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写景技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追求的境界。诗是主情的,作为抒情的常用载体——景物描写,在古诗中,被中国古代文人运用得出神入化。
清代诗人杨伦称赞杜甫的《登高》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甫镜铨》),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是赞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堪称此类诗歌典范。
一、景物状态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通过对景物的形态变化,即动态和静态交替的描写,达到刻画景物神态之目的。诗歌首联由一对对偶句入手,其中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江水、洁白的沙子属静态之物,而劲急的秋风、悲哀的猿啸、盘旋于空中的水鸟则为动态之景,一联中动静结合。如果将首联宏观地视为静态之景,那么颔联两句中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则纯为动态,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
二、视角方位变换写景法
描写景物时,从不同的视角、位置去描写,方能全面表现景物的神韵,远景近景变换,高处低处结合,俯视仰视更替是常见方式。首联中上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下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二幅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之景。
三、感官形象变换写景法
感官形象即人的不同器官所获得的外界景物形象,即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在景物描写中的表现。
诗中意象: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溪流,洁白的沙子,盘旋飞舞的水鸟,奔流的江水,皆为眼睛所见之视觉形象;劲急的秋风声,悲哀的猿猴声,飘坠的落叶声则为听觉形象,诗人不仅视通万里,而且凝神谛听,在广阔的时空中去感受秋天的气息。
四、景物色调写景法
景物色调即冷暖色彩两种类型,暖色调景物一般对应着喜悦明丽之景;而冷色调则常用来描写忧愁灰暗之物。诗中首联下句“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通过暖色调之景,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图来。由此想到杜甫诗中其它诗句,如《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黄、翠、白、青”四种,明丽的色彩,绘出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五、点面结合写景法
点面结合法即在景物选取时变换角度写景,通常有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的变化形式。诗中首联所选意象:风、天、渚可以说是一种整体形象,而猿啸声、沙、鸟则为一个局部之物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首联中景物:风、天、猿啸、沙、鸟,相对于颔联中“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而言则又是局部与整体之变化。杜甫借助这些景物将夔州之地的景物特征如同电影镜头般,由局部特写到整体表现写得淋漓尽致。
六、意象叠加写景法
意象叠加法,顾名思义,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省去诸名词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它实质上是一种隐喻。首联中六组意象: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图。将此法用到极致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九组名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来描写荒凉暗淡的景物,幽僻闲致的环境,秋风萧瑟的凄凉旅途,表达漂泊天涯的羁旅之人的孤独而悲怆的心绪。
七、季节地域特征写景法
特定的季节、地域形成特定的景物,特定的景物意象传达特有的情感。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由此形成此诗特有景色:风急,猿哀,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形成夔州的秋天景物,烘托出凄凉萧杀的氛围,传达诗人悲秋之感。
诗歌中写景技法不仅仅以上所列七种,通常运用的技法还有修辞描写法、虚实结合法等,但本诗中尚未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但杜甫不愧是创作情景交融诗的高手,短短二十八字将无尽的写景技法娴熟运用,为传达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渲染了浓烈氛围。难怪我国古代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拓展阅读
1、娘咱不哭作文1200字写景高三作文
——仅以此文献给不知有母亲节的母亲们
山人
娘犯错误似的低着花白的头,恼怒的敲打着那条弯如犁铧胀似气囊的老腿,伴着输液的滴答声不住的哀叹哭泣:“儿呀,老天爷让我哪儿疼不好,单单腿疼!它怎么说疼就疼得站不起来?!真是越来越没出息!莓豆苗老高老高早就好栽了,老母羊还没出月子~~~兔子大概早没吃得嘞,儿呀这可咋办……”娘,咱不哭!您歇会吧,您权当七十多年来第一次歇双休、五一放长假。
您多次腿疼难忍匍匐爬行,您为什么不肯烦扰儿女!因为老头子过早的抛下您?因为大儿忙耕种,二儿去做工,小儿教书忙?!因为“孩子们吃菜烧草什么都靠买”
,果真城里没乡下自在?!
半个多世纪呵,您和我爹吃糠咽菜,挑战饥饿、艰难与困苦,愣把“一窝红虫子”拉扯成人。您这一辈子是否睡过一个安安稳稳的囫囵觉?!您精心侍候常年卧床的病夫,卖把鸡蛋偿还丈夫欠下的医药费。您上沟下崖走五六里山路挑水吃,决不让家人受半点委屈。您气壮山河肩挑青石为儿子翻盖新房,您战天斗地和*一样使氨水挣“十分工(工分就是一家人的口粮哪)”,歇工后顾不上休息,照常照顾一家老小。您起早贪黑采饲料喂牲口,您双膝没水出“猪栏粪”,挥锨如舞清“羊圈土”,您长征一般推石磨……您的每一丝银发都由晨霜暮露浸染,您的每一个脚印都积满了苦日子的辛酸,您的每一道皱纹都刻满了知勤知勉的岁月凯歌!
