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集声声慢

发布时间: 2025-08-04 12:53:53

李清照的词集声声慢

引导语:李清照《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qī)。乍暖还寒⑴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x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4)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5)怎敌地:对付,抵挡。

(6)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7)损:表示程度极高。

(8)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9)堪摘:可,可摘。

(10)次第:光景、情境。

(11)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12)晚:一作“晓”。

【翻译】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要注意的是,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

【格律对照】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词作的韵脚是:十二锡;可“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拓展阅读

1、《两宋··念奴娇》翻译 原文 赏析 评点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①寒食:明节的前、中、后三天为寒食。②险韵:韵部中字少而艰僻之韵。③扶头酒:使人易醉的烈性酒。④“露”二句: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王忱)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王忱)故自濯濯。’”

鉴赏这首作于政和六年(1116),属于前期的作品。全抒发的虽是常见的春愁春恨,但是作者以精致的手笔和新颖的表达方式使得全含蓄隽永,情味悠长。

开篇三句,作者以工笔描画了一幅寂的图景。“萧条庭院”是人所居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又兼以斜风细雨,平添了几分凉意。一句“重门须闭”,顿使这个深幽的空间变成了封闭之所,色调也随之黯淡,“须闭”是要关闭门儿,不受风雨的侵袭。但是春雨本轻灵,春风自柔和,张志和还曾写到“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人何必这么门扉紧闭呢? 这就设下了悬念。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二句揭示了答案,原来此时已近寒食,正是一年中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适合春游踏青的时机,却偏偏遭遇斜风细雨,摧残着花儿,摇曳着柳枝,让人不觉懊恼。“宠”“娇”二字本是形容人的,此处分别修饰“柳”与“花”,显得新颖、鲜巧,一方面突出了春柳的妩媚,春花的娇艳,更反映了人惜花、怜花的细腻心境。“宠柳娇花”句运笔不俗,字省而意深,事熟而句新,可与易安名句“绿肥红瘦”相媲美。虽是“宠柳娇花”,却要接受“种种恼人天气”的洗礼,使人内心平添了烦忧,“种种”既包含了阴、雨、风、寒等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了人内心郁结的种种不快。实际上,作者是很喜欢置身于自然,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她在《怨王孙》中就曾言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眼前小小的风雨竟使她如此烦恼,门扉紧闭。其实这只是虚笔,症结在于人的心绪:此时赵明诚远游在外,与她远隔千里,纵使春光再好,他们也不能携手同游、体味其中的意趣,她遂觉得索然无味,无奈中,只好把责任归咎于风雨,怪它们不尽人意,在委婉曲折中流露自己的伤感心迹。

人独居深闺,烦闷惆怅,百无聊赖,她遂开始作诗饮酒。“险韵诗”极言诗的冷涩、艰辛,这不是在炫耀人的才华,而是烘托屋内的冷僻氛围。虽说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汉曹操《短歌行》),但是饮“扶头烈酒”不免让人大醉,而作者就是想借酒销愁,在醉中忘记烦忧,但醒后呢?“别是闲滋味”,可见这种闲愁终究挥之不去。她有万千心事,想寄与丈夫,但是征鸿过尽,也难传锦书,只能独守着孤单,细数着思念。

“楼上几日春寒”句拓开一层,由一日生发成“几日”,然仍承接“万千心事”的意脉,铺叙人的惆怅心境。春寒料峭,连日阴霾,人默默地坐在楼头,“帘垂四面”紧承上片的“重门须闭”而来,已关闭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玉阑干慵倚”是佳人凭栏的画面,“慵”字既是人无聊心绪的流露,又是她久久失望与终日倦怠的展现,征鸿过尽,心情难寄,即使阑干倚遍,也是无计可施。已是夜深,人只好在寂寞与冷中睡去。“被冷香消新梦觉”是人早晨起来时的感受,罗衾不耐春寒,好梦都被风吹醒。心事无人可告,唯有寄托梦境;渐入梦乡,又被寒冷吹醒,短短几句,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辗转难眠的情状。“不许愁人不起”一句耐人寻味,仅六字,却字字含愁,将多少无可奈何涵括其中。

露晨流,新桐初引”是作者早起后看到的庭院景色,人笔锋忽转,告别了凄凉萧瑟,忽而进入了一幅新、淡美的意境中,“露”两句作者直接引用了《世说新语》的原句,人巧妙移来,丝毫无牵强生硬之感,而是熨帖自然、天衣无缝,“流”字表现了晨露浓重;“引”字形容桐叶萌发生长,原来虽经历了斜风细雨,春还是勃勃生机。她多想去游春,体味其中的曼妙。“日高烟敛”,预示着大好晴天,人却还要“更看今日晴未”,可见春寒依旧,天气不定,而她的心情也如天气般充满阴晴。

