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8:13:32

走进丽江教学设计

1、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

1、细读重点句子和段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识记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法: 精讲点拨、启发与讨论

学法:自主探究、读中领悟、交流讨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也称为姑苏)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水城。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距离昆明市六百余公里,有一座高原上的姑苏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记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就是云南的丽江。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丽江,

领略那独特的风光。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2.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试着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画下有关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文通俗易懂,学生有能力“读中领悟,自主探究”,因而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就可。】

(四)学生汇报,师结合汇报板书。(丽江古城、玉龙雪山)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那么下面我们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丽江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出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合重点句子,学生汇报,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美。

①“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斓,别有韵味。”

②“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③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

④“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坐坐,城内共有大小乔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互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生:自主读、画、悟、美读。汇报交流。)

师:学生边汇报时,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古城的美丽风光,再次感受古城的美。(随机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 “读中领悟,自主探究” 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中及时指导朗读,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一些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3、学习第5、6自然段,体味自然景观的壮美。

过渡语:走出古城,我们来到了丽江主要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雪山的美景。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把你读懂的内容向你的同学汇报。 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怎么赞美它?

(2)学生观察、思考、汇报。

教师小结:好!现在我们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玉龙雪山的赞美。(师领读,学生齐读余下部分)

(3)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什么呢?你们能接着说吗?学生交流

(4)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这些迷人的景观。

(5)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学生齐读。体会课文略写的好处。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丽江的哪些景观呢?课后再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丽江的了解。

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白天的丽江古城美景,那月色下的古城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多媒体课件“月夜古城”(配有纳西古乐),观看思考:月色的古城给你什么感觉?

(2)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古城的月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

先让学生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再小结。丽江古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玉龙雪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是人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丽江,真是令我们神往呀!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有机会也去那里游览一番吧!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六)、布置作业(选作一项)

1.运用课文的写法,选一处喜欢的景点写一个片段,并用上过渡句。

2.可以以一个导游的身份给丽江写一份导游词。

板书设计: 历史地位 布局奇特

7走进丽江高原姑苏赞美 (神奇美丽)玉龙雪山(详)雄伟壮丽

神奇美丽

20xx.4.10

第一课时

一、 知识回顾、创设引入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威尼斯闻名于世,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

二、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目标

①认识“朴、峻”等7个生字,会写“雄、旬”等10个生字。 ②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里,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3、自主学习

①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本课当中的重点词语,指生读、齐读。

③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三、 合作探究、疑难分析

合作探究内容:

①课文重点介绍了丽江的哪几个景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丽江的风景。

小结:

刚才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小桥流水的清幽,伴着千年古城的神韵,奇丽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四、 达标检测

1、课文写了丽江的一下 个景点,是。

2、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反思

分别

第二课时

一、 知识回顾、创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呢?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二、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目标

①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②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自主学习

①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②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合作探究、疑难分析

合作探究内容:

①为什么说丽江古城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搜集的图片,谈一谈。

②作者为了把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详略得当地写出来,在景点与景点过渡的地方,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请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理解句子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归纳或启示了什么?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美丽的古城——丽江,请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

三、 达标检测

街道 走进丽江 四方街 玉龙雪山

虎跳峡

反思

色彩斑斓 八卦型 白雪皑皑 惊心动魄神奇而美丽

拓展阅读

1、文成公主

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感受 文成公主为西藏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重、难点:

引导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 ,初步感知

1、师:大家喜欢故事吗?都读过哪些故事?今天老师要与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题目是——文成公主

2、理解题目:从课题,你看出了什么?(主人公、主要事件、藏族)

二、找关键词语,归纳主要内容

1、找出描写西藏的地点、人名的词语。指名上板。(齐读)

2、把刚才找出的词语串起来,归纳主要内容。

3、检查、交流。

三、研读主要内容,练习复述。

1、梳理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了文成公主藏这个主要内容的?(5——13自然段)

2、轻声读5——13段。你读得懂吗?为什么?

师:民间故事没有具体的作者,是老百姓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所以它有一特点是浅显易懂的,是容易讲,容易记的,否则就没办法流传了。

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这个故事有没有这个特点。

3、出示ppt(第六自然段) (1)请大声读课件上的情节。 (2)再读一遍。 (3)指名讲述这个情节。

4、仿照刚才的方法,复述课文内容。

(1)文成公主藏还经历了哪些困难?找出来,每个人讲一个情节,再把这几个情节串起来讲一讲。 (2)同讨论交流,师巡回指导。 (3)交流,串讲故事。

四、推理扩充,想象神奇

1、(ppt)归纳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真表格。

2、文成公主遇到的不仅仅这些,版本也很多,其中有一个版本还提到日月山。(ppt示日月山图片)

3、你能仿照刚才的情节编一个故事吗?

4、生自编故事,师**。

5、交流、汇报。

6、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但是聪明的老百姓往往会在故事中说一段话来概括。你能找出来吗?

