上常用的缩写兔子来记乘法分配律,真是奇思妙想。

五、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作业:

1.用竖式计算0.76×0.32 1.08×25 0.25×0.046(保留两位小数)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0.125)×8 56.5×99+56.5 4.8×100.1

0.65 × 1.3 + 0.65 × 1.7 = 0.65 × ( 1.3 + 1.7)

我 爱 爸爸 和 我 爱 妈妈 缩为 我 爱 爸爸 和 妈妈

拓展阅读

1、二年级总

科书100页。

1.经历的过程,进步加深对三位加、减算方的认识和解,增强对有余的认识,提高生的算能力。

2.在中初步感悟知识的方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的信心。

三位加减算方

解在有余的除中,余必须于除

、谈话引入

上节我们了万以内的认识,这节我们接着有关的运算。(板书题:的运算)让同想,在本册中了哪些的运算。

生经过回忆答出:

(1)的加减的口算。

(2)加、减的估算。

(3)三位加、减的笔算。

(4)有余的除

二、的运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科书136页8题。生抢答,调动的积极性。

出示科书131页2题。375+287526-339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要把每个看成跟它接近的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

3.加、减的笔算

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做在练本上。

集体订正。

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朋友想想,算三位的加减应注意什么?

生有了想后,首先在组内进行交流。这应留出充足的间,让每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人交流,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组统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会有以下说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位对齐。

(2)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算三位,哪位上相加满就要向前位进,下位相加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算三位,哪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位上借“1”当“10”,和这位上的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认识。

4.巩固练

师: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算三位加减,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算下面的题目,完成科书136页9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有余的除

师: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科书132页5题。

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生写在练本上。

集体订正,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的除算式,并让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师:在算有余的除,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的除中,余必须于除。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解。

三、综合练

1.科书103页10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科书105页16、17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结(略)

2、年级上册《的船》

1、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文。

3、能背诵全文。

1、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晚天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文。

三、具准备:

1、用硬纸板做个圆月亮和个弯月亮。

2、准备黑板。

3、录音磁带、字块。(弯弯的月儿、的船的提琴独奏)

4、幻灯。

五、过程:

1、引言:朋友,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常常看见天上有月亮,你们喜欢看月亮吗?

老师跟大家样,也喜欢看月亮,老师请朋友看这个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出示圆月亮)

月亮有是圆的,有是弯的,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出示弯月亮)

2、看图:老师请朋友边看图,边听录音,想想,这是真的船吗?是什么?(出示幻灯)

下面请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看出是什么候?

再请朋友连起来说,图上画的什么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述:这幅图画得很美,在晴朗的夜空,弯弯的月儿像的船,所以,叶圣陶老爷爷把《的船》写成文给我们年级的朋友,你们喜欢吗?请朋友在,要句认真地,打开书,自己把文读遍,看看这有几句话?

3、请朋友读句,弯弯的月儿讲了什么?(板书:弯弯的)

弯弯的和弯的比比,你认为哪个词美?为什么?

弯弯的比弯的更弯点,而且弯得更可爱,看起很美,讨人喜欢,所以,文里用弯弯的这个词来形容月亮的形状。

4、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的船又讲了什么?(板书:的)

文里为什么用的船而不说船呢?

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遍。(指导朗读)

5、这只船除了弯弯的、的,还是怎样的?(指名读二句)

的船儿两头尖讲了什么?(板书:两头尖)

图上画了什么?上图比较下,文里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像的船?

我们完了、二句,现在把它连起读,想想,这两句都写了月亮的什么?(齐读、二句)

6、这样美的船你们想不想上去坐坐?

老师带你们去,因我们离月亮太远,所以要坐上最快的火箭,朋友系好安全带,闭上眼睛,准备。(按录音)

到了,睁开眼睛,我们到了哪儿?(指幻灯:太空)

你现在感觉怎样?你看到了什么?(板书:星星、月亮)

我们来到月亮上,把弯弯的月儿当船,蓝天可以当作什么?星星可以当作什么?

间休息)

7、我们起读书上的三句。

比较句子。(出示黑板)

我看见星星和天。

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先把这两句读读,找出不同的地方?比比哪句好?为什么?

闪闪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写出了星星亮的,好像对我们眨着眼睛。(板书:闪闪的、蓝蓝的)

蓝蓝的写出了什么?把天写得更美了,所以二句好。

个句子用的是看见,二句用的只看见。看见只看见有什么不同?只看见的范围些,看见的范围大些,为什么只看见,是因为蓝天,星星太美了,吸引了目光,所以只看见。

我们起读二句。

朋友把三句连起读遍,我只看见要读重点,闪闪、蓝蓝读轻。

8、这篇完了,为了让朋友读得更好,请朋友跟着录音读遍。(请人读)

有表情地齐读,注意老师怎样指导的。

们读得好,下面把书关上,老师读前半句,朋友读后半句,看谁记得住?

