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6

《小河与青草》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彩笔、头饰、宣传标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叉。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清 绿

拓展阅读

1、学二年级数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是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 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例】 课题:数一数 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 5+6+3= 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

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朋友一起数) (2)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 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

5个3 连加等于15(板书) 3、活动(三):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点子?学生自由地数数,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数的?

6+6+6+6=24 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 等于24;6个4 等于24)

(3)一起来数有 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动(四):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四、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

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五、课堂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朋友交流一下

一、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学中采用了多种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课堂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学目标。体现了数学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把握特点,活用

传统学数学材相比,新课程对学数学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 。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四、关注知识储备差异,合理构建合作组。

在本节课中,组之内以及组之间不平衡。由于组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组之间没有可比性,组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成了某几个组的表演,一部分组则成了陪衬,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组交流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得到发展。因此在组合作学习中,组成员的搭配应该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同时组合作应该是长期合作,而不是临时合作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组,我是这个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使合作学习组的建立变得合理,平衡。

2、白蘑菇学想象作文

雨过天晴,森林中冒出了一株雪白雪白的大蘑菇,美丽极了。

螳螂跑来了,笑眯眯地对白蘑菇说:“嗨!你好,漂亮的白蘑菇,能让我在你美丽的大白伞下面耍大刀吗?”白蘑菇生气地叫道:“走开!走开!真是讨厌,你会伤着我的!”一旁的见了,连忙对螳螂说:“别伤心,螳螂。来,到我的身旁耍你那大刀吧!”螳螂开心地蹦到了边。

蟋蟀对白蘑菇说:“我要站在你的头顶上唱歌。瞧,多么美丽的舞台呀!”白蘑菇着急地说:“不行!不行!你会把我给弄脏、踩坏了的,到那时侯可怎么办?”听了,对蟋蟀说:“别吓着它,还是到我的绿叶上来唱歌吧!”蟋蟀兴奋地停在叶上放声高歌。

蚂蚁对白蘑菇说:“我坐在你的下面,露水就不会淋湿我的衣裳了。”白蘑菇蛮横地嚷道:“不要!不要!谁也不许靠近我。”热心地说:“来!让白蘑菇看我们做游戏吧!”“好哇!好哇!”大伙儿都来到了身边。

蝈蝈儿、蟋蟀、蝉奏起了音乐,鸟儿滴哩哩地歌唱,蛙、螳螂、白兔在地上跳舞,森林里一片欢乐。

白兔跳累了,便坐下吃。白蘑菇惊叫道:“你怎么把可爱的咬断了?”

笑了笑说:“白蘑菇,你别担心。我还会再生长的,我不生气。”

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一不心失足跌落下来,砸断了高傲的白蘑菇。白蘑菇放声大哭:“你赔我!你赔我!”松鼠难过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过了好几天,灿烂的阳光仍旧照耀着整个森林,但白蘑菇干枯了,满脸深深的皱纹。呢?又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因为,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

3、人学一年级下册品德生活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我的伙伴

第一课 我的一家人

第一课时

知识技能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知识技能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

都有谁?(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

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师要及时给指导,从而明

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

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

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

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

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

一起笑……姐姐上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

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朋友是我的妹妹,那时她刚

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

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

妹妹在玩耍等)

4、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 爱好 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

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

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

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

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

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组介绍(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

解到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

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

自己家人的情况。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对

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

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

展现。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

喜悦。)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这一课的题目为我的一家人。一个题目就能引起大家的思

考。介绍我的家人对于朋友来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孩子们

都想让别人更多的了解自己,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展示

给大家。所以,课堂学气氛很活跃。但对一年级同学来说

有条理的讲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的讲述起着非常关键

的引导作用。另外,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指导也很重要。

上好这节课,不仅能达到品德生活方面的训练,也能对学

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时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

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

馨。

学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如全家旅游、过

生日、爷爷自己种花;火种别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

老师准备:

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

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

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

同学来介绍)

2、问: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

(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

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我的一家人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看表,自己声说

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组间互相说一

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

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

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

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组间进行抢答练习。

通过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

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

5、老师结: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

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

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让人难忘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请同学到

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7、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

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

三、结:进行爱家庭育。

探究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人,训练自己

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内容及形式;

1、观察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3、在活动课上介绍自己的家人。

4、重点请外省的学生用老家的话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注

意解释。

本课以亲亲一家人为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

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家人的亲切感;通过讲家人

的故事,拉进了孩子家人之间的距离,使孩子进一步感受

到家庭的温馨。本课在学形式上也采用了多样学。

讨论、组抢答、地方称呼、看家庭录像、讲家庭故事等,

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使其充分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

情。

第二课 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

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爱。

二、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

观察记录,学生自己时候的照片。

第一课时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

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

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

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1、引导学生年6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

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

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

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

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

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夜夜家人要

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

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

引导学生读一首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

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

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学过程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

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

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

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

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

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

长爱心的回报。

一、主题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

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爱。

二、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

观察记录,学生自己时候的照片。

第三课时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

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

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

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1、引导学生年6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

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

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

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

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

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夜夜家人要

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

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

引导学生读一首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

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

我爱爸爸妈妈。

第四课时

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学过程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

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

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

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

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

点击查看更多《小河与青草》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3219.html

热门阅读

  1. 温馨的圣诞节祝福短信精选
  2. 关于尼采名言
  3. 运动会学生代表发言稿范文
  4. 雷锋的故事
  5. 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
  6. 个人总结与对老师的评价范文
  7. 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浅议的论文
  8. 《三字经》典故之孔子相师
  9. 荷花淀优秀读后感范文
  10. 狗年新年四字祝福语
  11. 竞选班长优秀发言稿范文
  12. 最新秋期开学典礼发言稿
  13. 有关鹤岗市小学校本研修总结表彰会报道
  14. 201年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15. 201年夏至给客户的节日祝福短信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