这首抒写春愁、春思,以天气为线索,铺叙展开,人的心情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新颖生动。全篇语言新,格调幽婉,锤炼字句不著痕迹,融情入景浑然天成,尽显作者的匠心独具。(张雅莉)

·毛先舒:“易安春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全句,浑妙。尝论贵开宕,不欲沾滞,忽悲忽喜,乍远乍近,斯为妙耳。如游乐,须微著愁思,方不痴肥。春情本闺怨,结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尔开拓,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诗辨坻》卷四)

·沈雄:“易安:‘被冷香消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又‘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杨用修以其寻常言语度入音律,殊为自然。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家所谓:以易为险,以故为新者,易安先得之矣。”(《古今话·品》卷下)

游春图 【】 费丹旭

江苏无锡市博物馆藏

链接宋代节日的类型。宋代除沿袭古来的传统节日外,民间还新兴起许多*性、娱乐性节日,而朝廷出于*需要亦制定了不少官方节日,故节日之繁多实属空前。宋代诸节依其渊源及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主要与天文历法、农事节气等有关,如除夕、元旦、立春、中和节、立秋、七夕节、十月一日、立冬、冬至、交年节等。其二,主要与*、俗信、祭祀、禁忌等有关,如玉皇生日、穿天节、元宵节、梓潼帝君生日、祠山张真君生日、春社、秋社、寒食、明、上巳、真武生日、大禹生日、东岳帝生日、城隍生日、浴佛节、结制日与解制日、端午节、竹迷日与龙生日、崔府君生日、神保观神生日、中元节、下元节、中秋节、威惠广祐王生日、重阳节、腊日、腊八等。其三,主要与娱乐,社交等有关,如花朝节、踏青节、观潮节等。其四*方制定的节日。宋代历朝皇帝例将其生日立为“圣节”(亦有因忌讳而改日者),并制定相应的节名,如太祖“长春节”、太宗“乾明节”、真宗“承天节”、仁宗“乾元节”等。当朝皇帝的“圣节”确立后,前朝所立者通常即告消亡。太后亦有仿之而建“圣节”者,如仁宗时为太后刘氏建“长宁节”,哲宗时为太后高氏建“坤成节”,自徽宗朝始,太后唯建“圣节”而不立节名。此外,朝廷还建有一些*性节日,如真宗所建之“天庆节”“天祯节”(后改称天祺节)、“天贶节”“先天节”“降圣节”,徽宗所建之“开基节”“天应节”“宁贶节”“天符节”。

2、的经典诗介绍

的经典诗,这篇文章由小编收整理,希望的经典诗这篇有关于的经典诗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五绝·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寻寻觅觅,冷冷,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

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

情怀如水,笛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

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3、《两宋··菩萨蛮》翻译 原文 赏析 评点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①日薄:指日光温煦。②著:穿。③沉水:即沉香,一名沉水香,熏香料。

鉴赏绍兴二年(1132)春,赴杭州,本即是她流寓杭州之后所作,属于怀乡作,全笔致轻灵而又感情深沉。

思乡,是中国古典诗中的常见主题,文人表达思乡,选择的意象多是苍凉、萧瑟的,情氛比较凄婉、幽怨,而却从新、蓬勃的早春着笔,显得不落窠臼,匠心独具。

荷汀水阁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开篇即是风和日丽的画面,虽是早春,却春风含情,微微吹拂;阳光送暖,亲近人心,女主人公卸下冬装,换上夹衫,心情愉悦而轻畅。这两句笔调轻盈,给间注入了温情与暖意,“心情好”三字使全的色调更为明朗,涤荡着轻松与欢悦。“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两句写人昼寝醒后,发现鬓发所戴的梅花已经残落,一“寒”、一“残”,暗示着的格调在悄然转变,委婉地透露出几分冷意。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陡转。“故乡何处是”是作者真情的呼唤,她的心已陷入了深深的伤感中,想靖康之变,国破家亡,江山在风雨中摇曳,已是破败不堪,此时作者虽在杭州,心中却一直牵挂着神京与故园,而且这种乡愁绵绵不断,愈结愈厚。“忘了除非醉”,用语平白如话,表达的感情却极为沉痛。她想借酒浇愁,也只有酒醉后才能把故乡忘掉,醒时思念之情无时无刻不在心中萦绕,“忘”恰恰表示不能忘,这是正话反说,把家国之愁渲染得更加浓烈。

