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听说这本书的书名已很久了,最近有幸翻看了.果真如朋友所讲,确实好看,令人大开眼界.书中那位因为上课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喜欢站在窗边不顾老师的讲课与宣传艺人打招呼;她在美术课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她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她令正规学校所有老师都头痛;她最终因淘气,在小学一年级就被校方勒令退学的孩子——小豆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了,然而一个全新的学校接受了她,并改变了她的一生.现在的她已是亚洲唯一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小豆豆是一个行为怪异,令人头疼的孩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让普通人无法接受的小女孩,到了一所新的学校以后,竟然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想到自己班级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也贪玩成性,对学习没有半点兴趣,作业那都是为老师,为家长做的.他们倒是比小豆豆要好得多,但他们却没有像小豆豆那样有着巨大的转变.相反,他们好像对老师和家长的苦口婆心一直无动于衷.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小豆豆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一切都是因为那所与众不同的"巴学园",那位与众不同的校长以及她宽厚仁慈的妈妈.
巴学园和一般的学校不同.学校的教室是由废弃的"电车"做成的,同学们就在这些电车教室里上课.上课时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坐哪里都可以;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上课的内容是一开始就安排好的,想先上哪门课都可以,如果你非常努力,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计划,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寺庙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每周都有两次涂鸦课,可以在大厅里随便乱画;每天午餐都必须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学园"的运动会是校长自己策划的稀奇古怪的项目的运动会……
就是这些我们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学校生活,遵从了孩子们的天性,培养了他们的爱好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培养了好习惯.小豆豆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发生改变的.如果我们的学校也是那个"巴学园"呢,那我们的孩子一定对学习兴趣足足.就拿上次学校举行的校运会说吧,孩子们简直换了个人,个个欢呼雀跃,活蹦乱跳,个个思维敏捷,眼疾手快,个个都有一技之长,大显身手,没有优生和差生,有的只是各司其职.这其实就是巴学园的一角吧!但现在这样的活动太少太少,孩子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面对小林校长,我更是佩服他,小林校长真是一个尊重孩子,细心呵护孩子的杰出教育家.说来惭愧,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和一位班主任,望生成龙,成凤的心愿不比小林校长差,花的精力也不比小林老师少,但我没有当了孩子四个小时的听众,而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我也没有当孩子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在上课期间,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小林老师竟然只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还有信任!看来我和我的孩子的心离得好远好远呀.
虽然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巴学园"里的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能给孩子尊重,信任,鼓励,那孩子们说不定也能是小豆豆二号,小豆豆3号......
拓展阅读
1、狼王梦读后感500字小学
可能是对动物的喜爱吧,我对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情有独钟。《再被狐狸骗一次》、《最后一头战象》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而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狼王梦》。
《狼王梦》描写的是一匹叫紫岚的母狼为了把自己的子孙培养成狼群的首领——狼王所作的努力,并最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首先,她把希望寄托在了大儿子黑仔身上,从小喂奶是第一个,食物吃最好的,时时处处树立它的权威,让它形成唯我独尊的感觉。可一不小心在山洞口被饥饿的金雕给叼走了。然后她只能把希望放在老二、老三身上,可由于从小就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和精神上的鼓励,所以在它们身体和精神上都无法跟老大黑仔相提并论,最终也未能实现狼王的梦想。在失去了三个儿子以后,她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狼孙们的身上,为了让它们能平安、健康成长,她与金雕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她为了这个家族中的一员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献出了生命。
多么伟大的母爱啊!紫岚为了实现培养狼王的梦想花费了很多心血,并针对每个孩子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直至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的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千方百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还花更多的钱为我们报奥数班、口语班、琴棋书画之类的培训班等,极大地培养了我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报答伟大的长辈之爱。
2、雪地上的小房子读后感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臧传美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⒈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并知道还有哪些冬眠的动物。
㈡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⒉让孩子领悟看图读文、个性化读背文的妙处,并加以巩固。
⒊通过当小画家画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⒉使学生在情境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个性化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句话(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知道小动物脚印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雪”字,让
学生用雪字组词、说一句话、背和雪有关的儿歌或古诗。
二、感知新授
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从同学们用雪说的句子和背古诗、儿歌当中,老师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雪,对吗?你们知道吗,不仅你们喜欢,他们也特别喜欢。他们是谁?老师也不知道。谁想知道就快快读读课文吧!(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有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课题,给予及时鼓励。)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可以冬眠?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上一年级,书只读了一遍,大家就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相信在读一遍课文,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还可以找你的好朋友读。(学生读)
⒉解决生字词。
师:又读了一遍课文,刚才有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认识了好多生字呢!是啊,读一遍书就有一遍的收获。我来看看同学们的收获大不大?(出示生字)你们先试着读一读。
⑴学生自由读。
⑵找几名学生读,如不熟练可找小老师领读。
⑶开火车读,看哪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
⑷抢读比赛。谁会读谁就站起来读。
⑸出示生字,学生随机提问并组词和说句子。
⒊再读课文。
师:生字词我们读熟了,读起课文来就更轻松了,不信你们再试着读读课文。(学生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小画家都有谁?(学生回答,教师把小动物的图片发给学生贴在黑板上: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⒋个性化朗读课文。
师:你们想不想当雪地里的小画家?(老师随机问同学师哪位小画家)
师:下雪啦,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发言)
师:谁能用高兴的、快乐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找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四名小画家,一边做动作,一边有个性地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能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觉得这位同学师我们班读书最好地同学。你们服气吗?
