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3

《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

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激发热爱祖国北京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热爱祖国北京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先来考大家一个问题: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出示“北京”一词和图片,认识“北京”。读准“京”(后鼻音)。请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来谈谈自己对北京的印象。老师这里就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师描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北京城的*有天安门广场,广场的中心有一座天安门,出示“天安门”一词及图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出示:北京有一座天安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他在心里无数遍地对自己说,说什么呢?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自由读,指名读(把这个小朋友的心里话读出来给大家听听,鼓励个性化朗读),齐读.认识“想”字,新偏旁“心”,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你可以读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读了好几遍,那几遍下来,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特别好,很想读给小朋友听?(其他小朋友一定要竖起耳朵认真听,睁大眼睛仔细看,等下要请你说说他哪里读得好)

第一句:强调:诉的诉是轻声,弯弯的小路,走出

重点读好第二句。这句话生字最多,而且很多的前、后鼻音的字,要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老师把这句话里难读的词语宝宝都用红字显示出来,只要把它们读好了,读句子就不怕了.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随机识字“城”“旗”)城,左边土字旁,表示城楼的建造与土有关。旗:方字旁.国旗都是方形的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五星红旗。

3.把词语宝宝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4.出示:中国,小朋友你们看,这就是中国的地图,五角星标出的位置就是首都北京。我们在浙江,如果坐汽车,我们要坐两天一夜才能到达北京,如果步行,我们要走155天呢!北京离我们真远。课文里哪个词语说明了北京很远?谁能读好“遥远的北京城” ,自由练读,指名读。

5.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呢?(出现两种情况:看天安门,读有一座天安门;看升旗仪式,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跟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一样吗?我们一起通过录像来看一下。老师描述。“这就是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每天担任全国最庄严的任务。他们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准时升国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是要严格训练的。你们看,这样的升旗仪式多么壮观呀!”谁能读出这种壮观,自由练读,指名读句“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齐读

6.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吸引着我们,也一直深深吸引着课文中的那个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三句话。齐读

三、巩固生字

1.游戏:登山

四、指导写字“升、广”

拓展阅读

1、老师爱您幼儿园主题活动

此活动适宜放在中班主题活动<你真好>中,作为一个分题活动。在<你真好>这个主题中,孩子认识了警察、消防员、医生、护士、服务员等.在进行这个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提问孩子:你长大了当什么?孩子们都说出好的职业,可是全班只有一个孩子说,长大了当老师.所以在此了这样一个分题,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老师,增加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热爱。

一 、分题学习目标:

了解老师的工作。

尝试当老师的乐趣。

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培养观察能力。

认读: “爱您” “美丽”。

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的老师像妈妈>、辅导一名幼儿先讲述<的老师>。

1、请出被辅导的那一位幼儿讲述<的老师>:“的老师姓*,她长得很好,皮肤白白的,眼睛亮亮的,头发又直又长。每天她都早早来到室,把活动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她的脾气特别好,特别爱笑……。”

2、幼儿分组,5人一组,讲述“的老师”。

3、游戏“给老师打电话”,让每位幼儿跟老师说一句最说的话,增强对老师的感情。

4、欣赏歌曲《的老师像妈妈》。

总结分享: 唱歌《的老师像妈妈》,进行表演。

能讲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一日工作和对自己的关怀。

能用一些词汇进行讲述。

1 培养观察能力。

2 能用语言描述老师的外貌特征。

3 学画半身像,并能表现出 人物的明显外貌特征。

4 认读:“美丽”。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笔、录音机、轻音乐。

1谈话:了解班内的老师的姓名,说说老师的样子.老师什么地方长的漂亮。

2 请出班内老师,幼儿观察:脸形 眼睛 鼻子 嘴巴 头发

3 谈话:你喜欢老师吗?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

4 倾听轻音乐,用绘画反映自己热爱老师的情感。

5 说说自己的画,画的哪个老师.请同伴评价像不像。

6 讨论:老师美丽吗?哪里美丽? 告诉幼儿一个人的美丽不只是外表。

7 认读:“美丽”。

总结分享: 把作品放在展览区,共同欣赏。

1 让孩子认识到老师的美,不只是外表。

2 能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老师。

3 能认读: 美,并理解词意。

培养幼儿喜欢老师的情感。

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喜爱做手工。

活动准备: 彩纸 剪刀 美劳材料 树干一棵

1 谈话:说说老师一天的都做什么工作。

2 老师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生气。

3猜猜老师最担心的事是什么。

4 老师爱你吗?你爱老师吗?你是怎样爱老师的?

