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之在希冀中前行心情随笔
三下乡就这么结束了,原来真的好快。这些日子真的是挺苦的,因为每天的睡眠都是不超过4个半小时,真的好累好累。但是越到结束后面的两三天,内心渐渐地会有好多好多的不舍。因为小朋友们一句句扎心的话、一个个触心的举动,都会牵动着你那跟情弦,他们原来那么的喜欢你,那么的想要你留在他身边。忘不了好多好多小朋友说我年轻漂亮,忘不了那些调皮的小朋友叫我吕老师、吕布老师、美女老师,真的每一次那些小孩每一次非常尊敬的叫我一声老师好。有些学前班的孩子看到我进到他的班就会抱着我说老师,教我画画。每一次问到你们喜欢画画吗?他们都会非常响亮的回答喜欢!学前班真的是好皮好皮啊,每一节课都会有小朋友把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完就乱处跑。我呀,喊破了喉咙都无济于事,喉咙痛就是叫他们安静所致的。但是啊,他们真的是好可爱。
他们好喜欢你教他们画画,好喜欢你夸他很棒,心累但是他们会有非常暖心的举动。感谢还有学前班的孩子能安安静静的把我的课给听完。还有一班五年级的大朋友,有几个很皮,但是他们真的好重感情埃在我教他们画玫瑰做贺卡的时候,那个超级无敌皮的小屁孩知道我们快要走,他说再也不见。我先是很开心他能这样想,但是看到他说完之后,他的脸呀,我看到了悲伤。那一刻我这的好心痛,之后他送了一支纸玫瑰给我上面写着“再也不见”好不是滋味。今天去五年级拍照的时候看到另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没有认真的上折纸课,他不想折纸。我在后面对他说,你可不可以折一个百合花给我埃他沉默了,我去其他班拍完回到他们班的时候,他把他学好的百合花伸过来给我,说“给你”无尽的感激感动。我夸了他说好好看,谢谢你。拍了拍他肩膀,之后他又送了我一颗折纸心。他就是上课经常不认真听,但每一次见到我都会来我身边对我说声吕布老师好的大男孩。不喜欢我用相机拍他,但是每一次我都会拍他,哈哈哈。还有些小女生呀,跟我说她们班的人对我有好感,还有的会好大胆的说“老师我喜欢你”哎呀,真是开心。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喜欢我抱着她,我好喜欢她的眼睛,好喜欢她甜甜的童音,还有四年级的,二年级的······
亲爱的孩子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感谢你们这些天对我们的支持,对不起我们就这么离去,我知道这非常伤你们的心,这也是最大的痛处。亲爱的孩子啊,请你原谅老师不接受你们某些孩子的礼物,因为老师看着会很难放下。老师给你们的拥抱,对你们轻声的道歉,希望你们能够原谅老师。你们真的好调皮,但是真的好聪明,希望你们在这些天里面能够领悟老师传授给你们的知识。路是要自己走的,老师是要放手让你们自己飞,不要太依赖。老师更希望你们能够忘记我,因为你我应该是再也不见。亲爱的孩子呀,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走出农村,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或许你看到别人跟你之间是有差距,你会灰心失落。但是你一定要学会接受并且要不断的努力向那些让你仰慕的人靠近一步一步的让你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这段路会很辛苦,你们不能轻易的放弃,要去追逐更美的苍穹。加油!
