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童趣的诗歌
尘封的记忆-童趣
滚着铁环撵太阳,
湿湿的衣服全是汗;
皮肤如漆又似墨——
全赖烈日打的赏!
拉着星星捞月亮,
光腚的河水多清凉;
可恼鱼儿来亲热,
害我全身上下尽痒痒!
沙土为筵草当床,
头盖手帕来拜堂;
扭扭捏捏学猫步,
笑得捂着肚子直喊娘!
快乐的童年和那流星一个样,
在我心头留下永恒的光;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我把童年藏在梦乡河畔的柳树上……
推铁环
在一个旅游景点的民俗乐园
看到一种儿童游戏叫推铁环
别看它简陋得不太显眼
却胜似小孙子的跑车与飞船
小时候我心目中最好的玩具
就是这个箍木桶用的铁环
用铁丝挝成一柄推手
推着它绕着麦秸垛来回转圈
不求铁环玩具贵贱
只图推得不会掉链……
睹物忆旧的心情蓦然放飞
让我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童年……
打陀螺
小时候
哥哥教我打陀螺
将鞭子高高扬起
瞄准目标狠狠抽打
让陀螺飞快地旋转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旋转成一幅画、一朵花……
长大后
我变成了一只飞速旋转的陀螺
在漫长的职场上
多少个年年岁岁
多少个春秋冬夏
旋转成一种生活的旋律
旋转成一枝骄傲的奇葩……
山崖
山桃熟透
粉色的果皮
诱人
几个孩童
密谋
悄然掂着石块
崖顶
瞄准
投掷
灿烂的果实
瞬间
铺满一地
孩童兴高采烈
哼着小调
拾取
尽管不是山珍海味
可劳动的壮美
智慧的演绎
似乎
在我们五千年文明渲染的孩童眼里
弥漫
飘飞
拓展阅读
1、描写春天的诗歌儿童
篇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大树伯伯用力地说
春天在这里
你们看
大树摇晃着它绿色的手掌
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春天在哪里?
小草奶声奶气地说
春天在这里
你看这一朵那一朵
绿油油的真美丽
篇二:春 光
柳哨声声
吹着 吹着
山就绿了
风筝上升
升着 升着
天就高了
牛铃叮咚
摇着 摇着
春就深了
书声朗朗
读着 读着
我就长大了
篇三:春天来了
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着
把春姑娘唤醒了
我们的春天到来了
河水里的冰化了
小花、小草都复苏了
大家都换上了轻便的鞋子
来到田野上
来到草地上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春天
你喜欢吗?
篇四:春 意
1
小草
小心翼翼
先长出
尖尖的耳朵
听清了
春的消息 才敢
扬鬃奋蹄
一日千里
2
叶子
是树的舌头
轻轻地 轻轻地
舔着舔着
才舒服地
献出心头的美丽
3
花朵
是小草的秘密
蒙着雪被
想了一个冬天
才羞答答地
把心事
说给春阳
篇五:春 雨
1
吱噜噜
吱噜噜
春雨贵如油
解了农家愁
吱噜噜
吱噜噜
春天煮油馍
秋后盖新楼
2
唏沥沥
唏沥沥
久旱逢春雨
老天唱起迎春曲
唏沥沥
唏沥沥
为咱下丝绸
为咱下金米
唏沥沥
唏沥沥
姐姐 冒着春雨出嫁
哥哥 迎着春雷娶妻
春天跟草地说话了,
说着,说着,
草地渐渐地绿了。
春天跟青蛙说话了,
说着,说着,
青蛙跳出水面,高兴地唱着歌。
春天跟松鼠说话了,
说着,说着,
松鼠高兴地从洞里钻出来了。
春天跟鱼儿说话了,
说着,说着,
鱼儿争相跳出水面了。
2、描写瀑布的现代诗歌
《书水口瀑布》
瀑布飞流彩虹间,银蛇奔泄胜庐山。
朱林深处片片白,碧水云间点点蓝。
遥见黄花绝壁生,近闻翠鸟万仞旋。
先前但险剑阁道,水口归来不语难。
已丑年七月十五于井冈山水口瀑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要下山, 要出谷!
一声呐喊,
从云崖扑下,
哪怕它粉身碎骨!