6 利用美劳材料折叠大红花。

总结分享: 把花朵粘贴在准备好的树干上,告诉幼儿,树干是老师,小朋友是花朵,永不分离。

知道老师的辛苦。

尝试当老师的乐趣。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锻炼模仿能力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指导一名幼儿怎样扮演老师。

1 欣赏歌曲<老师>。

2 请出小老师,请小老师自介绍。

3 提问小老师都会干什么? “会跳舞,会唱歌,会画画,还会背许儿歌,你们学吗?”

小鸟爱蓝天,

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

蜜蜂爱鲜花;

2、草船借箭

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文章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学重点】

1、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学过程】

一、检复

1、学生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共写了几个人物?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神机妙算)什么叫神机妙算?

过渡: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让们一齐学习“雾中借箭”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要求:轻读第三段,在整个借箭过程中如何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划出重点句

②点出关键词

③说说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此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害怕、吃惊)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②那么诸葛亮到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暗自高兴)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

师述:光读这句话,就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吗?大雾也许是碰巧呢?所以你得找到联系的句子说明他早就料到了。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学生议论)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第三天四更……船里。”

①为什么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候?(知天文)

②不过,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船里。”改不改?为什么?

③指导读。(体会诸葛亮*有成竹)

师述:们刚才抓前后句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再用这种方法,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回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近前”

①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

②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你能把诸葛亮的话说出来吗?

师述:说得真好,你们都快成诸葛亮了。果然不出所料,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引读)“江上……近前。”

③诸葛亮算准了吗?从这一点可出诸葛亮知道曹操这人怎样?(知疑)

师述:正因为对曹操的这一特点了如指掌,所以此时诸葛亮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他笑着说(齐读):“雾这样大……就回。”

(4)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帮忙,好不好?

.课件显示:

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顺风顺水驶回南岸。

①为什么一字儿摆开?

②又为什么掉转船身:

③顺风顺水是巧事吗?说明什么?(晓地理)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具体的词句,体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文中还有好地方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后再研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5)。课件显示“借箭”画面,老师叙说过程。

过渡:诸葛亮真是料事如神,不愧是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那么这个故事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三、学第一段(快速默读第一段)

1、课文第二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可们发现它的提示语都是“周瑜问”“诸葛亮说”,们知道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可以帮助们了解人物的特点,现在们就来试着给提示语加上表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好不好?

2、生交流,并指导读。

3、通过大家这样一添,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4、诸葛亮是来帮周瑜的。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5、诸葛亮不仅识周瑜的妒忌,知曹操的疑,还相信谁?(鲁肃)你觉得鲁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出来?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周瑜妒忌诸葛亮,用限期造箭陷害他,结果怎样?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这是一个诸葛亮、周瑜斗智的故事,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用过人的才智挫败了周瑜,取得了借箭的成功。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么如何分清这一课中的前因后果呢?

3、课堂检测

①因为()所以周瑜陷害诸葛亮。

②因为()所以请鲁肃帮忙做造箭准备。

③因为诸葛亮知道曹操为人疑,用兵谨慎,所以()

④因为()所以取得了借箭成功。

五、质疑

1、生提疑。

2、老师提疑为什么说“草船借箭”而不说“受箭”或“骗箭”呢?

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鲁肃,你打算怎样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

【板书】

识天文 识 周瑜 妒忌

诸葛亮 知 曹操

晓地理 信 鲁肃 忠厚

3、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育思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知道他是如何育学生的?答: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出孔子的有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们跟子夏一起问问孔老先生,能不能解除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法和你们一样,们一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无类,因材施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们今天的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育思。(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四、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对他说什么?把说的话写下来。

《孔子和学生》记叙的是国春秋时代的大育家孔子的学策略:有无类和因材施。孔子因而受到学生的尊重。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虽然各有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这节课非常满意的地方就是引导学生如何从课文中理解“因材施”和“有无类”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及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具体操作时,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还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再现孔子和学生颜回的对话部分,然后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理解孔子的品质。

另外在学中还让学生,互相说说好友的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明白自己也要不断向别人学习。然后及时进行思育。

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课前收集的材料不够充分,还欠缺一定的主动性。

4、《两只小狮子》范文

一、疑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到过狮子,(板书:狮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们学习的21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3.齐读课题。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你们知道这是两只是什么样的小狮子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铅笔勾画生字。

3.同桌齐读,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4.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甲读1—2自然段,乙读3-6自然段,丙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写了两只什么样的小狮子?

5、请学生简要回答上面的问题。过渡: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们的?(第2自然段)

三、讲读课文引导领悟

(一)学习l、2自然段。

1.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2.请一个孩子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孩子思考:可以给两只小狮子取个什么名?说说理由。(懒狮子,勤狮子)

3.[CAI课件(图一):勤狮子练功]那只勤奋的小狮子练功时么用劲呀!谁来说它是怎么练功的?那只懒惰的小狮子呢?