拓展阅读
1、家在南乡心情随笔
徽州人称古城南门外广大区域为南乡。南乡皆山,新安江划山而过。沿新安江的被称为水南,其它地方则是旱南。山里有许多U型V型山凹,山凹有各种小溪小河。南乡人称这种山凹为源或川,源或川里又有小源小川。老家便是这样一个小源里的自然村落。
村名丰坑,在旱南岔口大源丰坑小源。岔口大源是Y型,老家小源在Y直干中间处。南乡人把山凹里的溪或沟叫坑,村名因溪而得。南乡村庄要么在山凹的山脚,要么山腰,也有在山顶的。一般依水源而兴,即使在山顶也是离水源不远且有大块平整地的。人类逐水草而居,自古依然,这也是地理影响论的主要事实论据吧。
先民多为外来避乱或逃难迁入。刚开始是迁居某源有水的平整地块,之后繁衍生息逐步扩散到整个源乃至其它地方。老家村庄就是典型。几百人的村子只一姓,村里人略翻几辈就能连出祖上的叔伯兄弟关系。村庄建在半山坡地,房屋顺着从山顶流到山脚的三路小溪叠起。大概当初先民选址定居时人少,对平整地块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更可能当初就没什么好地只能将就这里。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家族扩大,生民便围着初定点慢慢扩散开去。以前彼此一家人,生活劳作又互相依赖,因此建房都是围着祖宅扩散开去。也有离祖宅不远的地方有块大平整地,刚好也有水源的,便辟建新宅,时间一长便成了另一个小家族小村落。这在南乡很普遍。
村子所在山凹是坐东朝西U型,村庄落在坐北朝南向阳坡。源里溪水由北东南三面往西汇成大溪丰坑,丰坑溪在山凹口汇入岔口大源汇流的洽河。入村的路便从西而来,逆水而上。从源口到村庄3里山路步行约半小时。上行最急处有百五十石阶,齐整平滑。看样子是砌修没几十年。平常人走过,总说这石阶是村子一特色,方圆几十里地似乎仅有。但很奇怪一直不见有人询其出处,谁人造,谁人出钱,石 从哪来?这石阶路虽好走,但坡陡且长,行走着实吃力。好在到顶就有歇亭。过了歇亭,行程大半,村口在望了。
村口有大枫树正居路中,干粗枝繁,两三个人拉手才能合抱。枫树在村子下山处还有十几棵,都是几人合抱有年头的大树古树,树大枝多,慰为壮观。视野上为村子添了绿挡了下行坠感,功用上为村子挡着下山风,风水上也类似为村子守了财气旺气。树上常年有各种鸟栖闹,特别是喜鹊声大窝大,盛况壮景。由于树龄太长,许多枝桠枯死,树干也有空心。不知如今安在否?下次回去得仔细瞧瞧。
过了村口大枫树村庄便尽收眼底。村子依山势展开。村中心地较平整,其它都是依山而起。基本上是建完一排,向后山再续一排。先民因山势砌石为坝,再在其上填土,得点小平地;有些实在太陡石墙耗工太甚的,便依山势立了木柱支架,再在其上建房,类似恒山悬空寺那样。山民们充分借用原有山势加以发挥,使资源得以充分为我所用。外面看上去村子象长在山坡,浑然天成。
最好地段当然是祠堂。祠堂不远有小溪,沿溪排着人家。记得小时候祠堂尚完好,曾被作为小学使用,我在里面读了一年级。祠堂大概三进,进门前厅,往里是天井,再后正厅。正厅为祭祀和议事所在。站在正厅抬眼向上,排排供着祖先牌位。整个建筑刚好是厅在平地,祭坛依山而起。祭坛两边有台阶,可到后门,消防、安全通道?读书时教室便在前后厅里,各年级混杂一起,老师也混杂着教。也就两代*,先教一会儿高年级,再教会儿低年级;或者这边上课,那边有人闹就过去弹压一下。来来*,一天便过去了。当时也小,正值文革初过,学到啥是不清楚,只记得大概有这么回事。
现代社会大宗族变小家庭,原先的宗族家族共有财产成了产权分散的公地公物,各种挪借便时常发生。不久祠堂坍塌,只留下地基供周边村民打晒。后来返家路过,看到原来祭祀行礼的地方有个大水池,水自后面靠山直接流溢而出,我猜最初定有防火作用。周边村民担水淘米净菜洗衣,最是繁华之地。又是进村过村必经之地,也就成了村民忙闲集聚交流场所。
祠堂地块开阔平整,村庄则依着山凹平缓上行,一路向上直到近山顶。祠堂前有全村最大晒谷场。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便在这,也作小学操场用。晒谷场往下地形陡然变峭,只能由着自然了。连片的南方杂木树林,除大枫树外还有胡铁木和香樟,也有松柏,多合抱大树。由于既算景观林更是风水林,自古便不许砍柴伐木,只有偶尔村民的小偷小折,因此这树林一直茂密常青,成为各种鸟、松鼠的乐园。小学时中午时长,有时下午放学也早,便经常爬树。大部分是纯粹爬着玩。克服艰难爬上大树,加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成就感满满。有时也掏掏鸟窝。黄鹂鸟叫声好听,更喜欢它颜色黄艳,便一直追着鸟声寻鸟窝,却从未得手。倒是基本会飞的鸽子掏回一只。结果它不吃不喝,硬生生把自己饿*。罪过罪过。后来外出读书放假回家,曾多次特意去找黄鹂,歌声不闻鸟影不见。大概环境有变迁居他地了吧。十多年没回去了,也不知现在树林是什么样,黄鹂是否回去,松鼠大概更多了吧?
