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译文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那么在体会作品的感情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译文是怎样的?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知识扩展:记承天寺夜游精选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答案: 1.①考虑 ②只是 ③睡觉 ④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拓展阅读
1、范景仁墓志铭阅读答案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恬于进取
恬:淡泊
B.章累上,不报
报:回复
C.落翰林学士
落:在……之后,落后
D.或劝公称疾杜门
杜:关闭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3分)
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
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⑥死生祸福,天也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B.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
C.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
D.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无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5分)
(2)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5分)
参***
4.C (C项中的“落”是免除的意思。)
5.A (④是范镇辞职的话;⑥是一般的认知,并非范镇独特的见解。)
6.C (范镇并未“获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获罪)
7.(1)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评分建议】5分。“济”“所以”“贵”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虽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评分建议】5分。“乞身”“敢”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公姓范氏,名叫镇,字景仁。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益州知州,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中礼部试的第一名,初*担任新安县的主簿。宰相庞籍说他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独范公只看人的大节,从不计较行为琐事。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批评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才能。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阳不和,国家*匮乏,人民贫困,盗贼嚣张,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责任。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人。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不知怎么办才好。唯独范公激昂地说:“天下还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立即上书说:“太祖舍弃自己儿子而立太宗为皇帝,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希望陛下选择宗族中贤德的人,给他们异于常人的礼仪待遇,让他们学习政事,以此来稳定人心。”奏章多次呈上,没有回音。于是范公就闭门请罪。执政大臣对范公说:“自从皇上身体不好,大臣们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如今有人先进行挑拨,再做这件事就很难了。”范公又写信给执政大臣说:“做事应当看它对与不对,不应当看它好做还是难做。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你们说今天此事难于以前,怎么知道以后再做不比今天更难呢?”范公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胡须头发都因此变白了。
2、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翻译
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
是州:这个州,指永州。
恒:常常。
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其:如果,连词。
隟:指空闲时间。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
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
穷:走到尽头。
回溪:曲折溪流。
幽泉:深僻的泉水。
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
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
更相:互相。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
觉:睡醒。
以为:认为。
异态:奇特的形状。
未始:未曾。
怪特:奇异特别。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
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
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
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觉得······奇特。
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
缘:沿着。
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
斫:砍伐。
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
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
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
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
遨:游赏。
土壤:土地,指地域。
衽席:坐垫、席子。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
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攒:聚集在一起。
蹙:紧缩在一起。
累积:堆积。
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
遁隐:隐藏。
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
际:接近。
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
是山:这座山,指西山。
特立:特别突出。
培塿:小土堆。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
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
俱:在一起。
涯:边际。
洋洋乎:悠然自得啊。
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
引觞:拿起酒杯。
满酌:斟满酒。
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
就:接近,进入。
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
犹:还,仍然。
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
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
向:以前。
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
于是:从这里。
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
志:记载下来。
是岁:这一年。
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
3、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翻译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 ”),祖上世代*(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便回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御史里行。从此与*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的黑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4、2019国庆节游记作文500字:国庆佳节游平天山
又是温馨快乐的一天。一大早,窗外就传来了一阵阵小鸟清脆的叫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快乐呀!
今天是十月二日,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到平天山游玩,我的心早已飞到听平天山去了。
到了平天山,我们一家人尽情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你瞧,一株株翠绿的小草,一朵朵鲜艳的小花儿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小脑袋,正热情的欢迎我们。
“啊,游泳池!”我眼前一亮,拉着爸爸的手向游泳池走去。下水后,那池里的水,冰冰的,凉凉的,全身爽快。“呵!”我大声的说,“妈妈是个胆小鬼 !”爸爸也附和说:“是呀,妈妈像个缩头乌龟,真胆小!”妈妈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大大的,一副“生气”的模样她慢慢地下水,得意的看了我们一眼,正当妈妈得意之际,我和爸爸把池水向妈妈泼去。“哈哈哈!”平天山山泉游泳池留下了我们的一串串欢声笑语!
随后,我们又顺着小路往攀登,山顶有广阔的高山大草坪,北岭仙棋胜景就在山顶上,令人心胸开阔,一目千里。六班水库和连绵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山川美景,犹如一幅幅壮美的图画,令人陶醉。在半山腰的峡谷中自然形成一个巨大的石盘,故称仙人池,那里的池水清凉透明,还有满山遍岭的玉桂,八角林,四季飘香。
祖国呀!人民正用自己的智慧.才干和汗水打扮着您,您您将会永远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2017国庆节游记作文500字读完了,有没有觉得这篇作文能够让人心情愉快?