田间地头每一垄庄稼,沟沟坎坎每一寸小径,洒遍了您大半辈子的汗水。养猪积肥/推车挑粪/深翻厚土/挑水抗旱/撒药除虫/春种秋收……碓、推磨、拉碌碡,您搁下叉耙摸扫帚,长柄锄,叉子镢、播种机、喷雾器……您像一位武林高手,般般兵器,套套拳法,您哪一样曾落下过?孩子们还在梦乡,您却早已一个跟头一个跟头的割完半亩地瓜秧(老到的地瓜秧太长太韧,哪是女人干的活呀);丈夫还在午休(——挂吊针),您却说“蚕老一时麦熟两晌”磨刀霍霍趁艳阳!扬麦场/摔花生/刨地瓜/晒谷子/打玉米……粮食多瓷实,乡村的阳光多好啊!
娘,您还记得吗?那年我哥生病,您求亲告友东挪西凑为他抓药为他祈祷,仅仅一个晚上啊,您就哭肿了您的昏花的老眼,赶明个儿出行前还一再告诫我们:“咱们不兴哭!”您为了给儿子讨个“核桃工媳妇”(
核桃工:合同制工人,约等于吃过国库粮的),翻山越岭跑了多少趟“十八盘”?那次,咱娘俩连同一大车鲜玉米棒子翻倒在干水渠里,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车袢勒得我哇哇大哭,您忍着泪水,骂一句我那多病的爹,咬咬牙推车:不兴哭!是啊,高风掀屋/大雨淋场/缺衣短钱/瓜干烂掉/母羊被偷——您说,不兴哭!
如今,您不减当年勇呵。满山岭的挖药草、放小羊……呵呵,自己又攒够了外甥的看喜钱。
许是您一生不曾用药,腿的*很是见效。回家的路上,司机师傅为您指点:都市里那高大的尚穿着冬衣的绿化树,为名贵花木搭建的漂亮的保暖小屋,像种小麦一样有专人理整的绿毯子似的草坪,那一抹一抹七彩的灌木丛色带——您憨憨的笑了:乡下的桃红梨白更俊,紫梧桐、洋槐树花香惹人,灌浆的小麦扬花四野,那真是香透心底……
到家了,您一瘸一拐的扑向羊棚,呼儿唤女的亲亲小羊:羊啊,受屈了——您哭了!您眼含热泪,向客人们炫耀您还有几缸粮食几袋米,那可是要米有米要面有面,吃菜烧草不花一分钱啊!你看看这大院、这菜园、这阳光……临了,您嘱咐:“儿呀,好好干,我不用惦记;别误了国家的事——药费我放你马夹里啦。”您说着说着又哭了……
娘,咱不哭。愿五月的鲜花永远盛开,愿乡村的太阳永远温暖您……娘,我也不哭。
2、写景类高考命题作文: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院子里满是阿婆精心呵护的桂花树。枝缝肆意生长,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淡黄色小花,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黄色,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的黄晕的光。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犹记年幼时,阿婆曾搂着我叙说她和桂花的情谊是早已深埋下的。迫于生活,阿婆自小便学会做桂花糕,以此补贴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桂花香中弥漫开来的。
直到现在,正在经历花样青春的我才开始有点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显然不同于我们的青春。有一条新的花裙子便可以兴奋上好几天,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制作桂花糕,为自己能担起家中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包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叙说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伏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匀搅合,然后轻轻压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香。
如今的阿婆早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着做桂花糕,坚守着一份青春时期便已坚守的责任。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弥漫着阿婆的青春。
3、妈妈的法宝作文500字写景三年级作文
吉林省德惠市鸿雁外语五年级
梁裕
每个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自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奖励、批评、责罚、打骂等,我妈妈也不例外,但她的方法真是与众不同。
每当我考试出现失误,或是某个时段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时,妈妈从不多说什么,而是拿出她的“法宝”——另一套和我正在使用的一模一样的教科书,仔细翻阅查找,寻出根源,然后认真地给我讲解,直至我恍然大悟。
妈妈是个喜欢自讨苦吃的人。工作之余,便捧起她的“课本”,一丝不苟地研读,恨不得把知识都吞进肚子里,她不怕同事看到笑她,而是说,她在重新长大。
每天晚上回家,妈妈总会和我讨论题,不仅掌握我的学习进度,而且也了解了我的弱势是什么,然后认真帮我分析。
放学回家,常会见到摊在桌上的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于是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妈妈刻苦攻读的情形。
妈妈的刻苦也改变了我,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或是累了想偷懒时,一想起妈妈,浑身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一次,那是要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要做卷子复习,刚做几道,感觉很累,不想做了,想跟妈妈说休息一会儿,来到妈妈身旁,看见妈妈忙碌的样子,想了想,又坐在了书桌前继续复习……我的成绩,自然不必说,有妈妈鼎力相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在我成长的路上,有妈妈的“法宝”一路相随,真是风雨无阻。妈妈的“法宝”,就像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一样收放自如,任凭我这只不安分的小猴上窜下跳。妈妈呀,您的“法宝”真是法力无边呀!
