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中送别》古诗欣赏

发布时间: 2025-07-27 23:57:46

王维《山中送别》古诗欣赏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词语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白话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了诗人依依难舍的深厚友情,表现了送别友人后诗人寂寞和思念的心情。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耐人寻味,令人神远。

拓展阅读

1、如何的经典

导语:的大多数都是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闲逸萧散的情趣。的写景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水和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所谓“生离死”,是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伤情之感。

而对于人来说,往往代表着“生离”。

代由于交通、通讯限制,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对于有些情景来说,“生离”就如同“死”一样,很难再相见。

所以,众多文人的“作,往往都是真情流露,情真意切的经典佳作。

的经典五言绝句《》就是其之一。

的这首《》,更是用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离之情、以及对于友人的牵挂之意,可谓独具匠心,高人一筹。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孙归不归?

这首《》虽是一首,但是全并没有出现人的场景,也没有出现依依惜的情感描绘。

就像一场关于“”的电影一样,一开场并没有伤心、离的对白、画面,而是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和场景,另辟蹊径。

罢”开篇的第一句,就写了相完毕,而此处的“罢”字,就将的场景一笔带过。

人们对太熟悉了,人把“相”的过程省略,直接跳到了“完”。

就这一个开场,就与常规的常见的场景相区,匠心独具。

“日暮掩柴扉”人又是用极简的语句,将时间跳到了日暮,归来以后的人轻轻掩上柴草做的门。

【解读】

在第一、二句里,就像一个电影的蒙太奇拍摄手法一样,将“”本身留下了空白,而将时间、空间幅度加大,让读者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这前两句,就是一种这样的表达:

走友人之后,在夕阳西下之轻轻地掩上柴门,独自一人的人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通过引发读者的想象,将很多人着重刻画的那种离愁绪,凝练在十个字,余味深远。

春草明年绿,孙归不归?《楚辞·招隐士》的“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来。

后人也将“春草、萋萋”用来形容“离”,比如李后主的“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白居易的“又孙去,萋萋满情”........

这两句是说明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草一定会变绿,但是友人能不能归来却是个未知数啊。

【解读】

整首,从最初的“相”直接跳到“罢”,然后到了“日暮掩柴门”,进一步跳到了明年的时间,自然地将“期盼友人归来”的心情流露出来。

我个人感觉,是像一场很安静的、舒缓的电影画面,没有哭天抹泪的依依惜,而是将完朋友之后,夕阳下轻掩柴门的人,孤独地呈现出来。

只是,才刚刚走对方,自己就轻轻地说道“明年的草,一定会绿,而你,能回来吗?”

,善于从生活捕捉看似平凡的素材,但是朴素、自然,却意境悠远,比起华丽辞藻堆砌的文,更加情感真挚,韵味悠然。

也许,孙归不归”的问句,友人会这样回答呢~“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2、酹江月念奴娇 和友〈驿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登楼作赋,万事空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南宋帝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率兵继续与元军作战,后兵败被俘,在押燕京时,途经金陵,作者在驿写此词酬答邓剡。词描写了作者的囚徒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他不但自己宁死不屈,而且深信未来将有更多的豪杰之士起来继续进行*。这首词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南宋朝的耿耿忠心。高尚的民族气节,凛然可见。

起首四句写囚徒生活。"算蛟龙元不是池物",其包括作者自己,他幻想有朝一日仍能乘云布雨。"风雨"、"寒蛩",进一步烘托囚徒生活的凄苦。"横槊赋"三句,从文治武功方面写自己抱负的不凡,把整顿乾坤,定乱扶衰,恢复家室的重担加在自己身上。然而,如今被俘,崇高的理想竟变成"空"飞"雪"。歇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豪杰"二句,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坚信爱国事业,后继有人。悲苦之透出一线光明。

下片,换头之句承上,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前途是深秋的一片落叶,对祖国的前途已无能为力了。"重来淮水",又怎能不感慨万端?所以"镜里"二句说明,尽管自己在囚徒生活使"朱颜""变尽",但那颗报国的赤心,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丹心难灭"与作者《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同样光照千的名句。"去去龙沙"三句,不仅表示对故国的怀念,而且还在向友人表示,当他再度听到杜鹃带血的啼声之时,那就是作者的魂魄变成杜鹃回到南方。这种思想感情在同一时期写的《金陵驿》一,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今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这首词在生与死的矛盾冲突,逐次深入地展示出一个爱国者的崇高心灵,使千百年之后的读者在词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精神上的熏陶。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兵拒元,因叛徒出卖 ,于宋祥兴元年(1728 年)十二月 ,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捕 。第二年四月,他被押到燕京。同被押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光荐。邓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时邓光荐作词《念奴娇·驿文天祥。文天祥借苏东坡赤壁怀词韵,酬答邓光荐。