生:不服。
师:谁敢向他挑战?(学生纷纷举手,让学生准备)
(抽几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其他学生评价。)
⒌小画家画画。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都知道小鸡画的是什么?(教师放课件)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学生用“因为„„所以„„”说句子。(其他三个同上。)
师:小画家们,现在我们该把自己画画的本领展现一下了。你是哪位小画家就把你的脚印画在纸上。画好了就请你们到前面来把自己画好的脚印贴在黑板上,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开始。(学生画脚印。画好的贴在黑板上。)
师:小画家们画的大大小小的脚印各不相同,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在雪地上快乐地采脚印地情景。我们一起看着黑板排着手来说一说谁画什么?
师:小画家的画画的这么棒,课文读得又好,不知道歌唱得怎么样?谁能唱和雪有关的歌?(学生唱)
⒎拓展练习。
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能听出来你们非常喜欢雪,我们北方的孩子都有过玩雪的经历。同学们想象一下下雪啦,我们来到雪地里会干什么呢?
出示课件: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朋友。
你来();我来();他来();我们大家来()!
三、课堂小结: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3、雪地上的小房子读后感
上班的路被纷扬的雪花盖满了,一只硕大的土豆不知道让谁扔到路上,在那儿醒目安静地呆着。走近看看,咦,挺好的啊,没有破损,没有变色,是只好土豆呢,好像被弃置的时间还不太长。它出生在哪儿,它的家在哪儿,它经过了怎样的颠沛流离,它怎么会在这个寒冷的时候跑到路上?它曾经去过谁家,为什么、被谁遗落或者抛弃?一串问号拥进我的脑壳。它不说话,我也无法猜测,只好默默地注视它一会儿后离开。
它一定生长在一处土肥水适的地方,它一定以骄傲的心情走进市场并被人千挑万选后走进单位或个人冬菜的储藏地方。它本来会是一盘很好的“国菜”,它曾多少次幻想以酸辣土豆丝、拔丝土豆、土豆丸子、土豆饼、土豆烧牛肉、土豆粉丝等形式,实现最简单的梦想——为人类的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在今天被丢弃在雪地之前,它从来没想过,一生会这样毫无意义地被荒废、一个生命会被这么漠视;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如此优秀的一只土豆,竟然不如一只远不如它的其他土豆,它们早早被人食用,生命价值已然实现;而自己,好的、大的、优质的反而落得这般*,简直可以说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只土豆的命运,让我想到了人的相似之处。前几天单位招聘员工,经过考试考核、面试等多重环节,最后被选录的,并不全是那些真正优秀的,而多是些一般化的。有个小女子给我影响特别深刻,她在考试和面试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最后并没被录用。使用单位的某领导在说录用理由的时候说:她那么能说会道,将来,让别人都没话说了……招录人员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水浒》里的武大郎,也想到现实生活里矮子眼里的高个儿,这都不是传说,而是由演义变成事实的东西……人虽然比土豆会说话,但不见得比土豆更能想明白自己面对的现实;明白现实超越一切,它才是道理、才是规矩、才是生活里绕不过的路。
事实上,人与物,事与理,都在扬弃的过程中。优秀怎么样?且不说优秀也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是要适用。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虽然你长的眉清目秀、神采飞扬,但如果像一只特殊的果实,你长得太美太好,人舍不得吃,最后放腐烂了,从你的价值来说,就一点儿没用。或许这只土豆就是太硕大、太好了,厨师每次捡到端详半天都舍不得下刀而放在一边观赏,某次让一个打扫卫生的以为是不用的废物,扔进垃圾袋里一起给拉了出来,路上又掉出了垃圾袋的。人呢,这样的情况更多。还说招聘中的事情。一位曾在他处干过、有学历文凭和专业资格证的女子,一上来就夸夸其谈自己的过往业绩,说自己多么能干多么优秀。她的自荐不能全相信,也不能全否认,但即使她说的全是真的,也会吓着人的。没了你,过去这里的工作就没开展好吗?你来了,这里的工作一定会搞好吗?你如果要来负责做领导了,你让现在的负责人何去何存?这样的人员,属于过于自信类,也很难让人录用。话说回来,好土豆多了,难道没你,人家就炒不出盘好的国菜,就不吃土豆烧牛肉了?
