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商和匪徒》的儿童故事
从前有个专做银钱兑换生意的商人,在钱币市场上开了个铺子,做起买卖来。
有一天,他从铺子里回家,身边带着一袋金钱,从一伙小偷身边经过。这伙小偷望着那袋金钱,非常眼红,可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办法。这时,他们中一个诡计多端的家伙,向伙伴们夸口说:“我有办法把他手中那袋钱弄到手。”
“什么办法?”伙伴们不相信。
“你们等着瞧吧!”这家伙显得满有把握,随即跟踪钱商去了。
钱商回到家中,把钱袋放在桌子上,然后预备洗手做礼拜。他一边吩咐女仆:“我要做礼拜,给我打盆水来洗手吧!”一边急急忙忙到厕所去小便。女仆照他说的,小心翼翼去打水,可她一时疏忽大意,忘了关大门,这下可给了那个小偷机会了,他轻而易举地闯了进去,拿了摆在桌子上的钱袋,立刻溜之大吉。
他回到伙伴中,讲起偷钱的经过,不由洋洋得意。
伙伴们听了他这番话,都咂舌称赞,说:“向万能之神安拉起誓,不可否认,你确实要算最精明强干的人了。这件事干得尤其出色,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不过现在钱商家中一定闹翻天了。你想,那个商人从厕所出来,发现钱袋不见了,必定要责怪女仆,并且痛打她。这样看来,你干的这件事情就不是尽善尽美了!你要能拯救那女仆,使她免除嫌疑,不*骂,那才真正算得上好汉哩。”
“若是安拉的意愿,我一定要拯救那丫头,不让她受冤枉。”
骗子说完后,离开伙伴们,又跑回钱商家的门前。
他侧耳一听,女仆被主人鞭挞得悲哀哭泣,悲惨不已。他迫不及待地,使劲把门一敲,马上听见商人的声音:“谁敲门呀?”
“我呀,你铺子隔壁那家的仆人。”骗子随口撒谎道。
钱商开了门,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们主人向你致意。他说,你怎么这样粗心,怎么会把这一袋金钱扔在铺子门前,也不收拾就走了?要是别人把它拾走,损失可就大了,幸亏我们主人发觉,替你收了起来。”骗子说罢,拿出钱袋来。
钱商一见钱袋,非常诧异,嘀咕着:“这是我的那袋钱呀!”
“向安拉起誓,你得给我们主人写张收据,我才能把钱交给你呢。”骗子故作镇静,“不然,我恐怕主人会怀疑我没交钱呢。请你写张收据,盖上私章吧。”
钱商当然深信不疑,转回家去写收据。
这时,骗子带着钱袋,转身一溜烟地逃得无影无踪。这样,女仆洗清了冤屈,钱袋也到了那骗子手上。
拓展阅读
1、儿童童话故事《小小熊》
兰吉是一头小熊。他要出去挣一些钱,走出小镇,兰吉步履清爽、得意洋洋。他觉得自己是去干正经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正经事。
兰吉是有打算的,他要挣一些钱,把自己的家好好装饰一下,再结识一头漂亮的小熊,和她结婚,生一大堆同样漂亮的小熊。那该是多美的事啊!
