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本二

发布时间: 2025-07-16 10:27:50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本二 1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本二 2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山玩水,来,咱们跟着画面好好地去游一游,看一看。(课件播放庐山风光)

这是什么?(板书:瀑布)“瀑”是生字,把字音读准。

你知道什么是瀑布吗?(指看图,像这样水流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多像一匹布啊)

这是哪里的瀑布?(庐山)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真细心,学习就得这样,细心观察)(板书庐山,这是生字,咱们齐读两遍,把字音读准啰)庐山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江西省的九江市,坐车几个小时就到了。欣赏了庐山的风光,觉得真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说)

3、导入课题

是啊,庐山的风光这么迷人,吸引了很多游客,还为它题诗作画了呢。我们熟悉的一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庐山后,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板书:望)(生齐读课题)

今天咱们来好好学习这首诗。老师把这首诗也带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初读古诗,自学生字

1、(出示古诗)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吗?

平时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什么好办法?(请求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借助课外资源也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方法)

2、(出示带拼音的诗句)识记生字

请你选择一种喜欢的学习方式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板书:读正确)

3、检查。老师要来检查了,看看哪些同学把字音读正确了?(评价语:字正腔圆、很正确、声音洪亮)

学生评,你很会倾听,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理解香炉峰,学写“炉”字。

你们知道什么是香炉吗?(出示图片)就是焚香的炉子。这边的山峰像不像一个香炉?(像)峰头烟雾弥漫就像香炉里生出的香烟,这就是庐山有名的香炉峰。“炉”字是要学写的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指名上台写。

三、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过渡: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古诗啊,像音乐一样,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呢,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美了。(板书:读出节奏)(出示:画出节奏的诗句)

1、老师用斜线给你们标出了停顿的记号

2、范读: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3、谁想来试试(生读)谁来评评?)

个人开火车读——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1、小朋友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篇根据这首诗改写成的小短文(出示短文)

2、谁最会读书,帮同学们读读(你来推荐一下,谁最会读书)

3、咱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读短文中的句子,你们来猜猜老师读的是哪句诗的意思。(指名说)

下面咱们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游戏,老师读诗句,你们一起读诗句的意思(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二句)

还想玩吗?男生读诗句,女生读诗句的意思。

五、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1、逐句指导读出韵味

游戏玩完了,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生答……为什么呀?)

预设:第一句 读出它的美; 你读得有点美了,谁能读得更美?真棒,你读出了他的韵味。(板书:读出韵味)

第二句(瀑布很美)是啊,这瀑布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飞溅下来的小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串闪 亮的珍珠,多美呀!

第三句(根据回答板书三千尺)这是些瀑布的什么?(高)真的不多不少有三千尺,你量过吗?诗人李白量过没有?我想,也没有。噢,这是把它夸大了的。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这样一写,瀑布就更有气势了。请你把这种气势读出来(比它更有气势点……)

第四句(瀑布好像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真壮观啦)

2、总结瀑布特点

喜欢这庐山的瀑布吗?为什么?板书:美、壮观

3、配乐读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把这首诗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读一遍。

六、熟读成诵,总结学法

拓展阅读

1、《步骤

一、课前谈话。

针对班实际情况,为生加油、鼓劲,使生增强习的自信心。

、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生背诵年级时已过的一首古诗《夜宿寺》。

⑴背诵古诗《夜宿寺》。

⑵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高)

⑶你认为李白写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的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习李白的

另一首写景诗《》。(板书课题)

3、读课题。习生字“、炉”,并辨别“”与“炉”。

4、回忆、讨论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们已经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习这首诗呢?

生回忆讨论。

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读读诗。

按同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师**点拨。

2、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弄明白后,再把记号改成笑脸,让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展示投影,让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齐背诵)

4、我们再用歌声来赞颂的壮美吧。(师生齐唱)

六、延伸拓展。

1、激发生的创作欲

们,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图奉献给大家,让老师和同们与你同分享创作的愉悦。小诗人,小画家们快快行动吧!

2、展示老师创写的几首小诗。(起一个鼓舞、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生觉得自己的老师都能写,自己也能写。)

2、人版《紫藤萝

1.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从与第一课的比较中领会文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

1.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

2.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读课文,理清结构,讲读第一部分。

课时:讲读第、三部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指导。

第一课时

内容和步骤】

一、联系第一课引入课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导入

我们通过第一课的《短文两篇》的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今天习的散文《紫藤萝》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但文章的特点与第一课有所不同。

2.作者和背景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课文。

三、正音释词。(让生课内作在作业 簿上,让两个生在黑板上做,以便评讲。)

解释词语并为加点字注音:

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酒酿:

四、理清文章结构。(指导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1花 2花穗 3花朵)

部分:(79段)忆花 (1赏花的感受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赏析第一部分。

1.叫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方法及作用。

2.提问讨论: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按花──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

问: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

〖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的。(可让生举例。)

问:作者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让生分别举出比喻、拟人的具体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美。)

问:作者生动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写花,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再让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体味文中那美妙的语言、绚丽的画面和无限的生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生在各自试读的基础上展开朗读比赛。)

五、置作业 。

1.抄写刚才做过的注音和词语解释一遍。

2.做一颗一练中第课的全部作业 。

附板书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1花 2花穗 3花朵).