优秀的人才千千万,有机遇的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应当说,“怀才不遇”是个很普遍的事情。这里有种种情境,有的是个人问题,比如有人自视过高,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有的性格扭曲,恃才自傲,目中无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空有理论缺乏实干精神。当然,更有社会因素。当前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给所有人平等竞争的条件、平等发展的机会。“学的好不如嫁得好”、“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等等,都说明了这一切。官二代富二代为什么容易平步青云?不是他们能力水平学识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比一般人多许多。那么,你再优秀,好岗位都让他们占去了,你不被抛弃、不被埋没又能怎么样呢?!
但也要看到,今天社会比几十年前还是进步了许多。起码,你如果特别优秀,如果能吃得了苦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你就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土豆不会说话没有自主命运的能力,但人可以,你完全不被等着让人发现被人利用,只要利用现有政策、发挥自身特长、走好自己的路,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大道来是完全可能的。
雪地上的这只土豆算是生不逢时,黯然一生了。但每个真优秀的人,一定会走好自己的路,尽展生命的风采。因为路在脚下,前方一片光明。
4、雪地上的小房子读后感
胡庆庆
最近,我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书——《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这是一本外国名着,作者是美国当代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拉。英加尔。槐尔特。这本书一共有九部,总的书名为《英加尔一家的故事》。前四本为《大森林的小房子》,《大草原上的小房子》,《普拉姆河沟的堤坝》,《银湖岸旁》。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这本书是说罗拉和他的爸爸妈妈,姐姐玛丽,妹妹卡里离开大森林的家,迁移到大草原上安家的经过。这本书生动地刻画了罗拉爸爸的那种勤劳、勇敢和善良的品性以及他在与大自然*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谋生精神,真实地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美国人的移民生活,这本书还在美国曾多次获得儿童文学奖,并被拍摄成电视剧。
我十分喜欢罗拉爸爸,因为他不仅自己善于动手,还是新生活的保卫者,他时刻与大自然中的各种破坏力量作*,还会就地取材,因陋从简,从除草、砍树到筑墙、铺地,从犁田、播种到打猎,凡是生活所需的,他几乎样样都能干。
爸爸已经答应了给我买其他七部书,有趣、好看的《英加尔一家的故事》,我来了!
5、雪地上的小房子读后感
寒假,我踏着美丽的雪地看着令人感动的《雪地上的红玫瑰》 。
阳光,照耀着雪白的大地,银光闪闪,可是寒冷依然颇在。那雪地的*--一朵耀眼的红玫瑰,随着刺骨的寒风在那里坚守,他在执着些什么呢?
这本书讲述一个一个的人间故事,有挺多的动人之处:他和她认识的时候,都不那么年轻了,他拿着红玫瑰,他说他一直在雪地那儿等着她的归来。感觉得出来,他对她的印象很不错,而她也是,他更是处处照顾她,体贴她,如体贴一个小女生,让她感觉到被宠爱的温暖。就这样,他和她幸福的在一起,雪地上的红玫瑰已枯萎,可爱却永远融化在心底。
令我感慨甚深的是这么个情节:一个女孩与她心爱的白马王子相会,手拉着手,走在餐厅的那个温暖的角落,走到餐厅前,女孩对男孩说:“哇,里面的寿司有可能起来不错哎!”当她跨进餐厅瞄了瞄,便立马激动的嚷着:“不对不对,这个中餐才是我喜欢的。”当男孩准备点餐时,女孩又拦住了,低着头,嘴里小声的说:“其实我更想吃的是肯德基……还有……哎不行,那个也不赖,这个……” 男孩无奈的出了个点子,“我们去逛街吧!”但他们走到服装店前停了又停,向里面望了又望。可最终还是迈着无奈的步伐走开了。
这么短暂的一天在犹豫里飘过。本来甜蜜的他们劳累而两手空空,最终毫无收获的回到了家。
对啊,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走走停停,犹犹豫豫,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当红玫瑰留着最后的那一丝血红在雪地绽放的时候,人们都在徘徊,在徘徊中原本的东西却消逝了,眼前的耀光还没触摸到。
看哪,那个眼前属于自己的永远在前方绽放着,途中的缭乱是否可以忽视不见呢?
这就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故事,让我收获了精彩的情节和心灵的滋润。书,是一个深不可测又丰富多彩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在枯燥的夏季带上有趣的书籍轻松地度过吧!
教师寄语:即使世界沧海桑田,也有至死不渝的爱情。作家妙笔生花写下生活中的动人故事让人们憧憬,也让人们感慨。让我们带着书籍体验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每一刻,珍爱世界,珍惜每一个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6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