有很美的事情在前面召唤着兰吉,他当然走得清爽了。
兰吉越走越远,前面是望不到边际的山峦和森林。他停下来,确认一下自己行走的方向,感到自己确实正在向城里走。
兰吉不止一次听别的熊说过,城里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很多可以赚钱的工作。
心里有了目标,兰吉就走得很是一心一意,很快就走过了一座山和一片森林,走到了一个漂亮的谷地前。
这是一个漂亮的谷地,山坡上是碧绿的草地,星星点点站立着几棵巨大的树,呈弧型的山脊特像妈妈漂亮的脊背。阳光很是散漫地照耀着谷地,一切都是那么明亮新鲜,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味儿,引得兰吉忍不住不停地吸气、吸气。吸完了,兰吉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得双肩一抖一抖的。
在这么漂亮的谷地面前,兰吉笑了。笑完了,兰吉觉出自己已经饿了。似乎是早就饿了,肚子正叫得欢。仿佛自己的肚子是一个池塘,而里面满是兴奋不已的青蛙。
兰吉就想:“这里要是能有一个美食店该多好啊。”想完,兰吉还很没有风度地用舌头舔了舔嘴唇。
兰吉连忙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免得自己的馋相被别人看见。“我可不是那么没有出息的熊。”
兰吉转过一个小小的弯,一下子就看见一个漂亮的大房子赫然出现在眼前!兰吉吓一跳。刚才在山坡上的时候,没有看见这个大房子啊。可现在,大房子就清清楚楚地在自己的眼前站着。大房子的后面,是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兰吉认识,那是一棵芙蓉树。
兰吉不由得喜出望外,颠着**,一跳一跳地跑到了大房子前。
大房子可真漂亮啊,烟囱是黑色的,尖尖的房顶是红色的,房子四周的墙有黄色的、粉色的、兰色的,还有咖啡色的,五颜六色的大房子,真是漂亮*,要多美有多美!
兰吉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漂亮的大房子了。正美着,一头像这大房子一样漂亮的小熊从房子里面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冲兰吉打招呼。
“嗨!你好!”小熊说话的声音真好听,简直……甜死啦!
兰吉几乎惊呆了。他看着漂亮的小熊,感到这就是自己要结识的,能和自己结婚,生一大堆孩子的漂亮的小熊!
兰吉连忙走过去,同样笑眯眯地说:“嗨,你好!我叫兰吉。”
“嘻嘻。”小熊嘻嘻地笑了两声,说,“我叫咪姆。”
咪姆,多好听的名字啊。兰吉想着,脸不由得热了起来,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是从小镇上来的,要到城里去挣钱,是吗?”咪姆把兰吉让进大房子里,问道。
兰吉有些意外地看着咪姆,说:“你怎么知道的?”
“嘻嘻,我当然知道。”咪姆大大方方地说,“因为每天都有很多动物在这里经过,到城里去。他们都想到城里挣钱,而我这里是最好的吃饭和休息的地方。你没见这个漂亮的谷地正好在森林和城市的中间么?”
兰吉往窗子外面望了望,点了点头。他觉得咪姆说的一点不错。
“你请坐吧,我去给你端粥。”咪姆说着,风一样轻地飘进了后面的厨房。
兰吉一直看着咪姆的背影,看得眼睛都有点直了。他的心莫名其妙地跳得有点不一样了。
热乎乎的粥来了,咪姆笑眯眯地看着兰吉,说:“吃吧,刚刚熬好的。”
兰吉拿起羹匙,想吃掉碗里的粥。因为他已经闻到了粥的香味儿。
可是……有咪姆在眼前看着,他有点……不好意思。
咪姆一定是看出了兰吉的心思,边往厨房走边说:“这可是我熬的最有名的香香粥,可好吃了。你慢慢吃吧,别着急,厨房里还有很多呢,管你吃个饱。”
兰吉有点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口粥放到嘴里,兰吉细细地品了一下,不由得兴奋地抖了一下手里的羹匙。“真好吃啊!”他美美地夸了一句。
其实他还想多夸几句,但是,他的嘴里已经被他一口接一口地塞进了香香粥,他夸不成了。
转眼,一碗香香粥就被兰吉吃光了。他歪着脖子,使劲吧嗒嘴,他感觉出粥里面有小米、大枣、莲子、红小豆、桂圆肉、花生,还有……冰糖!
咪姆似乎知道兰吉已经把粥吃完了,很快又端出一碗,放在兰吉面前。那只空碗被她拿走了。
兰吉一下明白了,咪姆其实是在偷偷地看自己吃粥!