村庄周围山地路近又是阳坡地,自是村里最好的耕作地块。一般作自留地菜园地。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祖坟风水,这好地当然少不了祖先。到后来村子东西南北好点的地块基本都被逝者占去。好在中国人实用至上,自有一套解法。略有点年头的便被重新改为农地。过年过节祭祖,三代以上的有时就大概指着方位和地段对着农地房舍行礼了。礼数到了,祖宗不会怪罪的,他们也不会被饿着的。对吧?这样也好,与祖宗交流就很方便了。
村庄正对南山阴面和陡且瘦的东山西面。阴山瘦山不适合种庄稼,因此一直是草木自然。前山曾在文革全民武装练兵时挖了很深的壕沟开射击练习场。后来大练兵结束填土回补,不久草长树高,压根看不出深挖痕迹。大跃进和文革时学大寨抓生产,垦出几片茶地。似乎投入太大产出不行,茶地自然而然荒废,任由山林回侵。前山的树木柴草一直长不大,概因以前各种烧饭制茶皆需柴木,村民砍伐频繁。以至某年村里某位在外二十多年回村的达人刚寒喧完乡民易老就来了句感叹:这前山的树跟我走时一样小啊。听说现在没人烧柴,加上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小孩,别说树,连路都被草木侵盖了。
山民艰辛。邻里来往甚至自家房子走动都要上坡下坡,很是吃劲。走个亲戚更要鼓足勇气。走到山脚半小时,再沿河走半小时一小时,抬头亲戚家在山顶。回程时望向远方层山里的自家村庄方向,怯意顿起脚底发软。至于农活,更是一动身就是爬坡,一有作物就得上肩膀或扛或挑或背。辛苦自是不必说,那种不方便那种严重受制自然的无力感十分磨人。小时候到前山山顶干活,一回头整个村庄人言狗吠尽收眼底。忙前忙后的人们象小蚂蚁,零零落落,孤独而渺小。
正因为这种不便,加上乡村历来偏隅,前现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的活动世界便狭小单一,只局限在村庄及周边小范围,一村人彼此熟得不行。村子高峰时约有小千人。连我这种宅男也是知道全村人名姓、关系、掌故的,甚至周边村庄也基本熟悉。这也算传统社会局部社会关系深耕的独特性吧。以前人们进城刚开始不适应,总怪说城里没人情没邻里。缘起就在这种乡村小社会的狭小集聚吧。
家在南乡,生活卅年。如今离开多年。家乡村庄象那远山,没在峰浪里,已是朦胧。回去也是过客。只是经常回望心底,找寻那曾经……
2、我在台湾读大学心情随笔
一个简单的四人寝室,成员该如何相处?一横一竖,寝室被一分为四,各占一角,理论上也是容易。但空气不是绝缘的,一个人的声波不会只乖乖缩在一个角落;夜深人静时,天花板上的吊灯也不会只为不睡觉的人照明。这就成了一道经济学的问题。夜晚的安谧,是珍贵而又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因市场失灵,聒噪者、夜间亢奋者对安静者、按时睡眠者造成了负面的外部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封住前者的嘴,从源头上制止污染。但对于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是于心不忍的。所以若能够给予受害者以补偿,将外部性内部化,那倒也是喜闻乐见:
“同学,我们今天要打游戏,打扰到你很抱歉,这是500块钱(当然是新台币),请笑纳。”
“你看你,提这个做什么,同学一场嘛。”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500块出去住酒店,明早还有早餐可以吃……”
王教授的“中国历史与人物”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他讲孔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韩非的“趋利避害,好利自为”,讲释家的“BUDDHANATURE”;他也讲高雄码头那个“卖10元便当的阿嬷”,称赞她是伟大的人。他上课从不点名,却能牢牢记住几个从不缺席的人;他从不挡学生,会在考前一周会将考题公之于众。他的题目也就两问,各50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人?他这样讲,我之所以公布考题,是为了给平时不上课,临时抱佛脚的人一条生路,因为他们还有挽救的价值。我会另外出课堂内容作为加分题,因为上天不会亏待一直勤勤恳恳的人。有人称他的课为“营养学分”,有人则在他那里获得了灵魂的提升。能够各取所需,不也很好嘛?