“沉水”即沉水香的别称,古人有熏香的雅尚,此时人正燃香睡去,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蔓延,人依旧未醒,可见醉得沉重。醉缘于愁,而醉久则体现愁浓,而愁浓只为思乡。作者不直接说愁重,说乡思,而是从酒、熏香着笔,就使显得含蓄深沉,感情隽永。

是一位爱国人,她在诗中就曾发出过“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心来讽刺南宋朝廷偏安。本篇也是爱国,主题是乡思,她内心的感情澎湃激烈,却采用了婉曲之笔,不是喷薄而出,而是沉郁顿挫,通过一些细节、片段侧面展现,这与婉约的风格是相吻合的,也是同人此刻愁肠百结的心情相统一的,这样的描写更能刻画出她的遗恨绵绵无尽、纠结缠绕。

语言平淡,格调幽婉,感情沉郁,没有浓墨重彩,仅是以浅、简省的文字轻描淡写,感情却是纵横起伏,荡气回肠。人善于在早春这样一个富于生机的时刻抒写愁情,更突出了内心的忧愤深广。(张雅莉)

·况周颐:“俞仲茅云:赵忠简《满江红》‘欲待忘忧除是酒’,与易安‘忘了除非醉’意同。下句‘奈酒行有尽愁无极’,微嫌说尽,岂如‘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亦宕开,亦束住,何等蕴藉。易安自是专家,忠简不以重云尔。”(《漱玉笺》)

俞平伯:“上片措语轻淡,意思和平。下片说故乡之愁,一时半刻也丢不开,除非醉了。又说,就寝时焚香,到香消了酒还未醒。醉深即愁重也。意极沉痛,笔致却不觉其重,与前片轻灵的风格相一致。”(《唐宋选释》)

4、《·醉花阴》爱情诗赏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草堂诗余》等题作“重阳”,《花庵选》等题作“九月”,《汇选历代名贤府全》则题作“重九”。关于这首,相传也有一段佳话。《琅嬛记》卷中引《外传》云:“易安以重阳《醉花阴》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不如;赶不上),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易安作也。”这个故事虽未必可靠,但却说明这首确有它鲜明的艺术特点,特别是“莫道”三句,更非他人所能混同者。这首,表面上是写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上片先从人一天的生活感受——永昼难挨和凉夜难寐——写起。“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写永昼难挨,于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人的孤独寂寞之感。“薄雾浓云”,极言从早到晚,天气都未放晴。这种阴晦天气最易使人烦闷,何况人又是独守空闺呢。“愁永昼”三字,正反映出人的愁苦难挨。“瑞脑”句承上,转写室内情景。既然天色长阴,不宜出去,也只是闷在屋里,眼巴巴地瞅着瑞脑香在香炉里地燃完。从这一句,更见人的寂寞、无聊。“佳节又重阳”句,明点节令。古人对重阳节是很重视的。相传在这一天,亲朋相携,登高饮酒,头上还插戴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借以“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风土记》)。王维在他的少年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曾经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王维正羁旅在外,恰值重阳佳节,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重阳诗。如今也值重阳佳节,独处闺中的人,能不更加怀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丈夫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人感到“永昼”难挨,正是因为她在惦记着、思念着离家远出的丈夫。但人偏不明写对丈夫的惦记和思念,却从自己在重阳日的孤独冷之感着墨。“佳节又重阳”一句是全的一个关键句,人对丈夫的脉脉相思,全从此一句暗示出来。她为什么感到昼愁夜凉,为什么触物情伤,其答案就全在“重阳佳节”四字之中。重阳是团聚之节,团聚之节偏偏不团聚,于是孤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一个“又”字,境界全出。盖昔日夫妻团聚,而今独自,则构成今昔对比;昔日即已分离,而今仍旧分离,则又有加一倍的作用。“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尽人孤眠独寝滋味。试想,人和丈夫欢聚在家时,是何等情景!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语》)如今,玉枕无殊,纱厨依旧,而枕在玉枕、睡在纱厨中的却只有自己,这该是多么难堪! “半夜凉初透”,真实地刻画出人孤眠独寝的凄苦之感。“凉”字,不只是天气凉、纱厨凉和枕簟凉,主要是写人心头凉。因为心头凉,睡不安稳,半夜就醒了。此句正可与煜的“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句对看,都是借身边情事来写自己的生活感受。但人这句比煜句更为含蓄蕴藉。——煜句到底说出了“不耐”二字,而人这句的含意,则须玩而觉味,思而后得。

