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词 杜甫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1

端午节的古诗词 杜甫

杜甫写过什么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呢?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日赐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注释:

(1)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

翻译: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拓展阅读

1、最著名的经典集

白色的头发垂到肩膀一尺长,离家35天就是的日历越来越近了。你对中国了解多少?为此,边肖从网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著名的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著名的经典集锦【上篇】1。,谁最遭罪,屈原淹死,百姓遭殃;,谁有福,粽子喂小鱼肚;,谁追谁赶,龙舟汹涌人人过;,谁的愿望,明天的历史。以祝福、短信问候和日快乐开始!

2.的年代,基本上是一个被忽略的年代,美好的文字已经不多了。

3.(唐)在仲夏,时间很清楚,白天很长。梅子已上鼎,传唱。

4.六点使虎符缠臂于于佳

5.几千年过去了,成为一种习俗,天上的日期间,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数百艘船只争夺渡船。

6.七律(老舍)风雨交加,村里的孩子还穿着旧衣服;邀爱随身带竹帽,敢爱草堂为泥;

7.官服也是有名的,的时候也是有荣誉的。香丝纺成细葛藤,柔风吹来,白如新雪。——日赠衣》

8.糖水浸泡的小冰球,上面覆盖着透明的玉米、小米和松木。——章雷的《龙舟

9.四季繁花似锦,九子争奇斗艳。——李隆基《三堂宴,群臣探神言》

10.宜聚一聚。绮宴歌舞。岁赏。——张孝祥的《深红色的嘴唇》

11.水饺桃柳,共饮,雕菖蒲,雕个人。——秦观

12.楚人贪玩儿戏,姜年年拿金牌。——文天祥《

13.天气潮湿,但发病较轻。下雨休息一下。下雨休息一下。明天是刘桦。——范成大梦之令

14.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李清照的

15.细裹五色臂丝长。——亦舒的小冲山

16.对艾府风俗不起作用,祈祷蒲的酒话能上水平。——尹的《正的日子》

17.艾比香蒲到处都很忙。他有一个女儿,庆祝太阳的终结。——亦舒的小冲山

18.国亡于今日,世间只剩离**。——章雷的“

19.宫装也很有名,的时候也很荣幸。——日赠衣》

20.每年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赵凡《三首》

22.下一个人关上门。——李志毅《南乡子

23.寻云之后,市场化为乌有。——苏轼游寺禅语

24.裁缝云烟成了御衣,向鞠躬。——《送别,送清津过

25.四季灵动,九子争新。李隆基《三堂宴群臣探神言》

26.粽子和桃柳,满座的人一起喝酒,把菖蒲雕刻成个人。——秦观失调的名字“

27.每年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我想谈论谁?我想和南方和北方谈谈。赵凡《三首》(下)

28.清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苏轼浣溪沙

29.但是谁会推荐屈原庙过呢?——楚朝阳《五丝》

30.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宋丽清照的《》名不副实

31.官服也是有名的,的时候也是有荣誉的。香丝纺成细葛藤,柔风吹来,白如新雪。——唐《日赠衣》

32.裁缝的云烟变成了皇家的衣服,向鞠躬。——的告别之旅

33.但是谁在吹嘘的时候推荐了屈原庙?

34.这些带子用五根线系在一起。——李清照的《》名不副实

35.每年都刮风下雨,这似乎是屈原和陈的委屈。我想谈论谁?我想和南方和北方谈谈。——赵凡《三首歌》二

36.好日子是五天,祝你们在一起一千年。——权德舆《正礼室有彩结衣》

37.在仲夏,时晴日长。——来源:李隆基

38.谈把扔给他,他在那里把自己淹死在米洛河里,他今天又在运河里快活了。——来源:赵凡三首歌

39.中关门。——来源:李志毅《南乡子

40.细裹五色臂丝长。——来源:亦舒小中山

最著名的集【第三部】41。轻汗微透,蓝芳沐浴在明代。——来源:苏轼浣溪沙

42.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来源:北琼的

4.空惆怅,谁再吊元祥。——来源:亦舒小中山

44.对艾府风俗不起作用,祈祷蒲的酒话能上水平。——来源:尹的《正的一天》

45.谁有女儿,庆阳。——来源:亦舒小中山

46.你还没说完就在找云,夜烟落在集市上。——来源:苏轼游庙禅语

4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字斜挂环。——来源:苏轼浣溪沙

48.仙宫长命,极私。——来源:豆叔给“正”的礼物

49.艾比香蒲到处都很忙。——来源:亦舒小中山

50.精细缠绕五*臂长。-舒?小中山的

51.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北琼的

52.香蒲到处都很忙。-舒?小中山的

53.小丸子*包着糖,里面有透明的玉米、小米、松子。——章雷的《龙舟

54.始于明朝,第一个盛宴是奶油。——褚广西《大?长韵当安一微”