蔡教授是某公立大学的高材生,主讲经济学。他是系里出了名的“大刀”,通常会将一半以上修他课的学生“砍掉”。他考试从不出选择题,五道申论题,90分钟内写完。他一般会好好款待敢于在他课上违规的同学,将他的平时成绩减去0.5X全班人数。所以,他的每节课我都是战战兢兢听完的。蔡教授很喜欢问同学问题,一节课上,他说:“假如下任台北市长要降低停车费,你们会选他吗?”我很奇怪啊,这还用问,当然选他啦。于是举手发言,说出了我的答案。听完,他不置可否,只是笑着朝我点了点头,弄得我云遮雾罩不明所以。后续的课上,他告诉我们资源要合理分配,台北的停车位本身就紧张,降价会加剧这一状况。而适当提高停车费可以让真正需要的人使用停车位,并且可以用这些钱修建更多的停车位供人使用。哈哈,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类似这样的课程,不经意间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3、记忆中的梦心情随笔
又是这样的日子,油菜花开的季节,又是这样的季节,细雨朦胧的季节。又是这样的季节,激情澎拜的季节。又是这样的季节,茫然失措的季节。
不知何时起,自己丢掉了手中的笔,不知何时起,自己丢掉了思考的脑。也不知何时起,丢掉了追逐的梦。一切的一切全部被时间给无情的沉淀了。完全一点不剩。难道自己真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吗?也许时间是对的。
蓦然回首,又是油菜花开的季节。看一望无尽的油菜花。家里时时引绕着那一屡抹不掉的香味。那芬芳是春天的味道,那芬芳是希望的味道。沉浸在自由的想象之中,那一刻世界是美好的。宁静的天空不带有任何的色彩,留在牛背上的鹭鸶安详独立着,时而蜻蜓点水般低头,时而意气风发般昂首。时而贼头贼脑般歪头。那模样让人忍不住想靠近看看。没走几步,它们就飞走了。而且是相当的迅速。当离它们较远时,它们有悠闲悠闲的飞回来。这样最是让人气愤。偶尔会起风,那便是最好的时节,只记得一句诗词上这样写道:“桃花流水鳜鱼肥”。想想就让人流口水,当然我是没有见过鳜鱼的,家门口也没有那种小河。只有桃花,飘飞的桃花,伴着淡淡的花香。这是爱花人的爱好。细雨朦胧的季节,我背起行囊去远方了。没有留恋的走了,也许呆在那里的时间太久了。也许真的该出去走走了。我完全没有注意到我走时,背后的目光里包含了多少东西。细雨仍在下着,车迟迟未来。路边的春草已经长大了,绿油油的。雨水的滋润让它们茁壮成长着。淅淅沥沥的雨也带走了我最后一丝对故乡的留恋。
不知何时起,我的生活变得一尘不变,原来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以前的温暖已经变成从现在的冰冷,本来年轻火热的心,变得苍老冰冷。一切一切变化得很大,什么风景什么故乡、什么期盼,我只想这样努力,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想尽快赶上别人的脚步。我不想落下别人的步伐。这只是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该做的事。然而我尽管很想抛却所有的想法,但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突然有一天,家里人过来了,依旧过着往常一样的生活,但他走的那一刻,我站在破旧的窗口边。即使我咬紧牙关,泪还是再流。那一刻我很想成功。我要成功后回家,直到后来那种想法只是一个梦,心中的梦,一个无法完成的梦。
现在的我真的丢了所有的东西,把自己陷入一个恐怖的深渊之中。也许真的该拾起自己心中的梦,把那些只能作为回忆珍藏,而真正努力的梦才刚刚开始。
4、下雨天的快乐心情随笔