4、高中写景游记作文800字
烟雨笼罩下的古巷,犹如那位多情的诗人,残败的古树正摇曳着她的风姿,似乎在努力证明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渔歌低吟,江南烟雨迷蒙。
我踏着你的路,带着你的一袭书卷,揣着你的遗愿回到了你离开时的小巷,立在你走过的路的一头。
我仿佛看到了你当初的烟雨迷蒙的小巷。我竟信了你,撑了把油纸伞,走了进去。我想要替你寻到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告诉她你的梦与遗憾。
可如今烟雨笼罩下的雨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民居,大多是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了一片,隔断了天空。那里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这些古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椿、槐、松,它对古巷的遮蔽更使得其更具有神秘意义。
我踏着你的路,带着你的梦回来了。他们大概看出了我与你的相似,可他们又摇头了,“你不是他,他不一样。”是啊,我又怎么能和你一样呢?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正如古巷存在的意义。
可实际上,自从雨巷成为外来者的观看之地,雨巷便逐渐迷失它原来的本性。它所有的摆设,都只为博游览者的一笑。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的今天,文化却日渐萎缩。人们为了商业价值与经济利益,不惜把雨巷与文化联系割裂开来。这是何其的可悲!一张门票便可进入的价值是多么地下。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是否有注重精神上的需要。
雨巷已变了样,往昔的烟雨今日已是浓雾弥漫;往昔的多姿多彩今日已失去了它的生活表情;往昔的叫卖声早已被汽车鸣笛所取代。而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呢?我寻不到,我只能站在你走过的路的一头重温你当初的梦与遗憾。
雨巷忘记了。它忘记了自身的文化价值,而被人们践踏为旅游胜地;它忘记了自身的封闭悠然的生活,而主动接纳精华糟粕的兼收;雨巷忘记了……雨巷与当今的川流不息,灯红酒绿的城市已然融合为了一体。或许,只有哪个春天的早晨,当渔歌再次响起,当渔民再次出海,雨巷上空,再次梨花落雨,身后响起一串串清脆的风铃,雨巷才会恢复它原本的真实与朴素。
我离开了你的路,离开了雨巷。那条路好深好长,可那不是我的路。那里被我浅浅的足音叩响,那里已太喧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是否还能正视雨巷的价值。请在烟雨迷蒙中还雨巷一个天光!
伴随着炎热的夏季,我们小组安排到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每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到这里,但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来到这里的那一刻,一阵凉风袭来。可惜好景不长,每个人心里想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苦”我总算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不禁让我联想到在田野里的农民们与骄阳作*的场面。“幸苦”这字眼也只有亲身实践之后,才能够品尝出来。
然而,这滋味还未结束,等着我们挑战的是攀爬上火山口的阶梯。在这过程中,让我惊吓不已。一只蜘蛛从我的袖子缓缓爬行,被吓到的我似乎没了知觉,呆呆的站在原地。过了一会儿,我只能伴随这惊吓缓缓前进,就像一只蜗牛,虽然很累但不曾想放弃。“我要一步一步往上走。”这句歌词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经过了一番*,终于到了上山,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油然而生。俯视一切,就像我已战胜一切,走向成功之门那一刻的成就感,心里不禁想到:就算再高那又怎样,我还不是一样走了上来,只要是想做的,并且去实践了,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继续迈着步伐走,准备往火山口 爆发地前进。可是,这目的地不容易,走在险峻陡峭的小石阶上,脚都发软,怕一不小心就掉进山渊中。一直走在看不见尽头的石阶上,“小园香径独徘徊”就是这种感觉吗?走着走着,一片绿意出现在眼前,犹如孙悟空的水帘洞,顿时就像走进了西游记的剧情中,一切都似乎栩栩如生。这就是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火山爆发地。这里依山傍水,就像人间仙境一般,是多少隐居人士向往之地啊!
