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匆匆》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08:21

六年级《匆匆》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目标要求:

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情感奠基。

1、学生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

2、教师谈话导入并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辅之师生课外资料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提早进入文本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以“我来读读”、“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

2、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

1、默读。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

2、精读。学生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重点指导: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

(这些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等手法,读起来格外轻巧婉转,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赏读。以“挑战擂主”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也可以背诵积累。

(竞赛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体现了由会读书到读好书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散文、诗词、格言警句。

2、从“写名言”的视角,让学生仿照名人写出自己的名言。

3、课外阅读建议(可从中任意选择):

继续查找有关时间方面的资料,召开“惜时”交流会;

阅读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录制朗读录音带,也可找伙伴合作进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拓展阅读

1、小

《一块奶酪》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具准备:课件。

时间:1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

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了解课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思考课讲了什么内容?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酪吗?结合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板书

一块奶酪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2、小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根据课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重难点: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自生字新词,试读课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2)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师针对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对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生自主习。

自主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有感情的朗读课,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3、小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习本课新词,掌握5个多音字。

2、品析人物形象,体会童话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课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预测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1、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2、体会、挖掘课幽默的语言所蕴藏的道理。

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动物们的叫声

们,你们听,这是一些小动物们的叫声:小鸡的叽叽声,小鸭子的嘎嘎声,老牛的哞哞声,还有小狗的汪汪声……小动物们的叫声各不相同。如果,小鸡有一天发出了嘎嘎的叫声,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今天,我们来习一篇关于动物叫声的童话——《小狗叫》。

板书:14_小狗

意图:

童话是小生喜欢的体之一。利用童话中出现的小动物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习。

二、初次阅读,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在读课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的主要内容。

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1)熟读生字。

讨厌 怒火 批评 访问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疯狂 汪汪 搞不清

(2)牢记多音字。

1、分角色朗读课

(1)明确课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旁白1人,不会叫的狗1人,其他角色各1人)(2)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3)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4)分配角色,进行朗读。

2、师生交流,师点评。

意图:

分角色朗读。生们在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个性得以彰显,更得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

1、课中的“别人”、小公鸡、狐狸、杜鹃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师生交流,并总结。

板书:“别人”——疑惑、不屑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它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怜悯、关心

2、童话中经常把一切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的小狗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不幸、可怜。(它因为不会叫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2)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它每次习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练习)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虽然老遇到困难,但是它却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标)

意图:

童话中的主人公是一篇童话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从而感知章所表达的含义。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

最为有趣的是作者为自己的童话作品了一些不同的结局。你认为哪种结局更好一些,为什么?(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后,师加以适当的点评。)

1、比如,第一种结局的迷失自我,第二种结局的平庸,第三种结局,小狗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当然,如果生能对第一、二种结局有新的理解,也要给予肯定。

2、生们可能有多种预测,但在评价时要明确一点,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地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都是有依据的。

意图:

童话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它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不能孤立地仅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童话的伴随下成长,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童话《小狗叫》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望同们能通过本节课的习,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4、小

《那一定会很好》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重难点:理解课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字资料。

时间: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自生字新词。

1.初读课,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体会感悟课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中画出来。

2.小组生各自读课,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把课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习,感悟体会。

我们过《去的树》,这篇课也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今天的这篇课和《去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1.ppt出示《去的树》,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和《去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3.ppt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

5、小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重难点: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时间:1课时

具准备:课件。

一、激趣导入。

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

1.在打开课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环节。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a.读课的时候根据课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3.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匆匆》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8272.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