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说课稿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说课稿范文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例1、例2是教学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教材联系了百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突出“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或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化成小数”这一转化规律和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百分数互化的简便方法。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简便方法及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二、以人为本,说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积极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三、以探为主,说流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情景引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在故事中设计了帮助主人公比较2/5、42%、0.45的问题,然后引出课题。

(二)大胆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准备题。

①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2 1.5 0.375 1.25

2/25 21/100 7/8 3/5

③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71/100 120/100 250/100 12.5/100

通过以上的练习,为学生学习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打下了基础。

活动一:

①出示尝试练习后先让学生说说0.24.1.4.0.123的意义是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突出转化过程进行铺垫。

②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联系以前的知识,可以先把小数怎么办?之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做不出来的学生可先看教材例1)汇报结果时突出每道题的转化过程。

活动二:完成P80的做一做(1),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活动三、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简便方法。(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并注意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右移两位与添百分号的关系。

学生有了小数、分数互化的基础,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同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落实。

活动一:学生学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出示例2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之后每组先选代表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集体讲评。

活动二:完成P80(2)做一做,并思考如何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进行设计。先出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互化的题目,再出现比较有分数、百分数、小数混合的题目。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综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拓展阅读

1、学语大自然的声音评稿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质兼美的散中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美妙声音,语言生动丰富。在本的学习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美读来引导学生体会散语言的魅力。从读词语入手,到句子的情境式复沓读,配乐师生承接读,组合作读、师生问答读,再到段落填空读。认真对待每一个字词、每一个短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形式不同的读,贯穿了整堂,从内容转变为朗读语言,培养语感,感受本传递的语言魅力。

章整体结构清晰,先总后;段落结构富有特色,总写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写各段,先总后,先概括后具体,结构思维十明显。因此学生在完成后第二题时速度很快,难度不大,可见学生对于章内容的把握是准确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总结构”这一名词。

二、三、四自然段的首句,即总写的中心句,都奠定了整段的写作手法:拟人。这种写法,本身就充满情趣,符合儿童的阅读趣味。学生在学习是也相对容易接受,特别是在朗读时能比较容易地带入情感,在朗读时情感、语气把握较好。

的语言的美,更重要的在于能根据不同声音的特点,选择适切的词语句子的长短、节奏。微风“轻轻柔柔”,狂风让“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啦啦”;鸟叫“叽叽喳喳”,虫鸣“唧哩哩唧哩哩”,蝈蝈“歌唱”……无论是描述声音的特点,还是拟声,用词准确、适切。

在本堂的教学上,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练习朗读,对内容没有做太细致的讲解,也花了较多的时间去积累关于风、水、动物的象声词。因此学生在后背诵第二三两段速度较快,朗读也比较有感情,很顺畅,但是在做堂作业本时出现困难:

问题:读着片段中的“呢喃细语”,我仿佛听到了()。读着片段中的“()”,我又仿佛听到了()。

学生对于“呢喃细语”的理解基本都写对,但是对于“仿佛“后面的自由练习就不会了,发散性思维较弱。部学生表示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该填什么,后来我告诉他们这是要形容风的声音,想象不同的风吹起时的景象,学生也能很快明白,只是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或者是学生的词汇积累太少。心求通而未得知意,口欲言而未能知貌。

练笔中,大部学生都能写出来,可见这堂还是有所收获的,作业本上的练笔是在堂上写的,但是我发现班里21位同学,怎么大部学生写的东西都差不多呢,选取了相同的事物,用了相似的修辞。

2、学语大自然的声音评稿

12月10日这一天,曾到二外听取戴燕玲老师的平行观摩《大自然的声音》,感觉这是一堂十成功的优质,从中学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操作技巧。

首先,上伊始就紧扣学情,酿造轻松愉悦的堂氛围。根据借班上、师生首次见面的实情,教师能运用活泼激趣的方法,三言两语就打破了陌生的局面,这样,有利于拉近师生堂合作的距离,为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做铺垫。

其次,运用多媒体件教学,出示一年四季的自然美景,顺理成章地引出“物候现象”这个概念,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生字词、问题设计用屏幕展现,既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又能增加堂教学容量视听效果,增加师生动、生生动的机会。

第三,将电视节目主持的模式引进堂组织教学环节,生动活泼,用活动式教学,很好地满足初二学生的新奇感。将学习任务配给四个组,根据各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别给予评,通过竞赛激励法,让学生感知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概念竞争意识。第四,借助主问题引导,让学生明晰章思路。善于调动领头羊的主动性,尽最大限度地从广度深度,努力提高学生群体参与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比如,组回答问题的时候,第一个问题都由各组组长来承担,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起模带头作用。

第五,根据结构特点,将主体部四个层次内容的解读任务,别交给四个组来完成,体现了“以为例子”的教学理念,很好地克服了因面面俱到而带来时间仓促的弊病,腾出宝贵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更多同学展现自我,彼此交流语言感受方面的学习成果。

第六,教师教学理念新潮,表现在备精心仔细,教学设计蕴含智慧。比如,教师自身对本编排意图把握准确到位,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恰切,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深入到位的解读本,而不是漫游式走过场,没等学生理解清楚就草草收兵。教师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当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堂组织教学的灵活应变,激励唤醒学生的思维情感。

总而言之,戴老师不愧是我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她能代表我市参加省里的教学观摩展示,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年轻教师之楷模。

3、学语大自然的声音评稿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教完后,体会有三:

1.朗读堂上学生朗读常常“不打心里过”,这样的朗读不仅使阅读流于形式,而且会削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不妨变换一下方法,由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而让学生闭眼倾听,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聆听教师朗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的意境,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个性标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外,还应该尊重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想法体验。有学生提到大自然中有蚊子嗡嗡嗡的声音,对于这样的回答,老师的反应大概一般是不满意的,而我在教学中,非但没有否定学生的回答,反而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并且指出大自然中并不都是美妙的声音,同时也有不悦耳的声音,鼓励学生真话,实话,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以童心看世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引导学生联想与延伸,如果仅仅停留于让学生聆听教师朗读复述中提到的声音,那么这堂算不上成功。成功的堂应该对本进行超越与升华。在堂中,我以本为出发点,并且跳出了本的限制,让学生充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让学生去感受更多的大自然的声:雷公公、冰雹、大公鸡、青蛙……这些都是本中所没有提到的。这样一来,学生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可谓一举而多得。

点击查看更多《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说课稿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9715.html

热门阅读

  1. 有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2. 哭叶高二作文1500字
  3. 办公室秘书科的年度工作总结
  4.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计划
  5. 六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6. 201年关于女生节祝福语大全
  7. 以父爱为题目的日记500字
  8. 简短的正能量语录
  9. 新年祝福的句子精选
  10. 发给客户的周末祝福语月
  11. 中考初三祝福语
  12. 点工工人承诺书
  13. 泥泞途中铁马鞭美文
  14. 想喝酒的说说精选
  15. 美文摘抄600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