下山后,我们已累得不行了,我们坐在火山口的趣味长廊里,微风拂面,别有一般滋味。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待到太阳不那么毒辣后,我们来到了玄武湖,玄武指的是一条蛇和一只乌龟,他们伫立在湖的*,叙述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湖中有许多鱼儿,这里也成为人们想到这里来泡脚的场所。
夕阳西下,一天的旅程到了尾声。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做什么都要勇往直前,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得彩虹呢。
今年的寒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一起乘着西去的列车,去到了的旅游城市天府之国——成都。成都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城市,那里气候宜人,风光绚丽。同时,它也是一座文明古都,历史悠久。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给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气息。
来到成都的第一站,我就去了向往已久的成都大熊猫基地。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竹林耸立在路的两旁,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紧接着,我们乘坐电瓶车急切的赶往月亮产房,我是多么希望可以见到刚出生的熊猫宝宝,可惜却没那么幸运。虽然心里有些小失望,但我又被其他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所吸引。你瞧,那两只胖乎乎的熊猫欢快地在地上打着滚儿,还不时的互相向对方发出一两声欢叫,好像在分享它们的快乐一样。快看,有一只小胖正在往树上爬,别看它的身体笨重,爬树的速度还真不慢,简直是一个“灵活的胖子”。咦,树下还有只体型硕大的"熊猫在津津有味的吃着竹子,完全不理会我们这些游客,瞧瞧它那吃相,完全就是一个“吃货”嘛,那样子真是呆萌又可爱。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代表成都特色的锦里古街,在锦里,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吃货之旅,各种小吃让人垂涎欲滴,龙抄手、担担面、三大炮等等,我边吃边走一路还在不停的寻找各种美食。当然,在锦里,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可以还领略到了浓浓的三国文化,古老的建筑,大红的灯笼,木制的牌匾,高高的戏台,都彰显了蜀韵风采。
第三站,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的水利工程。景区内古木参天,庙宇宏大,站在都江堰的“鱼背”上,看着这伟大的水利工程,我无法想象,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古代,李冰父子和劳动人民付出了怎么样的艰辛才完成了这好浩大的水利工程的。这里的每一棵古树都见证了一段历史,每一个景点都蕴藏了一个个故事,留下了一个个传说,我不禁为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感叹和骄傲。
短短的成都之行结束了,成都的魅力不仅仅是美食,还可以让你了解到许多的历史文化故事。有机会你也去领略一下吧!
今年七月,我和妈妈去了爸爸工作的江阴。第二天吃过晚饭后,爸爸说带我们去公园散步。从爸爸住的地方出发,大概走了十分钟,过了一个大马路,来到了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满是大理石铺的,很整洁。广场*是一个卧着的大石头,上面写着黄山湖公园几个大金字。
挨着广场就是一条大路,我们就顺着路向里面走。大路两边全是植物,有梧桐,有槐树,还有一片密密的竹林。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我挺高兴,知道这个公园一定很有趣。走了好一阵子,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湖,湖中间有几座小岛,小岛上是茂密的树木,湖面上飘荡着好多小游船,湖对面隐约能看出来有一大片沙滩,一大群人在沙滩上玩,还有人在湖边游泳。
在我的左面有一个好多台阶的看台,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我问爸爸咋这么多人啊,爸爸告诉我,他们都是等音乐喷泉节目的。顺着爸爸的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湖边有好多露出水面的像莲花一样的喷头。我问爸爸:“喷泉啥时候喷啊?”爸爸回答:“不要着急,现在才七点二十,一会儿七点半它就会喷出来了。每周星期六它都会准时喷,从不会失约。”果然,过了一会儿,音乐响起,喷泉真的出来了。喷泉是先是突然喷了一排火,然后一个个白色的水柱一跃而起,中间的一根特别高。湖的四周树林里突然出现了闪出好几束蓝光,照在喷出的水柱上,最叫人感叹的是,音乐声中,蓝光和水柱一起跳舞,水柱变成了一块白布,上面好像电视一样,我认出了上面有‘黄山湖公园欢迎您’几个大字。真是神奇啊,好多人和我一样兴奋,人群里不断发出欢呼声。只见喷泉的水柱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舞动。一会儿像一群用长袖跳舞的仙女,一会儿像一座座白色的高山。一会儿像一只只飞翔的鸟翅膀,四周的大光束和喷泉水面上的彩灯,把喷泉映的五光十色,真是好壮观,好美丽啊。可惜只有二十几分钟就结束了。