(1)自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地方出勤狮子练功很刻苦?(结合练功时间,做做练功的动作,引导学生象勤狮子练功不怕苦,不怕累;象懒狮子的样子。)

(2)练习朗读:读出勤狮子刻苦练功的语气、懒狮子“懒洋洋”的语气。过渡:[放CAI课件(图二):小懒狮图]小懒狮整天不练功,给一旁的一棵小树见了,小树怎么说的呢?

(二)学习3—6自然段。

1.自读3-6自然段,:小树和懒狮子说了几次话?

2.两人为一组,分角色朗读小树和小懒狮子的对话。

3.请两个孩子,分角色朗读给大家听。评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读?

4.小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

(1)四人小组交流。(2)汇报。(师引导学生明百:—是怕吃苦头;二是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5.小结:小懒狮于依靠父母的本领和权势生活。你们图,那只小懒狮的表情怎样?动作呢?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6自然段。分别读出小树疑问的语气及小懒狮子炫耀和自信的语气。过渡:小懒狮子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大家自由读第7自然段。

2.狮子妈妈是怎样育它的?标出狮子妈妈说了几句话。

3.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假如你是狮子妈妈。你会怎样对小懒狮子说?(自己练说,同桌互说,集体交流、师随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本领”、“真正的狮子”指什么。)

4.朗读该段,速度稍慢一些,读出狮1

子妈妈对小懒狮子的希望、鼓励。

5.〔再CAl课件(图三):小懒狮子特写定格〕小懒狮子的表情怎样:(小懒狮子瞪大了眼睛,认真地听妈妈讲话。它1

明白了刚才的法是不对的了,)

6.发散思维:(1)以后,小懒狮子会怎样做了?

(2)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四、扮演角色深化感情

1.分角色表演。

2.联系自己说法:怎样才能成为能干的人?

5、《旅鼠之谜》

这篇课文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连到人类毫无限制的繁衍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从而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关注生态平衡问题。内容前显,但带给人们的思索是深刻的,学思路如下:

1、 图片导入 ,阅读课文,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3、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与说明文的*体)。

4、 讲述自然界还有那些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5、 课堂练笔:把你这堂课的收获、感写下来,注意推敲词句。

学目标

1、 概括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2、 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3、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记叙文、说明文的*体)。

4、 培养学深热爱科学,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 课堂练笔。

学重点:1、概括旅鼠三大之谜。

2、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学难点 :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学可是:一课时

学过程

一、导入 (访旅鼠图片)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他们的奥秘。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产生探索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 通过预习,们知道本文写了旅鼠的三大之谜。这些内容集中在课文的那几个段落?7至17段,这三大之谜是通过丹尼斯和“”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现在们分角色朗读这几个段落。朗读时要注意旅鼠之谜的句子。

2、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旅鼠三大奥秘,要求语言要准确、见解。

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约百万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过,就停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周期性死亡大迁移,汇成数百万的队伍,葬身大海。

三、讨论、探究

1、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 作者写作本文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的奥秘吗?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

警示人类,关注人口问题。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美国35年就增长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 ,说一说在本文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启示?

A、 自然界本身就有调节剂制,一旦被破坏,会相新的平衡转化。

B、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

C、 从位梦华、丹尼斯身上到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D、探索奥秘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吃苦的精神。

E、 大自然还有许未解之谜,有待于人类研究。

2、 把思考的结果拿到小组交流、讨论。

3、 找代表发言。

四、领会、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

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们学过的文章,大致都有分类,以你所掌握的文体知识,你觉得这是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你的理由。

(1) 记叙文。理由:通篇都是对话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捉了一只旅鼠。经果——“”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果——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自己的感

(2) 说明文。理由:全篇讲的都是旅鼠的知识,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作者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因此,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体,它的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

五、拓展,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旅鼠的奥秘,科学家研究了几个世纪,至今也未解开谜团。大自然神秘莫测,尽管人类一天也没有停止对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你还能说出一些人类为破解的自然之谜吗?

1、 你对此有兴趣吗?将来用自己的努力揭开谜团?

2、 现在们要怎么样?

六、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把本子拿出来,把这堂课的收获、感记下来。

七、布置作业

板书 繁殖能力惊人

旅鼠之谜 自暴露于天敌

死亡大迁移

点击查看更多《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6214.html

热门阅读

  1. 余生浮躁散文
  2. 电工安全的工作计划范本
  3. 粉红的解释及造句
  4. 关于两字好词摘抄
  5. 圣诞女孩想象作文
  6. 高师声乐专业教学双重性目标特征及达成设计论文
  7. 圣诞节祝福语20则
  8.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9. 关于2019年春节的作文
  10. 三八妇女节祝福短信集锦
  11. 几米的漫画语录大全
  12. 不诚实的小蟋蟀的睡前故事
  13. 小脚丫活动的工作计划
  14. 201年鸡年公司给客户拜年贺词
  15. 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