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爸爸买来电饭锅》教学设计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方法,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28个词语的意思,初步会用“除了……还……”写句子。
3、体会说明书的用处,培养学生看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1、知道阅读说明书的方法。
2、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内容――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会用“除了……还……”写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带来一则产品的说明书。
第一课时
1、学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2、带着课后练习第2题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和词语。
一、 导入课文。6分
1、揭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色生活产品越来越多,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走进了千家万户。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爸爸买来了一个电饭锅,拆开来一看发现了一张纸。这是一张怎样的纸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 学习本单元的学习提示。7分
什么叫说明书?请同学们在学习提示中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说明书一般包括哪几部分的内容?我们学习说明书是为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12分
1、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爸爸买来电饭锅》的大意。
2、思考:课文是不是一篇说明书?交流讨论。
3、自由朗读课文:
(1)、划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用“__?”线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4、 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三、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2分
1、 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按要求默读课文:
(1)、用“__”划出电饭锅用途的句子。
(2)、用“曲线”划出电饭锅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句子。
3、 交流讨论:电饭锅有什么用途?用“除了……还……”说一句句子。
四、完成作业本的1、2、3题。3分
第二课时
进一步学习课文,懂得电饭锅说明书的具体内容,体会说明书的用处。
一、 复习导入:5分
2、买回家后,我们要根据什么进行使用?
二、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7分
1、提示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课文中电饭锅的使用方法等说明书内容。
2、学习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电饭锅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共和主义事项。
3、具体讨论;
(1)、理解“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降低使用效果”。“宜”、“以免”的意思是什么?
从这句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2)、“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1.5为宜。”教学“比例”一词。从这一句当中你学会了什么?
(3)、“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电键,才进入正常工作。”指名朗读本句。思考这一句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使用电饭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指名朗读4、5段的内容,找一找插上电源,锅内一点热气都没有的原因。
(4)、为什么要焖饭十分钟?
4、朗读课文,小结:你能不能连起来说说电饭锅的使用方法和之一事项?
三、 实践体验:5分
1、 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说明书。
2、 每人然后说说说明书上的内容。
四、 完成作业本的全部作业。3分
拓展阅读
1、小学四年级《爱美的梅花鹿》语文备课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剖析描写角和腿的句子,了解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3、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板书课题爱美的梅花鹿)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寓言)什么是寓言?(生说师补充百度搜索的资料)
2、生读课题,指导读课题(强调爱美)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梅花鹿?(爱美的)
二、理解课文,体会它对角的赞美,对腿的抱怨。
学习(1至10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梅花鹿爱美的句子。
2、深入交流探究。
3、汇报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咦!这是我吗?”
①“咦”是什么词?(感叹词)
②梅花鹿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惊讶。
③认为自己太漂亮
④朗读,读出梅花鹿说话时的语气。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梅花鹿摆摆身子,果然是自己,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那么漂亮。
①抓住“摆摆”、 “果然”、“那么”来理解。
②从“摆摆”看出此时梅花鹿很骄傲,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
②“果然”表达出梅花鹿感到出乎意料的心情,认为自己太漂亮了,简直不是自己了。
③“那么”强调漂亮的程度。
2、小学四年级《爱美的梅花鹿》语文备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描写具体生动,文章有18个自然段,分两大部分,1——11自然段都是在写梅花鹿在河边欣赏自已。它边欣赏着自己,边自言自语地夸赞着自己。12——18自然段,是讲遇到了狮子的时候,是不好看的四条腿帮了它,而美丽的角却害了它。
这篇故事和前两篇相比,情节描写具体,语言生动形象,文中多次写到梅花鹿的语言,这些语言虽都是自言自语,但表达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感情色彩强烈而鲜明。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认识到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是朴实无华的,所以“实用”也是和种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梅花鹿在饮水的时候,欣赏自己美丽的样子,特别赞赏自己美丽的双角,同时抱怨自己的四条腿太干巴,结果在它遇到危险时,正是腿让它获得安全,而高兴之时又是美丽的角让它再次面临灾难。
(二)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落实生字教学。
本课认识的字和要写的字都比较多,教学中,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抓重点进行学习。“斑”与“班”, “陶”与“淘”,“距”与“拒”可以运用区别字的方式学习。“皱”要注意是翘舌音,部首是“皮”。
(三)启发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决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1、梅花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美丽的?它有什么抱怨吗?