喜欢雨天,将山里的寂静驱逐。小水滴滴在荷叶上,滴在屋顶,滴在路面,都能发出一声声和谐快乐的音乐,在乐声中,树枝沉醉了,满脑子雾水。小鸟儿还在远处云里雾里地歌唱,它们,可能早就被雨淋湿了,它们的翅子也一定会因为雨天的到来,而变得沉重。但是它们,哪懂得生活的磨难。在它们的嘴里,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日子,每一个悲伤的事实,都被它们讲成了童话,它们在日子里,不断为生活刷新浏览量,不断为空虚的岁月充实自己。它们饱满得像结上枝头的果实。
雨一直不停地下,哗哗哗地洗刷着人间。真想就这么穿着单薄,不打伞冲进雨里去,可是又怕父母的呵责,将快乐减半,还要以生病的理由恐吓我。我踌躇了半天,只得将那只已经迈出屋檐的脚收回,退到屋里,静静地待着。
雨下得忙碌又勤练,风风火火。哪像人,只有眼巴巴望着门外,连说话的声音彼此也听不清楚,只看到她的嘴在动,眼在眨,脸在笑。耳朵已经被雨声霸占了,密集的雨珠狠狠洒下来,摔在地上,树上,屋顶,真有一种快意恩仇,独闯江湖的感觉。这雨珠,就像是热心的侠士,如果大地的干涸成了一种灾难,他们便蜂拥而至。
雨天的心情都是静静的,思绪也是缓缓的。一滴雨轻轻敲击地面,像一根手指触**膛。越是离心灵近的地方,越是能让人感觉惬意、温暖。沟渠细心地收集每一汩细流,然后壮大自己,浩浩荡荡驶向远方,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
生命的强大在于收集,而灵魂的强大在于付出。收集命运的不幸,付出所有的情感,那么原本空白的一生,便会因此绚烂。(心情随笔www.bidushe.com)
那些无名的花儿,同样生存于世,却默默无闻,开放一生。雨天,并不是一个适合哭泣的时候,那些染尘的辛酸以及过往,刚好能在雨天的手里挥洒殆尽。雨天,让你认识新的事物,新的自己。
雨天,是属于这个季节的。雨天,你也属于我!属于世上所有喜欢你的人或事物,我不能将你据为己有,你也不能只属于我。你属于大家,你属于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因你而富饶,而我,因你而快乐!
5、旅行心情随笔四月旅行去
四月的旅行,是为了遇见,遇见窗外的风。
风,原来是如此地温柔而多情,它会轻轻抚摸你的发梢,它会悄悄掀起你的衣袂,它会调皮地吹响口哨,它会在你的耳畔与你细语呢喃,风是有故事要说与你听!
四月的旅行,是为了遇见,遇见天上的云。
云朵在蓝色的天空中游弋,一会儿在头顶上飘浮遮住了骄阳,一会儿又游走远方四处张望,一会儿又幻化成花鸟虫鱼的模样。碧天如同明镜一般,原来是为了让云朵这个小精灵好好来梳妆。
四月的旅行,是为了遇见,遇见田野上的花。
嫩*,浅粉的,雪白的,五彩斑斓,争奇斗艳。一丛丛,一片片,像是一幅又一幅的油画,活泼泼,而又清新悠远。它们在暖阳下伸展着腰肢,它们在泥土的馨香中散发着芬芳,一呼一吸之间,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甜滋滋的味道。
走在天地间,你会发现,五彩斑斓的世界原本就是这样丰富而生动,只有人,才是匆匆的过客。
游人如织,喧嚣打破了宁静;天色向晚,水边却只能听到蛙鸣。花,依然在山野静悄悄地开;水,依然在长河中静静地流;鸟,依然在林中欢快地唱。这个世界,曲终,人会散,大自然才是永恒的主人。
珍惜美好的瞬间,牵住同行者的手,走在春天的风里,沐浴在四月的阳光里,浸润在郊外的鸟语花香里,驻足停留,且把春天留住。
旅行,是为了遇见,遇见真实的自己:爱生活、爱自然、爱自由。旅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有的苦和累,所有的烦和闷,都会随风而逝;所有的爱恋,所有的温情,所有的欢乐,都会变为一杯醇香的美酒,一饮而下,让身体微醺,让心灵解放。
作者:江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2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