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
成语寓意: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张僧繇是南朝着名的画师。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
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
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 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拓展阅读
1、关于龙谜语大全及笑话故事
1、谜面:有人尊我为皇上,有人夸我海中王,有人画我怕点睛,说时点了会飞翔。(打一动物)
2、谜面: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打一生肖)
3、谜面:人要虚心一点 (打一字)
解析:“虚”字中心为“七”,“七”与“人”、“一点”可组成“龙”字。
4、谜面:叶公吃惊 (打一动物)
解析:根据叶公好龙之典故,叶公是害怕真龙的。
5、谜面:庭前乱,花草尽,人影空 (打一字)
笑话故事:天上飞来一条龙
五一假期到了,一向小气的老总表现出少有的慷慨,说要组织大家去云台山游玩!
谁知到了第二天,大家左等右等也不见老总来。正不耐烦时,同事小张眼尖,突然叫道:“老总的车来了!”
只见老总的车缓缓停在公司门口,老总拖着肥胖的身子下车时,居然还拉着一个妖艳的女人。
有人很好奇,就问:“这是老总的老婆吧?”小张立即否认:“老板娘我见过,比这个要老得多。”大家心知肚明,小张一向热衷在老总面前拍马屁,对老总十分了解。
顿时,大家心里有了底:“看这个年纪、相貌,那就只有是*了……”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总表面上是带员工旅游,实际目的却是靠此遮人耳目,找个借口避开一直监视自己的老婆,暗中跟*幽会!
说话间,老总拉着那个女人走来了,颇具威严地扫了一眼众人。大家都很识趣,谁也没问女人是谁,都把头转向一边。只有小张一个人上前,乐呵呵地帮着老总拿东西。
中午,一行人乘车来到山下的旅馆。
老总咳了咳,说:“我临时有事,就不打算爬山了。”说完扫了一眼众人,拉起女人就走了,留下一群人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少了老总的跟随,大家少了约束,很快爬到山顶,正玩得尽兴,突然一阵凉风吹来,山间的云变得越来越浓,大家慌成一片,难道要下雨了?
旁边有个做小生意的山民,笑着说:“这是起大雾,不会下雨的。”果然,云台山很快就被大雾笼罩,变得若隐若现,大家在雾气中摸索着走动。
小张独自走向山岩边,正准备观赏这难得一见的云山雾海,忽然飘来一个黑乎乎、长溜溜的东西!还没等他辨认出是什么东西,就听有人怪叫一声:“那里飞来一条龙!”
大家很快就聚过来,七嘴八舌叫开了:“是假的吧,世界上没有龙,都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但说话间,那条“龙”越飞越近,在浓雾里来回穿梭,若隐若现!
“龙好像是金黄色的,不会是真的吧!”“瞎扯!一定是景区搞的把戏,逗游客玩,咱们千万不要上当!”一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那个山民来到围栏前,眯着眼一看,神色立即变得很夸张:“真的是龙!我们这里有很多龙的传说,这面山下是还未开发的峡谷,没人会去那里玩!”说完,山民竟然跪在地上磕起头来。
一看这情景,大家更加深信不疑,都纷纷拿出数码相机、手机拍照。
这时,一个同事抄起一跟树枝,甩开膀子抄龙扔去,说:“我听奶奶说,谁要是沾染上龙的仙气,谁就能一辈子走好运!”一听这话,大家赶紧寻找易拉罐、汽水瓶,雨点般地朝龙扔去!
令人惊奇的是,那条龙似乎受到惊吓,逐渐地向远处飞动。“哎!别让龙跑了,赶紧扔石头!”小张大喊一声,他一个石头“嗖”的飞去,准确无误地砸中龙的尾巴,竟然断了!
受伤的龙继续向远处飞,而且越飞越快,很快就消失在浓雾里。
下山时,大家累得满头大汗,但都十分兴奋,说要把拍摄的视频贴到网上,到时点击量一定猛增。
来到山下旅馆,大家意外地发现,老总的车早就停在那里了。
进了房间,老总脸上并没有暗中幽会的甜蜜,反倒无限忧愁,脸上还有几丝伤痕。令人意外的是,那个妖艳女人也不见了踪影。
见此情景,大家都识趣地退到一边,小张却没头没脑地把手机递给老总,说:“老总,真遗憾!您错过了最精彩的时刻,我在山上看到了龙,还用手机录下来了——”说到这里,小张突然停住了,眼睛不住地往老总身后看。
总耸拉着脑袋,接过手机,似乎没在意小张的话:“哎,今天真倒霉!我们两个为了找一个清净之地,特地去了未开发的峡谷。途中她想放风筝,我就买了一个。”
“谁知我们刚把风筝放起来,没过多久,山上就有一些缺德的游客往下丢垃圾,我们差点就被砸中,我们只好赶紧跑,谁知那些缺德的游客竟然追着用石头砸。她受惊吓过度,已经被送到医院了……”说完,老总站起身,从身后拿出一个断了尾巴的龙风筝。
大家顿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争先恐后地找借口挤出房间,手忙脚乱地把那段刚才还当成宝贝的“龙”视频彻底删掉。这时,身后却传来小张怯怯地说话声:“老总,把手机还给我吧……”
静了片刻,房间里突然爆发出老总的咆哮声,其中还夹杂着小张的苦苦哀求声……
2、有关成语故事作文
如椽之笔
晋朝武帝时,有个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觉惊异。他对人说:“此当为大手笔事!”(“大手笔”,即大作家。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后来赞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笔”、“大笔如椽”,或“如椽之笔”。
【出处】《晋书·王珣传》,原文为:“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释读】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如椽的大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笔力雄健。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3、有关成语故事作文
一天,农民在山上砍完柴准备回家时,发现回家的路上有一排狼的脚印,而且是朝着他家的方向去的。“不好!”农民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了。
他把柴扔到地上,沿着狼的足迹找到了自己家的羊圈里。却发现羊圈上破了个洞,羊圈中少了一只羊。农民吓得瘫坐在了地上,嘴巴张大得都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了。他逐渐平静下来后,心里想:“还好只少了一只羊,洞也不大就不补了。”他于是就把柴拿回家里,然后睡觉去了。
第二天,当他抓鱼上岸后又发现了狼的脚印,但是这次他看起来平静多了,可能是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一次。但是他还是很紧张,生怕羊都被狼吃光了。他爬到岸上,拿着装着鱼的桶跑回了家。这次他紧张的连汗都一直在向下滴。回到了家,又少了一只羊,但是农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都少了两只羊了,狼应该不会再来了吧,洞就不补了。”
但是这次其他的村民都来劝他,想让他把羊圈的洞补上,但是农民根本不听他们的意见。
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那只来过了两次的狼带着狼群来了,他们纷纷涌入羊圈,把羊全部都吃光了。
第二天早上,农民为了以防万一去了羊圈,却看到了一地都是羊血,羊一只都不剩,这次农民才把羊圈补上,以后羊一只也没有少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