5、夜游南昌八一广场游记散文
先前,偶尔在昌小宿,晚间总懒得走出宾馆,无趣去欣赏大都市的夜景,认为城市不论大小,很多景象是相似的,无非是些钢筋水泥的建筑,五颜六色的灯光。大一些的城市只是楼房高大一些,灯光璀璨一些罢了,也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故此,既使偶尔身处大都市,也对逛城市夜景兴味索然。
今年初冬,在昌学习,晚间空闲下来,觉得宾馆待着实在的无聊,心中更漾升起了到街上去走走看看的念头。偌大的城市往哪走呢?何处既能避开城市的嘈杂,又能赏心悦目地看到城市的美丽夜景呢?我这样想着,便踱出了宾馆。宾馆离八一广场不远,那里比较空阔,又是城市的中心地带,应是理想的去处。在行人不算很多的街道上我缓步朝着八一广场的方向走去。大约只走了十几分钟的时光,就走到了广场的附近。这里不亏是城市的中心,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繁华似锦。有些升入到夜空中的高楼把稀疏的幽光点亮在深邃的空中,活脱脱地把城市的繁华延伸得更高更深远;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的行喧嚣声,就像江河的流水哗哗不断,轰鸣出城市夜的热闹气氛,让人感受到大都市非同一般的繁华。我踏上一座横跨街道的人行天桥,朝着八一广场的方向走去。步下天桥,就到达了八一广场。广场很大很空阔,但夜间游人并不算多。抬头朝南方的夜空看去,只见高远的夜空中有几点蓝的红的光在闪动,像飞机从夜空飞过,但稍注目,看到它们慢悠悠地上下浮动,知道并不是飞机,便猜测可能是观城市夜景的载人飞行器。我这样一边观望,一边向着广场南边的方向踱着。广场边沿有几块大的电子屏幕,画面不停地变幻着,给广场带来了强烈的光照,荧屏前更是照得亮如白昼。那些画面时而介绍旅游景点风景,时而介绍时尚商品,极富动感,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踱一段距离,正前方就能较清楚地看出南昌起义纪念塔的高大模样,以及间歇性喷泉白雾的弥漫。看到这些,我不禁心里惊过一阵欣喜,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地加快了。
及至来到喷泉旁,与一二百米之远所看到的隐隐约约的景象迥然不同,一切都变得真真切切了,气势雄壮了。那水池内的无数个喷头同时喷射,气势磅礴,响声如雷,水雾弥漫,为广场的夜空织起了一道白茫茫的水帘,煞是好看。喷泉安放在广场上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水池内,在广场边假山内轻音乐的伴奏下,间歇性的一阵阵喷发,有时像火山啸叫,直射空中,气贯长虹;有时温柔流畅,似菲菲细雨,从空中飘然而落;有时激情澎湃,奋涌射向夜空,像礼花般散开,飘洒出水的柔媚;有时热情洋溢,与灯光相映,与夜空相接,将温润的柔情飘洒在广场。更震撼人心的是,两边相对斜射的喷泉,它们喷射起来,气势更大,更壮观,在广场上搭起一个高大的彩虹门形状,把整个喷泉推向了**,搅动起广场上的激情,引得游人一阵阵惊叹。这群水的精灵们也像受到了城市美丽夜景的*,高亢地用柔美而狂放的舞姿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抒发着对英雄城市的赞美,成为了广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远处看到夜空中闪动着蓝红光色,猜测为飞行器的东西,原来是广场上玩乐的人们放飞的夜风筝。那些放风筝的大人、小孩手上不停地在扯动控制风筝的细线,让风筝在夜空中生龙活现地悠动。尽管这些风筝放飞在高高的夜空,在光的映衬下,形神逼真,有的像蝴蝶在翩飞,有的像飞鸟在展翅,还有一个似长龙的风筝,摇头摆尾地在夜空中把龙的形状生动地映现了出来。这些翩翩飞动的风筝用生龙活现的身姿增添了夜空的灵气,带来了广场上的'热闹,也放飞了在广场上夜游人的心情。
看罢喷泉和风筝,我便把目光投向的水池对面的纪念塔。高大的纪念塔在柔和的灯光下,近看更加清楚亮丽,那雄伟的样子再也不是远处所见的模模糊糊的印象。喷泉停歇时,我飞快地从跨越椭圆形大水池的拱形桥上走到对面八一起义纪念塔下。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几个遒劲有力的铜胎鎏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纪念塔建造在一个高出广场很多的大平台上。我拾级而上,来到塔下,仰首上望,只见高耸的纪念塔直剌夜空,难观顶端。塔的基座正面镶嵌着南昌八一起义务简介。其他三面分别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的浮雕,将起义时的浴血奋战和起得胜利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后使人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斗的艰难和胜利时的喜悦之情。站在高高的塔下,朝北望去,广场及其周围是灯火辉煌的一片,那些高高低低,斑驳陆离的光,与广场上的一簇簇的幽静相互交错,构成了城市幽雅而和谐的景致,感觉是从画中搬出来的一样,看得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一切长久积淀于心的沉寂和不悦在画的照映下都袅袅荡去。这时喷泉又起,水雾随着轻风飘洒到脸上,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但濡润到心间却激起一份甜丝丝的味道,无比的滋润,随着轻音乐的飘起,这两种感觉在心中交融、柔和就生出一股幸福的暖流,直把人陶醉得有些恍惚了。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景啊!带给游人的是对灵魂深深的洗礼。
我依依地准备离开纪念塔时,深情地回望了一下塔基上浮雕上的人物,仿佛他们此刻也在专注地看着广场上的迷人景色,脸上浮现出无比欣慰的表情。是的,他们就是无数为中国**而献身的英雄的化身和代表,当目睹着这座城市美丽景色和款款流动的幸福情景时,怎么不会喜笑颜开呢?
离开广场后,我在想,先前一些对大都市夜景不屑的看法,其实是对城市不甚了解的一种偏见。凡事只有投入其中,亲身体验,才有真实的了解和收获,才能发现事物的美。南昌八一广场的夜景就是这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