兰吉的脸热了起来。“我刚才的吃相一定是馋馋的,咪姆一定看见了。”兰吉想着,脸更热了。他开始斯文起来,吃得小心翼翼。
咪姆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着说:“你就大口吃吧。你大口吃粥的样子,很好看的。”
兰吉的脸越来越热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吃粥好了。
很快,兰吉就吃掉了四大碗香香粥。他打了个饱嗝,很舒服地躺下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似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兰吉就醒来了。他觉得自己这一觉睡得可真香。阳光朗朗地照着,让他觉得有点刺眼。
兰吉坐起来,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他躺着的地方,不是他吃粥的屋子,因为他看到四周的墙是旧的,吃粥用的桌子和椅子都没有了。
兰吉慌了,急忙走出屋子,来到咪姆给他端粥的厨房。可是,厨房里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的,根本就没有锅灶!
兰吉不由得叫了一声,跑到大房子的外面。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个原本漂亮的大房子,变成了一幢被人遗弃的旧房子,那五颜六色的烟囱、屋顶和墙面,一律都是灰突突的,毫无色彩!
香香粥店,消失了!
兰吉傻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开始大声地喊:“咪姆!”
没有人回答他,空空的谷地里,只有他的声音在孤零零地飘来飘去。
兰吉在旧房子和芙蓉树边转了好几圈,也没有见到咪姆。
“真是奇怪啊。”后来兰吉不转了,坐在芙蓉树下,一边吧嗒嘴品味嘴里香香粥的*,一边慢慢地思索。
思索完了,兰吉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他不到城里去了,就在这里开一个香香粥店。这样,他可以为从森林到城里去的动物们提供一个吃饭和休息的地方,还可以挣钱。“这*是一个好主意。”兰吉想。
没几天,小熊兰吉就把旧房子粉刷成了新房子。新房子可真漂亮啊,烟囱是黑色的,尖尖的房顶是红色的,房子四周的墙有黄色的、粉色的、兰色的,还有咖啡色的,五颜六色的大房子,真是漂亮*,要多美有多美!
兰吉的香香粥店就正式开张了。
每天,兰吉都热情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为他们提供每个人吃了都赞不绝口的香香粥。他的生意很红火,既赢得了森林动物们的称赞,也挣了很多钱。
“欢迎大家到香香粥店来。”
“要是您觉得满意,就把香香粥店推荐给您的朋友。要是您觉得不满意,就请把您的宝贵意见告诉我。”
“欢迎大家再次光临香香粥店。”
兰吉每天都说着这样的话,可是他没有觉得自己的话太过重复,相反,他说得越来越真诚。
当然有时候兰吉也会想一想自己的心事。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件事情始终让他牵挂着。
那就是咪姆,那头漂亮的小熊。
兰吉想咪姆的时候,就坐在芙蓉树的阴影里,把目光放得长长的,望远处的山峦,望山峦上青青的草坪,望在草坪上流淌着的亮亮的阳光和流云投下的大块大块奔跑的影子。他在这漂亮的风景面前,能望见自己的心事,能望见自己的心事像眼前的小草一样在一点点长大。
兰吉期待着某一天,咪姆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用她那特有的好听的声音,笑眯眯地和他说甜甜的话。
兰吉确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2、儿童童话故事《小小熊》
一
小熊和小猴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战胜了很多困难。
令小熊感到有些惭愧的是,解决困难的办法多数都是小猴想出来的,小猴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机灵猴。而小熊就不同了,每当人们在山林里遇到他,总是这样跟他打招呼:“喂,憨憨熊,你好吗!”