虽然天已经晚了,爸爸还是答应我,带着我绕着湖边转了一圈,我发现这里有个儿童乐园,有刚好开满荷花的荷花塘,路边的小湖面上还有木头做的长廊,最奇特的是沙滩边上的一座钢铁做的拱桥,栏杆竟然是椅子,好多人坐在上面乘凉。
松鸣岩是我们和政县的4A级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早闻松鸣岩的鼎鼎大名,特想去看看松鸣岩的美景,领略一下堪称“宁河八景”之一的松鸣岩之景。
终于等到星期天。早上起床,发现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真是“天助我也”!我们便直奔松鸣岩。
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大的牌坊门。门由四柱支撑,上方是牌坊门的主体,雕刻着花鸟鱼虫,煞是好看。正中有绿底金字,上题“松鸣岩”三个大字。我不禁暗暗称赞笔法的苍劲有力。经过了牌坊门后,我们租了辆四人自行车,向松鸣岩深处进发。我们租的这辆四轮自行车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节能环保,租一天只需六十元,真是物美价廉。我们骑着这辆自行车,很快就超过了许多步行的人。他们向我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我们昂着头,踏着车,别提有多神气了。有一个大约八 九岁的小孩子,他看到了我们的自行车,觉得特别好奇,便想要和我们的车来一个“人车赛跑”。他一开始跑得很快,竟然还超过了我们。后来我们铆足了劲,把他给甩得远远地。我们得意洋洋地向他做出了胜利的“V”字手势,他似乎有些不甘心,噘着嘴看着我们。我们可不管他在想什么,又骑着车上路了。
凉风习习,其中夹杂着花草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行进中,我们发现了两个美丽的湖泊,上下遥向呼应,妈妈说这叫“鸳鸯湖”。“鸳鸯湖”水面很平,像一对透着绿光的大镜子。湖水清澈碧绿,水中水草丛生,隐约间有鱼儿游动。游人们驾着小舟,在水面上划动,欢快的笑声飘荡在水面上。水下的小鱼们吐着泡泡,惬意的游动着,使这幅和谐的画卷更加美好。欣赏完了这幅美妙的风景之后,我们一路前行,终于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三孔桥。在清澈的湖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由白色大理石做的、有三个孔洞的桥,那就是“三孔桥”。在三孔桥的下面,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湖水上有几只小船,这些小船有的在水中逆流奋勇前进,在船后荡起了一片波纹;有的在原地打着转,旋起了几个漩窝;有的静静地停在水*,我猜船上的人一定是被松鸣岩这美丽的风景所吸引,正在驻船观看呢!从三孔桥放眼望向远处,只见群山环绕,青松耸立,尤其是那被称为“笔架山”的三座主峰,巍峨雄壮,高耸笔直。山顶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山中草木从生,鸟雀和鸣,一棵棵松树迎风而立,每当有风吹过,便有阵阵松涛声传来,故名为“松鸣岩”。在松林之中,各种庙宇星罗棋布,星星点点,点缀着这几座雄伟的山峰。近看,游人如织,几个小伙子骑在马背上一颠一颠的走过来走过去,两个小姑娘在湖泊边玩水嬉戏;几个小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划船于湖中,几个老人坐在石头上歇息,有几个老奶奶们则拿着扇子唱着歌跳起了舞。松鸣岩美景真让人陶醉啊!站在三孔桥上,我们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山水,嗅着风吹过来的青草的芳香,听着耳边哗啦啦的流水声。水波中夹杂着的松针的香气与水藻的芳香迎面扑来,钻如我的鼻孔,钻入我的咽喉,钻如我的心中。我仿佛与这风景融为一体,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的飘浮。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我已走过了三孔桥,来到了湖对岸的草地上。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感觉腹中微微有些饥饿,便拿出了自带的酿皮子与凤爪等食物,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吃完之后,我们不忘将垃圾归入垃圾桶内。看看四周,游人们也自觉的将垃圾放在垃圾桶内。我不禁感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松鸣岩一定会更加美丽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眨眼间,离别的时候已经到了。我恋恋不舍的看着松鸣岩,看着这秀丽的景色,心中不禁默念:松鸣岩,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松鸣岩,你是我们和政人民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5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