文天祥此词起势颇为雄壮 。“乾坤能大”,“能”,同恁,如许、这样之意 。虽身陷囚笼,但壮士未更,深信人民反抗意志并没消沉 ,光复大业终会来临 。“ 算蛟龙 、元不是池物 ”,出自《三国志 ·吴书·周瑜传 》:“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物也。”写出自己信心,还与友人共勉。期冀他早脱牢笼,再干一番宏图伟业 。“风雨”二句借写眼前景象,烘托囚徒的凄苦生活,抒发沉痛情怀,民族浩劫,所到之处皆已江易手,长夜难寐 ,令人愁肠百结。“横槊题”三句,以历史典故写自己的不凡抱负。苏轼《前赤壁赋》咏叹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时“酾酒临江,横槊赋 ,固一世之雄也 ”。汉末粲被逼避处荆州,以《登楼赋》寄托乡关之思和乱离之感。文天祥连以这两个典故自况 ,寓意很深 。借曹操英勇豪迈的气概,粲雄图难展的苦闷,作者联而用之,自叹“万事空雪”,表示事业、壮心都已失败 ,抒发了自己为挽救国族而历尽艰辛无限感慨。“江流如此”,喻指抗敌复国事业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流水,事业必有后人完成。“方来还有英杰”,也是对邓光荐原作“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诸句的极为有力的回答。

“堪笑一叶飘零”,写文天祥独力支撑 ,扶大厦于将倾之际。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营,因痛斥敌帅伯颜,被拘押至镇江,伺机脱逃,在淮水之间和敌骑数次相遇,历尽艰难才得南归。这次,又抵金陵一带,故称“重来淮水”。全词的心在于“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是光照千的名句。文天祥到燕京后 ,元朝廷百般劝降 ,文天祥坚执不从,敌方“ 相顾动色,称为丈夫”。

最后几句再次表白,即使以身殉国,他的魂魄也会变成杜鹃飞回南方,为故国的灭亡而哀啼泣血。作者写的《金陵驿》 ,“从今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 。”他表示以身殉国,为国而亡身,虽死而无憾!

文天祥的词是宋词的最后的光辉。在词坛充满哀叹和悲观气氛的时候,他的词宛如沉沉夜幕的一道闪电和一声惊雷 ,让人们在绝望看到一丝希望之光。全词欢畅淋漓,不假修饰,无齐蓬之痕,绝无病呻吟之态,直抒胸臆,苍凉悲壮,可谓当时词坛一颗耀眼的星辰。

3、关于《从岐过杨氏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

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

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

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

前路拥笙歌。

李范是睿宗的第四个儿子,玄宗的弟弟,好学工书,礼贤下士。岐带领等人同游杨氏业并命他们写纪行。的“应教”,指奉诸之命作。“业”,即墅。

这是一首纪游,首联起笔轻捷,带出题意。

“杨子”,即杨雄,西汉人,家境贫寒,嗜酒,人稀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淮”,即淮南刘安,西汉人,喜好学术,门客达数千人。此处借汉喻唐,以淮南比岐,以杨子喻杨氏。“载酒”

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上,是说淮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宅,实际是写岐带领友宾朋游览杨氏业,欢宴游乐。这样写,既点明题,又将赞扬岐礼贤下士、与臣民同乐之意深隐其。第二联描写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意思是兴尽即将返回,发觉游宴之初的夜鸟和鸣声已经被向晓的晨鸟声所代替,四周已新积起一层落花。这两句以极富于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感情细腻,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宋人曾季貍《艇斋话》说:“前人言落花有思致者三:‘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李嘉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第三联写回程,由“兴阑”、“坐久”引出。“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上句写通过曲径,下句写穿过树林。“玉珂” ,一种车铃,“玉”指其华美。张华《轻薄篇》有“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之句。随着小径的曲折延伸,烛光在闪闪烁烁地移动,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后,眼前豁然开朗,岐及其扈从的车马,随即散开,控纵由意,其乐无穷。尾联叙述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思是纵情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

这首起笔用典点题,笔调略带诙谐调侃。颔联画面清静,空灵,富于情韵。颈联转为动景,笔意空旷。间这两联既描绘了游所见的动人景色,又形象而细腻地表现了步移景换时的亲切感受与秉烛夜游的极高情兴。结尾处响起一片渐去渐远的笙歌声,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这首描绘辋川秋日傍晚的幽美风光,抒写了人的隐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画出了一幅绝妙的“高士秋趣图”,是水田园的名篇。辋川:

水名,在陕西蓝田县终南下的辋谷川口。人晚年隐居于此。裴迪:唐人,关人,的好友,天宝后官蜀州刺史、尚书省郎。《旧唐书·传》载,他常与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啸咏终日。”

首联写秋景。已是秋深寒,本当是一片萧瑟,却反而“显苍翠”,泉也应枯涸无声,却仍潺湲作响。竟日可闻。人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辋川这一带光水色特幽美可爱,与其他的秋秋水不同。

它们仿佛有性灵,有感情,为了使人心旷神怡,在寒秋里反而“转苍翠”、“日潺湲”。人对辋川水的喜爱、迷恋之情,因此从这两句自然流露出来了。“转”字写出了苍翠的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写出了色彩的流动感,并借着色的运动变化,把静止的写活了。“日”字,不仅表现溪泉每日每时都在流动喧响,而且令人感觉它是始终如一的。这样,泉也有了人的感情。而且,这种抱恒守一又使人感到它是静的。这样,流动的水却同时有一种静态美。声色的结合,再加上动静的转换,一幅新奇美妙、情味盎然的水风景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秋景如此清幽秀丽,闲居的人不禁要走出来尽情。颔联写人的自我形象。“柴门”,表现他的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足见他年事颇高和意态安闲。年迈的人站在柴门之外,倚着拐杖,迎着拂拂的秋风,听晚树鸣蝉,看青流泉。这使我们自然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句。

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描写原野和村暮色。人的视线从苍翠色、高树鸣蝉移向原野和村落。只见远处辋川的渡口那边,一轮红日正缓缓地降落水面;近处的村落人家,一缕炊烟正袅袅地升上天空。“余”和“上”两个动词用得自然朴素而生动传神,表现出落日将尽未尽和孤烟悠然直升的动态。一落一上,相互对照,情味悠长,也暗示人对落日、孤烟深情注目的神态。这两句,显然是从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点化而来。陶是以拟人手法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缓缓飘动依依不舍的情味,这两句却以白描手法分写夕阳和炊烟一落一上的意趣;陶凭“暖暖”、“依依”两个叠字形容词传情,以“余”、“上”两个动词绘态写意;陶画面意象疏淡,具有朦胧美,画面意象集,境界较为壮阔。都是借日常景物描写寄寓他们对纯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田园的喜爱。

最后一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描绘在这炊烟升起的傍晚,人又碰到狂放的友人裴迪喝醉了,一路放声高歌来到他的面前。接舆,春秋楚国的隐士陆通,字接舆,躬耕而食,佯狂不止,曾当面狂歌嘲笑孔子,人称“楚狂”。五柳,晋代人陶渊明曾写《五柳先生传》一文以自况,这里人以五柳比自己。人把醉酒狂歌的友人裴迪比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谣》句)的楚狂接舆,是对这位有志于隐居的年轻友的赞许。通过’醉酒”和“狂歌”两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裴迪豪放不羁的“狂士”性格。字里行间洋溢着人对他由衷的好感,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脱略不拘的友情。

这首、画、音乐完美的结合。葱翠的色、渡头的落日、墟里的孤烟、同潺湲作响的泉、在晚风飘荡的蝉声,和谐地、有层次地组合成一幅有色彩、音响、动态的天然图画。同时,画有人物,有人和裴迪这两位年龄和个性不同的隐士倚杖、临风、醉酒、狂歌种种动作与神态。村风光,历历在目;田园隐士,栩栩传神。风光人物相映成趣,不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使篇流溢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全篇写一个“乐”字,即人的闲居之乐,但并没有一个表示欢乐的字眼,而人悠然自得的欢愉之情,却渗透全篇。

从格律看,律首联不要求对仗,这首的一二句却对得很工;颔联要求对仗,这首的三四句的“柴门外”和“听暮蝉”却不成对。这种对仗法,前人把它叫做“偷春格”,意思是象梅花偷春色而先开。

点击查看更多王维《山中送别》古诗欣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4223.html

热门阅读

  1. 男朋友生日祝福语
  2. 祝贺员工生日祝福语
  3. 201送客户的端午节祝福语精选
  4. 如何突破自我演讲稿
  5. 《书愤》全诗及翻译赏析
  6.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
  7. 关于年会发言稿
  8. 有关周末的温馨祝福短信
  9. 樱花巷的秘密读后感
  10. 教师培训协议书范本
  11. 201年8月1日建军节祝福语微信精选
  12. 告别2016展望201经典祝福语
  13. 在开学典礼上的即兴演讲稿
  14. 三八妇女节读书优秀征文
  15. 合作办厂的协议书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