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课时

内容和步骤】

一、在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的基础上,讲读第部分。

1.先让生朗读第7段,然后提问讨论。

问: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觉得这一条紫藤萝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再请一名生有表情地朗读这7、8、9段。然后归纳各段的段意。

〖1赏花的感受──花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

4.提问讨论,理解8、9段文章内容。

问: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

〖第8段开头一句就是过渡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就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问: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的?

〖因为文化大**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哪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问:为什么作者在第9段又说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作者从紫藤萝的劫难和眼前的勃勃生机的变化中,对花有了新的感受,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所以说用流向心底来表达这种感受,表达这种认识的升华。这种升华在第三段中表达了出来。

、讲读第三部分,理解主旨。

1.让生读课文后,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引导生领会这部分新奇美妙的比喻和丰富的内涵。

问: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花的河流上,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多么壮丽辉煌!人生如花,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3.可让生齐读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引导生领会)

问:第一、课的三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第一、课的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写对人的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的领悟。都是散文。但前两篇的题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的生命质;《热爱生命》重在说理,告诉人们怎样对待生命;《紫藤萝》是托物喻理,通过描写紫藤萝的勃勃生机来歌颂生命,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长河永无止境的感慨。《敬畏生命》和《紫藤萝》都是从观察描写一种植物的壮美的生命现象入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敬畏生命》是直接的感悟,《紫藤萝》运用了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在描写方面特别细腻生动,值得同们好好习。(在讲的过程中注意启发生的参与,让生有个初步的了解,不必讲得太多。)

四、课内指导生做练习一、、三题。课外做《文段阅读》。

(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改为课内做一课一练,另外增加时间作课后练习,及作业 讲评。)

附板书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1花 2花穗 3花朵).

部分:(79段)忆花

1赏花的感受──花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 (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小语文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

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A 案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第 一 课 时

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帮一帮。

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让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著名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4、《比领》第一课时

材分析

《比领》是北师大版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互相合作摘果子的事,告诉读者:个人的领再大,也需要合作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让生懂得习中、生活中的有些事情需要靠自己努力,或者靠自己现有的领是不能做,也做不好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1.自主课14个生字,会写“领”和“象”。正确认读多音字“了”的两种不同读音。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3.培养自主习生字的能力;会在具体的习过程中,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会写“领”“象”。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尝试运用。

师:课件、贴图、词语卡片。

生:课前预习,搜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相关资料,生字练习册,识字卡。

课前互动:播放视频《动物世界》,组织生认真观看并思考,交流自己最喜欢视频中的哪种小动物,并说说为什么。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指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师补充。

2.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想办法认识它。

2.小组内交流识字法,师**指导。

3.各小组汇报识字情况。

4.小结识字方法。

5.师出示字卡,指名开火车读并组词,检测单个字的认读情况。

6.“摘苹果”游戏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7.区别多音字“了”:同桌互读、开双轨火车读“了得,了解,成功了,会读了”。

8.趣味读词:“他们俩”“你们俩”“我们俩”。

9.动作表演读“得意洋洋”“垂头丧气”。

10.出示课文中描写梅花鹿“得意洋洋”及“垂头丧气”的句子,指导生带上神态和动作读。

11.指导写“象”字,展示评价。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2.指导多形式读课文第一段。

(1)分角色表演读,体会金丝猴和梅花鹿的自信。

(2)齐读。

3.总结:你们的领真不小,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知道了梅花鹿的领是――“跑得快”,金丝猴的领是――“会爬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们是怎么比赛摘果子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习课文。

四、拓展阅读,课后延伸

梅花鹿 金丝猴

跑得快 会爬树

点击查看更多《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本二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28728.html

热门阅读

  1. 三下乡之在希冀中前行心情随笔
  2. 廉洁从教宣传标语集锦
  3.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范文
  4. 元旦节给同事祝福语
  5. 圣诞节开幕词闭幕词及诗朗诵范文
  6. 六一送小朋友的温暖祝福语
  7. 美丽的梅子山随笔
  8. 最新的中学政教处工作总结
  9.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0. 故宫的导游词350字范文示例
  11. 2016建军节经典手机短信祝福
  12. 电工自荐书范文
  13. 胜似亲人随笔
  14. 办公室秘书科的年度工作总结
  15. 201年关于女生节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