小熊不喜欢这个憨字,在他看来,憨就是笨的意思。所以,小熊暗自里下定决心,也要想出一些解决困难的好办法来,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有一天,小熊到铁路隧道附近玩耍。他到这里来的目的,一是为了看火车呼啸着钻进山洞,二是为了得到些好吃的。当火车从这里路过时,乘客看到山坡上站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经常会从车窗里扔个面包或者水果什么的给小熊吃。
小熊在距离隧道三十多米远的地方停下来,等待火车经过。
十几分钟后,一列火车鸣着长笛开过来了,小熊激动地举起右手向火车打招呼:“欢迎你们从我们的土地上路过!”
“啊,快看,前面有一只小熊!”车窗内,无数双正在欣赏山间景色的眼睛,看到了小熊。
“好可爱的小熊哟!”一个女孩子说,“给他点东西吃!”
说着,女孩子推**窗,把一个刚吃了几口的面包连同包装纸一起扔向了小熊。刚扔出面包,火车便呼啸着钻进了山洞。
二
看着有东西从车窗里扔出来,小熊很高兴。火车过去后,他赶忙向扔下东西的地方跑去。
东西落在了钢轨边,小熊从东西的外包装上看出是一个面包。他向后面看看没有火车,便来到钢轨旁想捡起面包。这时,小熊忽然发现钢轨上有一段很宽的缝隙。
“啊,这是怎么了!”小熊走上钢轨,用舌头试了试,他居然把厚厚的舌头**了缝隙。
“这可不行!”小熊自言自语地说,“估计是刚才过去的火车把钢轨震裂了缝的,一旦再有火车通过,那可多危险啊!”
想到这里,小熊决定把裂缝修补一下。
他在钢轨旁找到一些石子,试着塞进缝隙,直到把缝隙都塞满了,他才满意地笑了。然后,他捡起面包,退到钢轨外面的山坡上,香甜地吃了起来。
“小熊,又捡到面包了!”小猴的声音传到小熊耳中。
小猴去小熊家找小熊,没看到小熊,便想到他有可能是到隧道附近来了。
“是的。”小熊说,“给你点吃!”
小熊边说边掰下一块面包分给小猴。
小猴接过面包边吃边说:“刚才我过来的时候看到山崖下的大树上有个很大的蜂窝,我带你到那里找蜂蜜吃去!”
“等一会儿!”小熊说,“我刚修好了钢轨,我要看着火车顺利通过!”
“什么,你修钢轨?”小猴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小熊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小猴。
小猴说:“你没看看其它地方还有没有震裂的,这么大的声响,不可能只有一个地方出现缝隙的。”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小熊拍一下脑袋,一副对自己非常不满的样子。
小猴说:“我们再到别处检查一下去!”
他们沿着钢轨检查起来。
这一检查可不得了了,他们发现了好多处裂缝。
小猴和小熊忙忙碌碌地在钢轨上修补起来。
三
“哎呀,这是怎么了,谁在钢轨的缝隙里塞进了这么多石子!”
一个巡路工拿着钉锤边敲打着钢轨边向这边走来,当看到钢轨的缝隙间被塞进了石子时,他惊呼起来。
他向四周看了看,想知道是哪个不懂事的孩子做的这种危害火车安全的事情,结果,他没发现有任何人的迹象,倒是看到一只小猴和一只小熊正在前方的钢轨上忙碌着什么。
巡路员边跑边吆喝着驱赶小猴和小熊,小猴和小熊见势不好,赶忙向山上撤退。
巡路工边用钉锤剔除钢轨缝隙里的石子边说:“你们这两个淘气鬼,知道你们做的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吗?钢轨上的这些缝隙是‘伸缩缝’,也叫‘膨胀缝’,这是铁路设计者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专门留出来的缝隙。这些缝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气温的升高缝隙会缩小,随着气温的降低又会变大,你们倒好,把这些缝隙都给堵起来了。”
“他好想不喜欢我们帮他修补钢轨上的缝隙呢!”小猴指着巡路工说,“你看,他把我们堵上的石子都抠出来了。”
看着小猴和小熊一脸茫然的样子,巡路工说:“哦,我知道了,你们也是好心,是担心钢轨上有缝隙不安全,才这么做的。不过以后可再也不要这么做了!”
