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5

小学三年级语文《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

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

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

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一、启发诱导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章一共11小节。写了狼与羊的几次对话?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二次对话。

1.先听录音,想想狼与羊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后板书)

2.哪些词句能反映狼或羊的特点呢?请仔细默读,用“___”划出描写狼的好词好句,用划出描写羊的好词好句。

3.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其中某一句或某一段话呢?

4.请快速浏览一下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每次对话主要讲了什么?(板书)

狼见自己再三请求无济于事,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耍的什么花招呢?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次对话。出示学习步骤:

(1)听读谈谈印象。

(2)默读画出词句。

(3)朗读体会感情。

(4)回读概括意思。

狼本想迷惑老山羊,不料自己弄巧成拙,然而它并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请听第四、五次对话。

(将二、三两步合作一步)。

三、总结归纳

1.同学们想象一下,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

2.这篇文章写一只恶狼耍尽花招,说尽好话,企图使老山羊上当受骗,结果却没有逃脱丧身的厄运。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四、化装表演

本文对话描写十分传神,具体地表现在两点:

(1)提示语中交待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调等;

(2)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并能揭示其特点。我们不妨通过欣赏表演再次体味。

(先分角色朗读,后化装表演)

五、课堂练习

1.“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收拾你的。”这是老山羊最后对狼说的一句话,当时老山羊还轻蔑地看了狼一眼。如果先看后说,提示语位置在哪里合适?先说后看呢?边说边看呢?

2.填补提示语,力求表达得生动形象:

小红___:“噢——成功啦?‘拦路虎’成了我的手下败将啦!”

[自评]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生动,情趣盎然。我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

文章主要写了狼与羊的五次对话,无论从揭示的内容还是表达的方式上,这五次对话都有相似之处。教学时我将五次对话分成三大块来理解(见上述设计)。第一块,花足够的时间扶助学生学习,出示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四步学习法。然后,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块。在学习第三块时,教学的节奏可以加快,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在学生感知课文,了解人物特点,懂得寓意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欣赏,最后让学生戴上面具,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拓展阅读

1、

1、熟读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2、体言,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内化言。

3、感受苏武历尽艰险,持节不屈的坚贞的民族气节。

通过诵读,体苏武的爱国精神。

引导生把握的。写作特点,即借助环境的渲染烘托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导入

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4、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章思路。

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5、整体朗读全诗

、品读感悟

1、请大家自读,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的牧羊生活呢?(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

2、请大家再读,一边读一边画,中的哪些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3、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相机引导“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过《一场雪》,中提到,可见天气(特别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4、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

5、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节: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

6、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想些什么?

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这十九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

7、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8、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

节: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四、延伸:

此刻,苏武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从他身上你到了什么精神?

下请同们阅读《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苏武牧羊原及译

苏武牧羊

穷苦 坚贞不屈

(心酸) (敬佩)

2、

1、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4、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作者言准确生动。

5、了解作者开头和结,体其表达效果。

理解内容,体作者的感情。

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以其开头结相照应的写作方法。

前准备:

多媒体

一、谈话导入新

1、动物世界是一个奇妙世界,同们能说说你们的了解吗?

2、我们家一同走进动物世界,阅读郭沫若的《鹭鸶》,感受鹭鸶的奇妙吧

3、板书题,解题。

、初读,读通顺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初步了解内容。

2、组汇报交流。

3、师检查自情况

(1)关于生字,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2)多音字辨析。

(3)理解词义

精巧、悠然、铿锵

(4)关于内容

描写了鹭鸶的外形与优雅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章的脉络:

一部分(1-3):概括写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部分(4-8):具体描写了鹭鸶的美丽色彩和优雅的姿态。

部分(9):总结全,赞美鹭鸶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诗。

、再读

1、生自读、质疑问难:章的开头与结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到什么?

2、组讨论交流。

开头与结相呼应,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3、读,感悟。

四、

生总结本节的收获。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理解词

2、说说章的大概内容。

、朗读、欣赏

1、生自读、思考: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

(1)生自读,在中圈点批注。

(2)组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两个方面描写鹭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鹭鸶的特点。如: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增一点儿则而嫌长------深一点儿则嫌黑”。

还描写鹭鸶的优雅的姿态。如章的6-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鹭鸶描写得十分鲜活。

2、作者仅仅是为了突出鹭鸶的特点吗?