7、师引读这段话。

五、再找特点,体会文成公主的伟大。

1、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即历史上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师讲述历史背景。)老百姓为了纪念她,就把她的事迹编成故事,让后人永远纪念她。

2、老百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3、交流,体会文成公主为西藏作出的伟大贡献。

4、出示(ppt),体会西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敬重、怀念。

六、小结。

板书

(主人公) (主要内容)

路纳

达尤龙真

拉萨

乃巴山

松赞干布

2、文成公主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重难点:

引导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1.故事导入:文成公主在西藏的贡献

2.同们,今天就让我们布达拉宫一起去认识这位善良美的公主!(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猜测文成公主藏场面,为什么要去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思考文成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做标记。 3.检查生字词:大臣 使臣 松赞干布 求婚

吐蕃 路纳 乃巴山 西藏 绢花 青稞 豌豆 沼泽地

三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藏的经过,做好记号。

2、小组合作:(1)文成公主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2)藏过程中的故事全概括出来了。那么藏前还讲了那些小故事呢? (唐皇帝出了“区分马匹”和“辨认公主”两个难题来考察吐蕃使者的慧。)

四、交流感受,复述故事

1.我们对《文成公主藏》有了整体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给了同们一些印象。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根据生的发言板书:美、动人、神奇等)

2.你觉得这些故事哪部分最神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来复述故事,看谁讲得最清除、流畅。

3.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结合生的自读批注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是漂亮又聪明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 (2)是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第四自然的可以体会到)

(3)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谁也难不倒她。(第五到第十三自然的可以体会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和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为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 4.课下搜集有关文成公主藏的有关传说故事,互相交流。

3、文成公主

30*

1.读通课文,读准“豌豆、沼泽地、技艺、荞麦、血书”等词语。2.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体会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感情, 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的经过;

2.在故事的阅读中感受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感情。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成公主的伟大。 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西藏风光图片

们,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美的城市。西藏就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吗?

2.人们为什么要把他们当作神一样来朝拜呢?(板书:人?神?)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读读留传在那儿的一个美的民间传说。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根据下面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允婚——藏——贡献

三、略读“求婚”,了解起因。

1.话说当年松赞**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王帝出了两个考题: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呢? 2.第二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判断的? 3.师引讲文中内容:考过两题后,皇帝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四、研读“藏”,讲述故事。

(一)一读“藏”部分,正字音,说感受。1.请生读5至12自然段,一个生读一个小故事。同时正字音:沼泽地、豌豆、吉祥如意、血书、达尤龙真等。 2.出示课文第13自然段,(齐读)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年轻的松赞干布在拉萨隆重地迎接这位美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文成公主藏很不容易。

(二)再读“藏”部分,这一路,文成公主经历了哪些事啊?让我们再次这个故事。(搭木桥、撒羊毛、修石屋写血书、背乃巴山) 1.悟得构段顺序,练习讲述故事:

1)出示第一个故事——搭木桥。请一生读,其余生思考这个故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再写她是怎样做的,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2)师小结:其实另外三个故事也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是民间传说常用的叙述方法。 3.练习讲述故事。

五、拓展补充,情感升华:

我们的故事讲完了,可是同们,文成公主这一路上经过的事岂止这些啊?

1.出示补充资料:这一路,全长3000多公里,道路艰险,其中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容易迷路,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条件下,文成公主整整了两年多才到达雪域高原——西藏。2.出示句子,感情朗读: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文成公主?(聪明能干

勇敢坚强

坚持不懈

被人民永远怀念的 „„)

4.师小结:是啊,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奇女子!(板书:伟大)她藏后,中原与吐蕃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争。她还藏族人民会了医药、历法、纺织、酿酒等技艺。正如诗中所吟唱的那样: 出示诗歌:

高高的珠穆朗玛峰, 刻下你的姓名; 雄伟的青藏高原上, 生活着你的子子孙孙。 你带去了谷物和畜类, 奠定了藏区丰产坚实的基础。 你带去了工艺和医术,

打开了西藏繁荣昌盛的大门。 你带去了大唐的文明,

给藏族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幸福。 历史传播你的故事, 雪山呼唤着你的名字—— 文成公主

当雄鹰飞跃浩渺的天庭, 那就是你不朽的英灵! 5.齐读最后一段。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6.总结:文成公主为藏族人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藏族人民爱戴她,尊敬她,铭记她!正因如此,藏族人民把她当作神,所以也把她的故事神化了。这也是民间传说故事的文特点。

们,让我们也来记住这位公主,记住她的不朽功绩吧!出示:文成公主藏是汉藏合壁的千古绝唱!

第二课时

内容:复述故事,完成练习册。 过程:

一、生复述故事。

二、完成练习册。板书

允婚 搭木桥

修石屋写血书 爱 戴

背乃巴山

贡献

——

神(化)

点击查看更多走进丽江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2727.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生的自我介绍的模板
  2. 竞选部门副经理的应届毕业生自荐信范文
  3. 声光控延时开关在技校实习课堂中应用的探讨论文
  4. 初中语文《短歌行》教学设计
  5. 冬季周末的祝福短信
  6. 《Lets eat》教学反思范文
  7. 顾客春节祝福语
  8. 小学教师个人师德师风的自查报告
  9. 高中生个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0. 201年最新新年第一天上班祝福语
  11. 用蜂房造句
  12.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读后感350字
  13. 生猪菜牛菜羊家禽的购销合同
  14. 相亲网站的自我介绍
  15. 教师个人切实可行读书计划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