巡路工边说边从自己的工具袋里掏出个面包,放到山坡上,对小猴和小熊说:“这是奖励你们的,快拿着走吧,在铁路边玩耍是很不安全的。”
小猴走上前去拿起面包分给小熊吃,小熊说:“你吃吧,我不吃!”
“为什么?”小猴说,“我们得到好吃的东西都是一块吃的呀!”
小熊说:“本以为是在帮人类做件好事,没想到却是给他们添了麻烦。”
“这有什么呀!”小猴劝慰小熊说,“以后我们注意点就是了!”
在小猴的劝慰下,小熊接过面包吃了起来。
3、儿童童话故事《小小熊》
第二天一大早,小熊就来找小猴了。
他让小猴帮他找了一块木板,他自己在山路上捡到一枚铁钉后,用石块敲击铁钉,让铁钉穿透了木板。
然后,他又找来一块有小猴的身体一半大的石头,让小猴搬一搬试试能不能搬动,看到小猴很吃力地搬起石头后,小熊说:“就用这块石头吧,再重了你也搬不动。”
小熊把木板放到地上,在手舞足蹈了一番后,自己正要躺下去,小猴担心地说:“别做了,太危险了!”
小熊说:“没什么可怕的,那个人的钉板上有那么多钉子,我这才一个钉子,有什么可怕的呢!”
说着,小熊便躺了下去。
没想到,小熊的身体刚一接触到钉板,便哎哟一声站了起来。
“怎么了,没事吧!”小猴赶忙问。
“扎的我好疼!”小熊看着木板上的铁钉,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猴说,“那个人躺在钉板上,身上又放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都没事的呀!”
过了一会儿,小猴说:“要不,我们去请教一下猴先生吧!”
小猴说的猴先生,是一只从人类的杂技团退役回来的猕猴,因为他见多识广,深得猴子们敬重。
小猴和小熊带着钉板找到猴先生后,把遇到的问题告诉了猴先生。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这可不是随便能模仿的事情。”猴先生很严肃地说,“这是一个物理学上的问题,在同样的压力下,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
小猴和小熊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听懂。
见此情景,猴先生接着说:“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表演者身体下的钉子板上的钉子非常密集而均匀,高低一致,而他身上的石板面积则比较大而且较为平整。这样,当锤子击打时,力平均分散到钉板和石板的各个部分,所以,单位面积所受的力就会变得非常小,表演者当然就不会受到伤害了。如果钉子摆放得很稀疏,石板小而且凹凸不平的话,表演者肯定会担心受到伤害而拒绝表演。”
小熊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钉板,似乎明白了什么。
小猴说:“跟我学猴戏去吧,人类那些复杂的东西太危险了!”
小猴和小熊谢过猴先生向密林深处跑去。
4、儿童童话故事《小小熊》
一
小熊的家在大山深处,小猴、小鹿、小羊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
有一次,小鹿跟朋友们玩起了摔跤游戏,结果,没过多久,小猴、小鹿、小羊都被小熊摔倒在地。
小熊因此得了个大力士的美称,他也因此自鸣得意起来。
有一天,小熊又提议玩摔跤游戏,朋友们都不赞同。小猴说:“我们玩荡秋千的游戏吧!”小鹿说:“我们玩比赛跑步的游戏吧!”小羊说:“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你们说的游戏都不好玩,我们还是玩摔跤游戏吧!”小熊边说边挺着胸膛,甩着胳膊走到了小羊跟前。
朋友们都知道小熊是借着自己力气大在强人所难,可大家又都顾及朋友的面子不好拒绝。
小羊战战兢兢地迎着小熊走去。
就在这时,小鹦鹉的声音在空中响起:“小熊,小熊,你在小羊面前逞能算什么本事啊,有本事跟游乐场的那个老头儿比摔跤去!”