再齐背诵遍,同们读得很好,这首诗不但朋友喜欢,我们音乐家把它写成歌来唱,会吗?(齐唱)

9、今天朋友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考朋友怎样。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是把老师给的字块看下,哪些词放在起合适,拿这两个字块的朋友就站在起,剩下的朋友就拍手唱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个好朋友。

字块是:弯弯的、的、蓝蓝的、闪闪的、月儿、星星、蓝天、船。

全体朋友齐读字块上的词。

朋友再动动脑筋,这些词除了刚才的放外,还可以怎样放?意思大体不变。又变换放:天蓝蓝的,月儿弯弯的,星星闪闪的,船的。

通过游戏,朋友们知道了,有的词放不同,但意思大致相同。

10、打开书,指导后三题。

读、查后作业。

3、语文册《马莎长大了》

1.认识13个生字,做到会认、读熟,鼓励生看上下文随文识字。

2.掌握10个生字的音、形、义,能自主分析字形,并能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

3.熟读文,通过讨论问题“为什么大家说马莎长大了?”懂得长大的标志不在外表“像”,而是要“懂事”——关心他人,承担责任。

具准备: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件。

、导:师生齐背《我长大了岁》。师:长大了岁,多高兴呀!有个叫马莎的朋友也想快快长大。这节,我们来文,题目是《马莎长大了》(板题。齐读。“莎”字注上拼音)“莎”是个新的生字朋友。大家起拼拼音节,认认字。

二、识字,初读文:1.自己试着读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听读识字。师:大家听着录音,用心记你不认识的生字的名字(放录音)

你打败了哪几只“生字拦路虎”?请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将扫描的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生交流:我认识了几段几行的什么字) 谁还有不认识的字?大胆找出来。

生反馈不认识的字)

哪位同提出的问题,就由他来请位同老师他,

堂营造生生互动的氛围。如果遇到未在生字表内的生字,如:卷、像、鞋等,师可发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名字的?如有生提出是根据上下文猜出来的,可对这种方表扬鼓励)

3.出示词语

件显示。从文中将带有本生字的词语摘出来,生字置成红色,带拼音,两个多音字“发”“觉”置成蓝色,如下:穿上 头发 有次 扫地 干净 回家 倒水 懂事但是 全家 觉得)

全班齐读,遇到穿彩色衣服的生字,用心记

(当生读到两个多音字师提醒下,这两个字另外的名字叫什么。)

(词语接龙:男、女生轮流读。)

4.出示13个生字

件显示。将每个生字放在粒种子中,生每读对个字,种子就破土而出,长成芽芽。)

师:这几个生字非常调皮,它们钻到了种子里,朋友读对了,种子就会变成芽芽。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记,就勇敢地站起来读。

(全班活动)

(游戏:生字卡片开火车。)导语:司机,快坐好,生字卡片开火车,呜——(火车头到哪行,哪行开火车读。)

三、读通文,读熟文。

1.谁想读自然段?怎样才能长大呢?马莎想了好多办。咱们赶紧看看吧!(将幅图板画在黑板上)

2.图文结合,二、三自然段。马莎想了哪些方

生交流图意。在此基础上,师出示“她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又姑姑的样子,把头发卷成卷儿……”引导生读这句话,师重点指导好“卷成卷儿”这个词。)

看到这样打扮的马莎,大人们是怎么说的?

(指导朗读,考虑到生不能模仿大人的语气,因此师有必要做下示范并加上动作)。随之请1~2名朗读基础较好的生继续范读,然后再个别读,全班读。)

(交流体会:咱班朋友对马莎说点什么?在讨论中使生感悟,成长的关键不是外表“像”)

马莎又去干什么了?(同出示二、三幅图)

3.图文结合,四、五自然段。

(交流图意)谁能看图说说?

(随着生交流的次序,引导生自己声读读找出相应的段,然后组织汇报展示。将两段活动分别打在投影仪上,根据生读书的次序,相机出示三自然段:句话,指导生读好“就着妈妈的样子把地扫干净了。”做到通顺、不漏字、不添字。另外,还要指导朗读妈妈的话,师可这样引导:“哪个朋友能像妈妈那样,读读妈妈的话?”读完后,请生评评,发挥以评促读的作用。四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生容易加上“好像是”。在读之前,师提醒生看准每个字去读,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组织男女生比赛,征求同们的意见,女生或男生想读谁说的话,就读读。将妈妈的话和爸爸的话,分别出示在屏幕上。引导生注意:爸爸、妈妈夸马莎的话样吗?哪儿不样?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不样呢?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生感悟,成长的关键是要懂事——关心他人,承担责任。)

爸爸说马莎长大了,大人们也是这么想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最后个自然段。组织交流:为什么大家说马莎长大了?

四、拓展活动:马莎以后自己会怎么做?(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说,可以演……)

4、四年级上册《除是两位》的反思

本节我在确定目标注重体性。回忆算,熟练技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网络;通过问题解决,训练生多向思维,培养生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把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育的根本目的。

“加强口算、淡定笔算、重视估算、注重算多样化”这是改的方向。标指出“应让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的互逆关系。”因此本过程中没有把笔算的方、技能作为的重点,而是让生“体会、运用”的关系作为项重要的目标贯穿在全之中。通过红、亮、明不同的算结果的批改及根据亮的正确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让生自觉运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验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生的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了良好培养。

思想方是指在认识或处各种或者非现象的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观念及思维方式。在中渗透思想方,使生掌握基本思想和方不仅使变得容易,而且对于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随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在本堂中,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把8个算式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函思想(除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商的大),极限思想(有没有最大、最值,如有分别是多少)估思想(谁的算结果是正确的,哪个商最大等)等。通过对各种思想方的渗透,使生真正的思考。如借助分类思想,使生很好地把试商方、估商方算方除互逆关系有机地合起来。

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在堂上努力使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感悟

点击查看更多第十一课时小数乘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案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74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