2、梅花鹿认为自己哪儿最美?哪儿最不美?
3、当狮子悄悄临近梅花鹿的时候,它的“腿”和“角”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4、学习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抓住文中的字、词、句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以抓住这样几句话和这样一些词语。
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是赞不绝口:“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或是像猴子那样一个毛茸茸的秃瓢,真羞*了。”
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从这现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梅花鹿的虚荣。特别是这样几个词语“美滋滋、赞不绝口、羞*、久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要很好地理解。
而课文的第1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中的“噘起嘴,皱起眉,抱怨、没精打采”这几个词也可以看出梅花鹿是非常爱慕虚荣,追求处表美的。
课文的16、17、18自然段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从狮子的“欢喜”和梅花鹿的“战战兢兢”地“哭泣”,学生就会明白,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实用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外表美丽的,但它却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更要注重内在美。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四)读写训练建议
鼓励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这则寓言缩写成150字左右的短小的寓言故事。
3、小学四年级《爱美的梅花鹿》语文备课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侧重抓住描写梅花鹿语言、动作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实现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侧重抓住描写梅花鹿语言、动作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寓意。
一、抓题眼导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光我们人类爱美,动物们也爱美。上节语文课我们就认识了一只这样的动物,请齐读课题。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读出它的特点来。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爱美”来品读这则寓言,看看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品读课文
1、自由读1——1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现梅花鹿爱美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从中都读懂了什么?
相机出示,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1)、“嗬,这身黄色皮衣油亮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2)“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若是像猴子那样,顶一个毛茸茸的秃瓢儿,真羞*了。”
(3)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双腿,不禁撅起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有点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若是它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2、分角色朗读1-11自然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默读12-16自然段。体会角和腿起的作用
4 交流:梅花鹿的腿起了什么作用?角起了什么作用?
5齐读:“唉,我真糊涂!我原来讨厌的四条腿,跑起来那样有力,可以救我的性命,而我赞美的角却如此不争气,今天是丧命在它手上了。”
6、引导学生给故事续编结尾。
7、交流想对梅花鹿说的话。
8、交流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设计意图: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哲理,强化体验。)
三、 拓展
这则优美的寓言选自《伊索寓言》,让学生课下能走进《伊索寓言》阅读原文,并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让更多的人感悟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训练复述能力,加深理解)
4、语文四年级下册《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会写“悟、栓、浆、编、镊、型、控、腕、脉、液、畅、恭"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借助字典,辨析“神通、畅通、清理、清除、惊奇、好奇、神奇”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了解“小孙悟空”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些地方。
2 感受生动形象的语言,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1 (板书“孙悟空”)说说你们印象中的孙悟空是什么样的。
2 (板书“神通广大”)孙悟空是大家最崇拜的人物!它给我们的感觉是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孙悟空”。(板书“小”)它是谁?又有什么本领呢?