“游乐场?”小熊有些疑惑地说,“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山上还有个游乐场?”
小鹦鹉说:“人类在半山坡上建了个游乐场,好玩的东西可多了,像转盘啦、滑梯啦、秋千啦、独木桥啦等等,应有尽有,最有趣的就是那个叫不倒翁的老头儿了,他可有劲了,什么人想扳倒他都不可能!”
“快带我看看去!”小熊说,“我就不信还有我扳不倒的人!”
小鹦鹉在天上飞,小熊向着小鹦鹉飞去的方向走,朋友们也都紧随其后,想看个究竟。#
二
来到游乐场后,他们看到了小鹦鹉说的那个叫不倒翁的老头儿。
老头儿胖胖的,穿一件红色长衫,长衫把腿脚都包裹了起来;头上戴一顶黑纱帽,帽子的两侧各有一个在不停颤动的小翅膀;微微翘起的嘴巴,弯弯的眉毛,眯起的眼睛,给人一种乐天派的感觉。
小鹦鹉指着不倒翁说:“你去试试吧,看能不能扳倒他!”
小熊挺着胸膛,甩着胳膊来到不倒翁前说:“听说你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们来较量一下!”
说着,小熊便一步上前,右胳膊一伸揽住了不倒翁的脖子。然后,小熊按住不倒翁的脖子向下一按,不倒翁便被小熊摁倒在地上。小熊很开心,松开摁住不倒翁的手欢呼起来:“我赢了,我赢了!”
“你赢什么呀!”小鹦鹉说,“你看看,不倒翁不是还站在那里吗?”
小熊一看,不倒翁果然站在那里看着他微笑呢。
周围的朋友也都笑了起来。
小熊感到很没面子,他气呼呼地走上前去,又把不倒翁摁倒在地上。
结果,小熊刚松开手,不倒翁又站了起来。
如此三番,小熊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是,不倒翁依然站在那里微笑着。
小熊以为不倒翁在笑话他,气不打一处来,他又一次走上前去,把不倒翁摁倒在地,他担心不倒翁再一次起来,便揽着不倒翁的脖子跟不倒翁一起躺在了地上。
他以为这一次不倒翁会服输了,可当他松开手后,他还没站起来,不倒翁已经又站在那里笑了。#
三
“你服输了吧!”小鹦鹉飞过来说,“我看到很多人都到这里来试过,还没发现有一个人能搬到他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熊好奇地说,“这小老头儿怎么会这么有劲呢?”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附近响起:“哈哈,你们也对不倒翁感兴趣呀!”
动物们抬头一看,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向这里走来。
小熊和小猴他们不觉一惊,转身想跑。小鹦鹉赶忙说:“不用怕,人类的小孩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不会伤害我们。”
听了小鹦鹉的话,动物们都停下脚步,观察起小男孩的举动来。
小男孩走到不倒翁前,用右手按住不倒翁的脖子摇晃了几下,然后看着动物们说:“你们肯定不懂,但我听老师说过,对任何物体来说,要使它稳定,不易翻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底面积要大;第二,重心要低。不倒翁之所以不倒,关键在它的体型,你们看,它的上部较小,而它的底部却较大。并且不倒翁的上半身是用较轻的材料做成的,但在它身体内的底部却有一块较重的铅块或者铁块、泥块等,所以它的重心很低。另外你们再看,不倒翁的底面较圆滑,容易摆动,当它向一边倾斜时,它与底面的接触点就会发生变动,从而让重心和支点不在同一条线上,这时候,不倒翁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会绕着支点摆动,最后回归到原位,这就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所在。”
动物们看着小男孩眉飞色舞地说着,误以为小男孩是要他们帮助自己扳倒不倒翁,于是,动物们都聚拢到小男孩身边,一起用力扳倒了不倒翁,他们也顺势倒在地上大笑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