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5 21:56:37

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振聋发聩的民众呼声、浅吟低唱的情诗恋曲、历久弥坚的友谊之歌、由景而生的真情旋律。

中国是诗词之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风采。品味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提高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初中六册语文书中所选古诗词涉及的内容略谈一二,以便学生掌握规律,鉴赏品味。

一、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从公元前六世纪前产生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间的《楚辞》,到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民主派的爱国诗篇,在诗人们跳跃的诗行里,沸腾着火热的爱国激情,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后的至德元年,羁居长安的杜甫眼见沦陷后的京城一片荒凉,触景生情,写下了伤时感乱的爱国名篇《春望》。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

在*社会里,真正的爱国者又常常是受到压制得不到重用的,许多诗人胸怀大志,报国无门,诗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吐方式。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陆游在六十八岁时写下《十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一生追求的是为国效力,收复中原,他对壮年在南郑前线那一段短暂的戎马生涯始终怀念不已。如今他已是垂暮之年,孤处荒村,然而老诗人那报效祖国之心未曾少衰,以致梦中又回到了前线。

二、振聋发聩的民众呼声

同情人民的疾苦、为被压迫、被剥削、被蹂躏的劳苦大众向*统治阶级提出人道主义的抗议,是中国古诗词又一优秀传统,涌现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传世名篇。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民为生计所迫的矛盾心里,“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通过对比描写反映*社会繁重的赋税剥削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突破自身悲哀而心忧天下人的苦难,这是何等博大*怀!张养浩《山破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了*王朝兴废相继,百姓悲惨命运的历史规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浅吟低唱的情诗恋曲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古诗词中许多爱情诗歌以真挚、热情、健康歌唱,反映了人民爱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感情,这些诗词常常为各阶层的人们所共同爱好。《关睢》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形影不离的雌雄水鸟和鸣起兴,写河边采荇菜的姑娘引起男子的思念之情,求之不得而日夜不眠的苦闷与焦灼,求而得之的欢乐。《蒹葭》是《诗经》中影响最大的一首情歌,“蒹葭苍苍,白露未霜”,它从蒹葭、白露构成的秋色图入手,让人进入迷恋而感伤的季节氛围之中。

拓展阅读

1、李白歌解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此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全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渡荆门送别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写下的一首五言律

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送友人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是唐代伟大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情画意的送别。全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此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早发白帝城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人李白在流放途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望天门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天门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2、菩萨蛮李师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作于人岭南卸任之时。全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象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清澈的江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人相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可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妙选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本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3、《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的风韵。

笼统而言,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上看,末二句使歌思想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4、苏轼《江城子》《江城子》的读后感

在读完这篇宋后,感慨万千,眼泪竟从心里流了出来。这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在不同地方上演,人用悲怆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千哀思。

本人最爱苏轼,还幻想过若能穿越今去一睹真,但这种念头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乱想当作每日必修课,却恍惚的在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曾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跟别人分享。我连自己把什么目标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别谈怎样让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价值。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回头已不见深爱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从此化作一缕星光,只能远远观望。我们都有不甘心的时候,那纠结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来。我们会在最失意的时候想起那些曾给过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许是给自己的伤痛用的一剂良药。苏东坡和爱妻离别时的痛楚世人都可体会,那是永别,而十年那空荡荡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处,吟一曲千离歌,饮一壶愁绪任往事纷飞。谁没有此生最难割舍的相思,也枉在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总能给世人留下千绝句,让后人去体会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难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否会觉得狂躁不安,或是满腹情愁却不能倾倒在这虚伪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在挣扎着,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静下来坦然接受这可恶的一切。人类存在于这世界有多久悲欢离愁就有多长,鬓如霜又怎样,梦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泪眼朦胧是那么清晰。有时会想放任自己尽管让脑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却又没法控制思想仍旧挂念他,想必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感觉。

苏轼纵然才华盖世*清廉也难逃奸臣迫害,两度被贬饱受离乡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淘洗着灵魂,仍然以苦为乐坦然面对一切。很难想象这位以豪放著称而感情细腻的大才子是怎样承受的,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却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抵抗灾难的本能的退化。我们在坠入低谷时会想去做什么,任命运的摆布还是顽强的对抗,不畏惧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风一样,就随它去吧,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钢一般的气节,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严寒还能从绽放的梅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层层覆盖……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28230.html

热门阅读

  1. 新课程理念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体现论文
  2. 画蛇添足文言文译文及赏析
  3. 妇产医院检验科工作计划
  4. 最新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5. 三字经读后感优秀范文
  6. 校园安全演讲稿
  7. 《解决问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8. 婚礼搞笑祝福词
  9. 感恩母亲日记
  10. 春节的英语祝福语
  11. 描写春雨美诗句
  12. 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的自荐信范文
  13. 《老师的手》教案
  14. 教师节的美好祝福短信
  15. 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自荐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