3 齐读课题。这个课题和我们平时见过的课题有些不一样,你发现了吗?“小孙悟空”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学完课文后,你就知道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 同桌互相读自己画记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名轮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
4 通过读课文,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生字,纠错正音)
重点指导:“浆、型、控、畅、恭”是后鼻音;“栓、畅”是翘舌音;“镊”的声母是n。
“恭”字最后两点应并排写,而不是上下各一点。可以通过进行形近字辨析来识记生字,如“语一悟”“奖一浆”“碗一腕”“咏一脉”“掖一液”。
5 出示词语:孙悟空、脑血栓 血浆 编故事 镊子 微型 控制 手腕 动脉 血液 畅通 恭恭敬敬
( 1 )从课文中找到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 2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 l ) 机器人)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是谁?(能够进人脑血管里做手术的微型机器人)
( 2 ) “小孙悟空”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篇课文并不是介绍神话里的孙个空,而是指和它一样具有神通广大本领的微型机器人)
学生交流反馈。
讨论:说说“小孙悟空”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比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上节课,我们随晓蒙一起了解了“小孙悟空”,还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课文应该更加流利了。请同学们将课文认真地读一读。有滋有味。我们要比一比,谁读得
2 指名分自然段读,引导学生评价。
(二)品读感悟
1 默读课文,说说“小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外用哪个词语概括最合适?(神通广大)
2 “小孙悟空”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有关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 1 )张叔叔端出一个盘子,用镊子夹起一个小蚂蚁似的东西,说:“你要知道的‘小孙悟空’,就是这个微型机器人。”
①为什么说这样的“小孙悟空”神通广大?(因为这个“小孙悟空”是一个微型机器人,机器人能做成小蚂蚁大小,实在很难得)
②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重读“小蚂蚁似的”。
( 2 )这个微型机器人,也有电脑控制它的行动。不过,它的电脑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微型机器人都只有蚂蚁大小,可想而知这个控制它的电脑有多大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 3 )“我们在你爷爷手腕的动脉上,割开一个小口子,把微型机器人放进去。它就随着血液进人脑血管,清除堵塞脑血管的勃稠血浆。血液循环畅通了,你爷爷的病就好啦。”
①比较词语。
这里如果把“清除”换成“清理”,行不行?( “清理”意为彻底整理或处理;“清除”意为扫除,全部去掉,比“清理”程度更深)
如果把“畅通”换成“神通”呢?( “畅通”意为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神通”指特别高明的本领。意思完全不同,不能互换)
②你能用以上任意一组词语写句子吗?
( 4 )神话里的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科学家造出的“小孙悟空”,能够进人脑血管里做手术,神通更大哩!
①这里是把谁和谁作比较?( “神话里的孙悟空”和科学家造出的“小孙悟空
②它们各自有什么本领?你认为谁更神通?(神话里的孙悟空能变成虫子捉弄铁扇公主;而科学家造出的“小孙悟空”能够进人脑血管里做手术,为人类造福。所以“小孙悟空”神通更大)
③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重读“更”字。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 、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评议。
(四)拓展延伸
1 晓蒙了解到“小孙悟空”帮爷爷治好了病,便恭恭敬敬地向它敬了个礼。我们也认识了“小孙悟空”,一定也有自己的感受。你想对“小孙悟空”说什么?
2 齐读最后一句。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来夸一夸这位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了
神话里的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神通大)
“小孙悟空”:微型机器人一一进人脑血管做手术(神通更大)
1、以激发想象为切入点。
我在拓展环节设计的问题上有层次性,由立足书本→观察现在→放眼未来,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学生由“想说”到“敢说”到“会说”。想象是学生的特长,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人人有话可说,因此,使学生产生了说话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他们那些大胆的想象,显现出了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火花。
2、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为落脚点。
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懂得了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明白了生活处处是科学,从而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本堂课的难点也就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然而,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思不足:有一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没有用心倾听,没纠正其常识上的错误;在评价学生时,我语句贫乏,用词不够语文味等。
总之,教学是一门丰富的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提高。我会虚心学习,积极探索,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5、语文四年级下册《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技能
1. 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 正确读写“孙悟空、脑血栓、血浆、编故事、镊子、微型、控制、动脉、血液畅通、恭恭敬敬”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课件,投影仪(片)、生字卡
导读法,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降魔的画面。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是啊,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所以备受广大小朋友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相信你一定会更喜欢的。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桌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收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
讨论:爷爷的病危险吗?中谁帮爷爷治好了病?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四、书写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
2.导语:这节课让我们和晓蒙一起走进那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吧。
二、精读课文,走进“小孙悟空”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11自然段,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讨论。
(1)为什么叫它“小孙悟空”?
2.学生默读课文,自读自悟,然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师指导。
(1)因为它只有小蚂蚁那么大,是个微型机器人,靠电脑控制。(相机播放“小孙悟空”的图片)
(2)指名读课文第11自然段。
(相机播放“小孙悟空”治病的图片)
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晓蒙神态的变化。
5.投影出示:
忽然,他停下来,恭恭敬敬向小小机器人敬了个礼,说:“谢谢你,‘小孙悟空’!”
晓蒙仅仅是感谢这个小小机器人吗?
三、拓展延伸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新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