(1)生读开头、结,在中圈点批注。

(2)组讨论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表达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章开头、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表达赞美之情。

3、朗读,升华情感。

(1)思考: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2)交流讨论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我们的生活热情,去关注生活,关爱生活中美的事物。

、朗读、背诵

四、

请同们将本节习收获总结一下,与同们共享。

3、

一、材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的写景散通过对登山路上、山镇牯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目标

1、能划出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10个生字;理解15个词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而…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了解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2、4自然段。

4、感受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风光的思想感情。

重点:

凭借本言特色,引导生充分挖掘句子内涵。

难点:体作者用词的精当。

1、在大思想的指导下,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性习,并在研究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及不同层次的生之间的碰撞。

2、以体验感悟、交流等言实践活动贯穿,充分挖掘句子内涵,以读悟情,激活生思维,全体参与,充分体验,为言实践增添情趣,培养生表达能力。

五、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节习,我们初步感觉到了的美丽神奇,那么最能反映特点的句子是哪一个过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确,,瞬息万变,趣味无穷。”齐读。

、深入段。

1、听2段录音,围绕“的确,……”这句话,作者笔下的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2、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选择其中一段进行研究。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想哪些句子,为什么?

3、组合作探究,师点拨。

4、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随机填表,感受的美丽神奇。

、细读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古往今来,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样赞美它的呢?一段。

2、出示苏轼的诗,理解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体清代者的言行,感悟的令人心醉。

4、指导朗读,感受的美丽神奇。

四、扩展活动:赞。

假如你是一位庐山导游,根据你的体,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写片段、画画、唱歌)来赞一赞的美丽神奇。

五、布置作业。

4、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2、过程与方法:本节采用多媒体件进行,激发习兴趣;创造自主、合作的气氛,让生在探究中习,深入理解,体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安排:

一、歌曲渲染,启动情感。

1、前出示题和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导:上节我们习了《詹天佑》,了解了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们按出现的顺序排序。屏幕显示“开凿隧道”,“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制服陡坡”,“全线竣工”。生回答后,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制服陡坡。

意图:老师与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老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真挚的情关注每一位生,与生互动交流,创和谐平等的堂。)

、研读交流,体验情感。

1、习“勘测线路”一节,体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1)屏幕显示:自由读,同桌讨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初步体詹天佑的爱国热情。请个别生来回答,并板书:周密

(2)再读,说说哪些句最令你感动?让生充分体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评点:生与本进行跨越空的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实现了自我超越。当他们的精神活动积极活跃起来,言便喷涌而出,整个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2、习“开凿隧道”“制服陡坡”两节,体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屏幕显示:选读“开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节,四人组讨论: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或者线路的?请画出简单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2)、屏幕出现居庸关、八达岭的山势图,请选读“开凿隧道”一节的组派代表拿示意图到讲台前去介绍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屏幕随即展示从两端同向中间凿进方法和中部凿井法的动画,让生体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

结并板书:居庸关:(高)两端凿进法八达岭:(长)中部凿井法

(3)屏幕出现“人”字形线路,请选读“制服陡坡”一节的组代表拿示意图到展示台前边展示边介绍。然后屏幕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驶情形的动画,体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结并板书:一推一拉

(4)再读,说说哪些句最令你感动?让生再次体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评点:生与生进行张扬个性的^对`话。在这里,生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同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回朗读,强化情感。

1、有感情朗读段,充分体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根据生的体板书:杰出爱国

2、根据内容填空。

这篇为了表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选取了下列一些具体的材料:他亲自深入实地,到野外;他采用和方法凿和的隧道,把工期缩短了一半;他,解决的问题。

3、习了这节,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让生有疑难就问,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四、延情外,升华情感。

1、本节我们习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的个困难,深入理解了内容,詹天佑饱满的爱国热情、杰出的创造精神和才干鼓舞了我们。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像“詹天佑”这样,把祖国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不怕困难,维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飞天英雄王利伟就是其中的一个。同们,让我携起手来,努力习,奋勇拼搏,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下面让我们用饱满的爱国热情高唱《国歌》吧。出示CAI10,屏幕播放雄壮的国歌,全体师生起立齐唱《国歌》。

2、屏幕出现“再见”,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本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1218.html

热门阅读

  1. 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生生产实习报告
  2. 业扩工程管理现状及改善方法论文
  3. 冬至节祝福语
  4. 六步导学法教学反思范文
  5. 法制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6. 别把青春的阳光碾碎美文摘抄
  7.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读后感
  8. 暑期大学生食品加工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9. 我决不混生命的励志美文
  10. 产品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承诺书
  11. 零度爱情爱情诗歌
  12. 《盐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范文
  13. 彩色农庄教学反思范文
  14. 死缠烂打的句子
  15. 2016年父亲节感恩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