上片极言昼愁夜苦,下片转从赏心乐事来着笔,通过黄昏时候菊畔饮酒的情事,进一步揭示由于夫妻长离久别给人带来的愁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换头两句一扫上片的愁情恨事,好象人在回味节日的欢乐。其实,不。为什么?重阳佳节,把酒赏菊,固是士大夫阶级的一种雅兴,嗜菊如命的陶渊明自不必说,那位“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孟浩然,不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的兴致吗? 人作为一位喜饮善赋、热爱自然和生活的青年贵妇,自然也不乏这种情趣;然而,一则因为丈夫远出在外,二则因为“薄雾浓云”,天气阴晦,所以人在屋里对香闷坐了一天,一直挨到傍晚,才强打精神来到菊圃,喝了那么“三杯两盏淡酒”。一方面应景,另一方面,也聊且宽解一下自己的愁怀。“东篱把酒黄昏后”句的感情背景,大概就是如此吧。这里,人对“东篱把酒”的情事,并未作具体的描述,只用了一句就概括出来:“有暗香盈袖。”虽说很概括,但十分生动,含蕴也很丰富。可以想见,人一边喝酒,一边赏菊,说不定还拣姿致美丽漂亮的折它只株呢,所以染得满身菊花的香气。虽说如此,可到底无甚意趣,反而弥增自己的烦恼。为什么? “馨香盈杯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离家在外的至爱亲人啊! 这就很自然地引出结拍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上和“东篱”两句相应,并和起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遥相绾合,直接抒写了人的凄苦心情,中而含蓄地表达了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伤人啊! 当西风把帘子吹起的时候,你看,篱畔的菊花正茂,而我自己却(因思念丈夫)憔悴多了。这三句先以“莫道”二字呼起,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贺梅子”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者,煜、贺铸句皆以设问语气出之,而人则以表示否定的直陈语气出之,更加强了全句的抒情效果。“帘卷西风”,又突入景语,宕开一笔,让西风掀起帘子,除去屋内人与帘外菊间的隔阂,为结句作了必要的衬垫,也加重了全的感伤色彩。最后以“人比黄花瘦”这一古今同赏的精警之句,振起全篇,醒明题旨,全也就在这个亦情亦景、耐人寻味的煞尾镜头上结束了。前人对这首的结句称扬备至,沈祥龙说:“言情贵蕴藉,勿浸而淫亵。……黄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 (《论随笔》)人不直言相思之苦,只把相思之苦的后果轻轻拈置于此,确实含蓄有味。但是,它的成功,不止于此。在我们看来,还在于即景取譬,比喻新颖而俊雅,形象鲜明而生动,并赋予了全以强烈而浓重的抒情色彩,使客观景物和人物感情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另外,从结句的炼字来说,历来也多有美评,沈祥龙说:“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论随笔》)即是。沈氏的炼字标准,未必完全允当(如说“中所未经见者”不可用,就不妥),说“瘦”字好就好在“隽响亮”,也不全面;但他毕竟是看到这个字用得好。我们认为,炼字的标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能否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能,就好。象人的另两个“瘦”字,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瘦”和“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瘦”,或即景会心,或妙手偶得,也都用得很好,自然真切,新丽传神。

这首,以轻婉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以人自己为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的青年贵妇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出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境,具有很强的艺术*力。人毫不掩饰自己在丈夫离家远出后的愁苦心情,也毫不掩饰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这在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中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是感伤的。许宝善谓此“幽细凄情双绝。”(《自怡轩选》卷二)陈世焜辑《云韶》卷十更谓此“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曲往往宗之。”(转引自王学初《校注》)

5、2017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17初三优秀作文:我和

我虽然才十五岁,可是和结下不解之缘却已经十年了。这不仅因为我和都是济南人,主要的是因为的形象和诗篇伴随着我成长。崇拜——做—超过,这就是我思想上走过的路程。

我五岁那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妈妈领我游览了“纪念堂”。在我童稚的心田里,印迹鲜明的是古装静立的画像。也许是妈妈平时熏陶的关系,也许是妈妈硬逼着我背的许多诗发生了作用,也许是妈妈这次有意的诱导产生了效果,总之,是一个好人,她挺有能耐,很会写,便是我当时思想上明显的收获。