向往着浩浩江河,茫茫大海,
思念着展翼的风帆,击浪的桡橹。
啊,全凭一腔燃烧的信念,
脚下,才开辟出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
《观岱仙瀑布》
在峰之巅
在谷之渊
有溪水羽化登仙
飞泻千寻
山风似惊雷
挟王者之气
冲我呼啸着
扑面而来
又离我远去
我只是个匆匆过客
在眨眼的瞬间
我再看到的
风已不是先前的那阵风
瀑布也不是先前的那挂流水
而景色依旧
岁月如昨
悬崖上
一匹白练
唱着歌谣
直泻而下
午后的几许孤单
悬崖的心事
谁能看懂
青山默然
眼光过处
一片绿意
荫凉午后烦躁的心事
一架彩虹桥
穿透阳光的网线
在午后的风里
微微摇摆
惊醒悬崖的孤单等待
阳光跳跃水珠的音乐
彩虹桥轻移舞步
一个转身
撞上瀑布的怀抱
缠绵,瞬间缠绵
七彩的光芒
羞答答
阳光下眼波流转
多想
变成一方大石头
守候潮起潮落
守候这不老的传说
《云门囤瀑布》
仿佛藏于深闺的女子,忽明忽暗的玉指
不停揉搓着石壁坚硬*膛
秦时这样,汉时这样,宋元明清时也这样
长居于此的山野之风,也没发现
袅袅香气中,被光阴静静挥霍的翅膀
而我,只短暂注视了几秒。飘落声里
竟长出媚眼,长出聪耳,长出喃喃话语
反射的光芒,如同编织千年的皮鞭
将我的诗句,抽成汩汩涌出的高山流水
《龙涎窝瀑布》
隐去形隐去做龙的痛苦
只把淡淡的龙涎流下
薄纱轻柔
银练覆盖青崖
许许多多的铜墙铁壁
许许多多倚天的长剑
将军在那里
关口被谁打开
难道只为了李世民
能够宴请一次群臣
把兵权埋进雪根
而送子观音
还在墨松里迎风招摇
卧龙石下
夕阳寻觅知音
世风流走一千年
淡淡的龙涎还未流尽
有没有天池为涎渊
可以让星星显示未来的吉凶
跟前的悬崖,攀登视线
一直到达规定的海拔
又不断跳下来
被唤作瀑布的白色水流
碎成无数晶莹的尖叫
然后汇聚一起
渐渐显现不同的层次,或轻浅,或厚重
透明,湛蓝,青黑
我沉默不语
旁边的石头沉默不语
跑步过来的风
坐在仰望的树上,倾斜身影
几乎喝岀偌大的一片水声
相遇桃花
渐渐走近一座村庄
在山脚遇到牧牛的孩子
我停驻脚步
探问:那位窈窕的村姑是谁
为何突然转过身去
他甩响鞭梢,笑而不语
优雅地走上山坡
庭院深深
掩隐不住燃烧的一树桃花
它的火焰
让一直攀爬向上的风,视觉和内心
惊异不已,**动不已
《无名山小瀑布》
是什么原因,
什么理由?
让你如此的执迷不悟。
从亘古直到永远,
从荒凉直到苍翠。
你一扑而小的身姿
迷醉多少岁月啊!
可有人为你驻足?
小草青了黄,黄了青,
小树在生长,生长成大树。
黄褐的山石上有了留恋,
伊人,该在何方?
一往无前的决烈,
是如此的飞花溅玉,
重新的点点滴滴,
洗不尽千千万万的相思,
微小的力量尽投于这绿的天地。
3、描写思乡的诗歌
【篇一】
《思乡词》 作者:刘星辰
一抹晚霞
带走了白日的阳
一杯浓酒
却带不走丝丝的伤
一池杨花青莲水
一捧秦淮笼沙月
芊芊细手弄青云
盈盈笑语叹歌声
回忆无奈秦汉月
此身落魄巴蜀地
**伤怀悔不该
步步维艰道苦难
入乡随俗实不易
悔来无济异乡人
人不寐冷月如霜
心难安家在何方
【篇二】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淡远的天空下
凋谢的梨花瓣
飘落在小溪的两旁
耸立的山峰
回荡着片片沉寂
乡村小道上的卵石
蕴育着明晨的清馨
黄昏深处
徘徊的老态龙钟的身影
被落日拉得老长老长
在那嬉耍的孩提时代
我曾怀着稚嫩的梦想
在美好的愿望中飞翔
而今
那往日的故乡
被岁月的尘埃
掩埋在朦胧中
开始悄然消散
4、描写儿童的诗句
1)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胡令能《小儿垂钓》
2)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小儿垂钓》
3)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万里《舟过安仁》
4)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吕岩《牧童 》
5)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6)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元好问《京都元夕》
7)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8)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9)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0)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1)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 萧衍《东飞伯劳歌》
12)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13)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4)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 李涉《牧童词》
15)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陈师道《示三子》
16)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 刘商《赠头陀师》
17)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8)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 惠洪《题李愬画像》
19)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0)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1)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2)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3)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 李涉《牧童词》
24)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 李涉《牧童词》
25)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 蒋士铨《岁暮到家》
26)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 范成大《卖痴呆词》
27)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8)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王维《渭川田家》
29)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杜甫《小至》
30) 龙头舴艋吴儿竞。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1)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32)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6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