5.空惆怅,谁再吊元祥。-舒?小中山的

56.饭包盒饭?一醉方休。——陆游春晚感叹

57.谁有女儿,庆阳。-舒?小中山的

58.*线轻绕红玉臂,小字斜挂环上。——苏轼《浣溪沙

59.彩线轻绕红玉臂,小字斜挂环上。——苏轼【浣溪沙

60.风雨终晒,汨罗无处挂魂。——贝琼【已经了】

2、纪念

宫衣亦有名,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以下是纪念,**。

唐·李隆基

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鉴赏: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鉴赏: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召请群臣宴饮。

竞渡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鉴赏:“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竞渡歌(选)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鉴赏:这首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唐·殷尧藩

少年佳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鉴赏:“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日挂在门上以*。“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人有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唐·文秀

自谁言,万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鉴赏: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日礼部宿斋

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鉴赏:唐人有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权德舆*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日礼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鉴赏:“浴兰”指“浴兰汤”的习俗,用*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刀尺火云催。

鉴赏:唐代皇帝在日会赏赐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礼物,*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也以衣服为最常见。

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鉴赏:“百索”又名五彩、长丝、长命缕,是用五色丝线编织而成,据说可以增寿续命。系百索是人驱邪避灾的重要习俗。这首将皇宫比作“仙宫”,将自己比作“犬马”,来表明自己在被皇帝恩赐而感激的心情。

五 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

但夸,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鉴赏: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

鉴赏: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国破身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绝唱之《离**》在人世间!

宋·赵蕃

谩说投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一长歌。

年年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鉴赏:都说众人作是纪念屈原,可是全都乐呵呵的是为什么。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福,试着向艾人求福吧!

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样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歌唱吧!

每年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鸣叫。

乙卯重五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鉴赏:人在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鉴赏:五月五日,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元·贝琼

风雨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鉴赏:“阳”即。“海榴”即石榴,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不解愁。

鉴赏: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令门·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鉴赏:中提到的的习俗: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喜迁莺·泛湖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鉴赏:上阕写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郦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鉴赏: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惊醒了朦胧中的好梦。

3、中华好

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心解》)。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人听出来的。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4、中华好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人对失望的感伤。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生平第一快”。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点击查看更多端午节的古诗词 杜甫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53233.html

热门阅读

  1. 公愤拼音解释及造句
  2.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3. 《给予树》优秀说课稿范文
  4. 小学第二学期半年工作总结模板
  5. 水晶影象制作技术加盟合同模板
  6. 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荐信范文
  7. 工作就是修行读后感
  8. 开学典礼高中教师发言稿范文
  9. 《升国旗》教案范文
  10. 腊八节的古诗句
  11. 新学期大学生个人学习计划
  12. 大三寒假的实习报告
  13. 浪漫平安夜祝福短信
  14. 朱自清散文摘抄
  15. 收获日记500字
  16. 祝福友人的诗句
  17. 周年庆典策划方案范文
  18.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四年级观后感
  19. 非主流爱情经典语句集锦
  20. 席慕容散文《成长的痕迹》读后感
  21. 8个字的军训口号
  22. 清点你的财富美文摘抄
  23. 柔柔春雨情散文1000字
  24. 201年国际家庭日祝福语短信
  25.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稿
  26. 运动会的发言稿范文
  27. 桥大实校语文组期中总结发言稿范文
  28. 201年六月生日祝福语
  29. 关于春节祝福短信汇编
  30. 201年除夕给公司同事祝福语
  31. 写划龙舟比赛的作文
  32. 《夜王历险记》作文2000字
  33. 圣诞节最新祝福语短信
  34. 有哲理霸气文言文句子
  35. 给小学三年级开家长会的发言稿
  36. 我爱幼师发言稿作文
  37. 关于辛弃疾高考作文素材
  38. 适合做签名档的句子
  39. 静静地等待花的开放演讲稿
  40. 2019每日励志正能量语录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