三四年过去了,的那幅像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天妈妈给我带回一本小画书,画面上那古装静立的妇女立即吸引了我,这不是吗?我很有兴致地翻看着。因为上面的字不都认识,对画的意思也就不能尽懂;然面就是这本小画书,使我不但进一步知道是一个好人,挺有能耐,很会写,而且还知道她很爱国。也就是这本小画书使我对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上了,要做象她那样了不起的人。

我常常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的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背着手,迈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学着妈妈的腔调背诵着。当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意境,但我却仿佛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境界:荷花丛中,一叶扁舟游荡而来,受惊的鸥鹭扑展着翅膀飞了起来……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画!妈妈说我欣赏的能力提高了,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有一次,我的作文里写进了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夏日偶成》的绝句,竞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个男同学和我争论起来,他们硬说这首诗是一位武将写的,不相信是女所作。还是老师平息了这场争论。老师还表扬了我,说我的作文写得好,如果继续努力,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文学家。从此我学更带劲了,有时,妈妈不给我讲,我就自己硬啃。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我上中学了。

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中年老师。他精通文学,通晓历史,常给我们补讲些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我的文学兴趣更浓了,开始接触的文学书籍,然而在屈原、白、鲁迅、丁玲.冰心、郭小川、高尔基、契诃夫、都德、海涅等如林的诗人和作家中,对我最具吸引力的仍然是。我立志做个式的文学家。虽然妈妈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我:“你最近的文路不对头,你应该多读些现代诗人和作家的作品……”但是我听不进去,“”这个名字对我具有异常的吸引力。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作文不受表扬了,批语中还经常出现“思想低沉”、“缺少时代精神”等等的语句。我不理解,也有些不大服气。

又是一年过去了,我开始觉出格调确实低了点,但我想“瑕不掩瑜”,,艺术性就是高。

有一天,班里组织诗歌朗诵会,老师要朗诵的同学自己选材,还特意要我好好准备一下。我翻了五六本诗,觉得都不合意,最后决定朗读.我选定了我最喜爱的两首,做了充分的淮备,我充满信心地想:我一定能用名冠古代文坛的女人的博得大家的掌

朗诵会幵始了。第一个同学朗诵了毛**的《沁园春·雪》,那雄浑的调,高昂的激情,使四座皆惊。当读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屋内响起了震耳的掌。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朗诵着。他们读的都是歌颂祖国、歌颂四化建设的诗篇。看得出,同学们都很激动,个个脸涨得通红,好象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他们认真地听,用力地鼓掌。不知怎的,我心里紧张起来,身上也有燥热,我向四周望着,寻找班主任老师,我想告诉老师,我不朗诵了。

“欢迎‘’朗诵!”一个同学的音。

同学们的目光刷地屮到我身上,我顿时紧张起来,两只手竟不知怎么放才好。这时我看到老师在向我微微点头,他那平静的目光好象在说:“要有勇气!”我站了起来,沉静了片刻,开始朗诵:“寻寻觅觅,冷冷,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极静极静的会场上,冒出了嗤嗤的笑;我心里更慌乱了,音也开始发颤。我记不用什么腔调朗诵完笫二首的,只记得咋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引起的仍是嗤嗤的笑,还伴有几分议论。

朗诵公结束了,我的心情十分不好。语文老师找我来了,他送给我毛笔楷书的鲁迅先生的两首诗,并且教导我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历史人物,不能做,而要超过!”

晚上,我坐在桌前,读着老师送给我的两首诗,想着白天朗诵会上的情景,乱麻般的思绪开始有了头绪,我渐渐醒起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分明的爱憎,昂扬的诗意,使我感奋起来。是呵,无产阶级文学应有一种崭新的格调!

我十分激动,站起来,推开窗子。繁星点点,新月如钩;仰望宁静的夜空,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幻景—

在万马奔腾的四化建设的大道旁,站立着古装文雅的,她指点着我越过了她,向着走在很远很远前方的鲁迅先生的方向快步走去。……

点击查看更多李清照的词集声声慢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8216.html

热门阅读

  1. 汪国真爱情诗
  2. 五年级有关快乐的春节为话题的写事作文400字
  3. 我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4. 《未来科学家》读后感
  5. 动漫催泪经典语录
  6. 席慕容《乡愁》诗歌赏析
  7. 格林童话故事第:霍勒大妈Mother Hulda
  8. 开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9. 关于土木工程的生产实习报告
  10. 关于上进的经典名言
  11. 201暑期社会环保实践报告
  12. 关于光棍节调侃祝福语大全
  13.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案
  14. 中秋节手机祝福语
  15. 宣传普通话的手抄报内容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