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3

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

钱钟书是当时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当1932年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时,钱钟书就已在三年级本科生中赫赫有名了。名气很大,新生一入校便都会知道他。一般低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敢冒昧去拜访他,所以许多新生都有觉得他很神秘,更想一睹他的风采。

1932年春天,在一个风光旖旎的日子,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织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同乡才子。杨绛初见钱钟书时,他穿着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钱钟书的个头不高,面容清癯,虽然不算风度翩翩,但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在目光中闪烁着机智和自负的神气。而站在钱钟书面前的杨绛虽然已是研究生,却显得娇小玲珑,温婉聪慧而又活泼可爱。钱钟书侃侃而谈的口才,旁征博引的记忆力,诙谐幽默的谈吐,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一见如故,谈起家乡,谈起文学,兴致大增,谈起来才发觉两个人确实是挺有缘份的。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到钱钟书家去过,虽然没有见到钱钟书,但现在却又这么巧合地续上“前缘”,这不能不令人相信缘份!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又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都被前辈大教育家张謇誉为“江南才子”,都是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真所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当然最大的缘份还在于他们两人文学上的共同爱好和追求,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灵的默契交融,这一切使他们一见钟情。1933年,钱钟书与杨绛订婚。1935年至1938年两人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1947年钱钟书先生在写作《围城》期间,由于当时生活拮据,如果钱先生把时间用来写长篇小说,而少上课的话,钱便就挣的少了。这时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多一些时间写长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1966年 “文化大**”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还和夫人杨绛一起相互欣赏彼此的阴阳头。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干校的生活极其艰苦,两人仍旧相依为命,在特殊的年代依然保持了极其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起等待着黑暗的过去。

1981年杨绛出版了散文集《干校六记》。从衣食住行、**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

1998年12月19日晚8时三刻许,钱钟书先生病危,凌晨7时许逝世。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之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

一家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去作,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杨绛全部挑起负累,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事情。这当中包括钱钟书病重和女儿钱瑗住院期间,她每天要去探望,当时钱钟书已经不能进食,她总要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钱钟书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将就”!

钱,杨二位一生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时刻,始终心手相依,乐观的面对一切人生中的事情。从一见钟情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给我们更多感动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感情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会放开彼此的紧握的手。一起度过。

拓展阅读

1、项羽虞姬的凄美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专一的人。他始终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后人感怜其霸王之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2、我作文500字五年级 我作文500字

,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观;读数学,让我们学会了逻辑推理;读历史,让我们了解古代文明;读童话,丰富了我们的想像力……

小时候,我可是个不安分的女孩。看看现在的我文静多了,乖巧多了。是改变了我,让我从一个无知的顽童变成了知达理的女孩子。

记得四岁生日的那天,我正在院子里玩,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一根棍子,我拿着木棍飞快的奔跑着,院子里被我搅得鸡飞狗跳,乱成一团。这时,正在上大学的姑姑回来了。姑姑把我脏兮兮的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郑重其地送我一本《儿童漫画》。上的孩子跟我差不多大,他们讲究卫生,懂礼貌,有心。我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粗野蛮横的样子感到羞愧,第一次像个女孩子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

我读了《的教育》,让我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用心审视身边的美丑,善恶,用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了《水浒传》,我被里面一百零八个好汉吸引住了。里描写的人物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琛等人物都有其生动的个性。

永远是我知识的源泉、精神的粮食、理想的翅膀。不仅给了我知识,还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教给了我许多深刻的道理,为我的人生航程指明了方向。“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生活里没有了籍,如同没有了阳光;学习里没有了籍,如同鸟儿没有了翅膀。给了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傅雷的 傅雷的 作文素材

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年轻时留学法国。傅雷到法国留学后,他母亲为他聘定表妹朱梅馥,他孝顺寡母,认定了这一婚约。

但傅雷到法国一年后,法国女郎玛德琳热恋他。别人都觉得诧异,认为傅雷见了生人那样腼腆,一个浪漫的法国金发女郎,怎么会看中这位文弱的东方青年?从气质和秉性方面看,他俩怎么也不相配。傅雷堕入网后,那景真象《白蛇传》中的许仙。

傅雷堕入网后,他写了一封长信给他母亲,说明应该婚姻自主,决定解除和表妹的婚约。他把信交给当时和他一起留学的刘海粟,要他代发。信交给刘海粟后又要回,加上“儿在异国已有意中人”。再交给刘海粟。其实此信刘海粟并未发出去。

一天,玛德琳告诉别人,说傅雷要*,说他“变得反复无常,一会搂着我亲热,一会又说我害了他”。玛德琳对傅雷很是迷恋的,叫他“傻孩子”,自然不愿他寻短见。但等别人赶去,傅雷又和玛德琳打得火热了。

出人意料的是,几个月后,傅雷和玛德琳闹翻了。原因是傅雷觉得玛德琳对自己不忠实。于是,多而又专的傅雷无法忍受。当时,傅雷怀里藏着手枪,准备*。在别人的劝解下,加上当时刘海粟把他写给他母亲的信交给他后,才逐渐平息。当傅雷拿到原信后,竟自痛哭道:“我究竟是写了这封信!我对不住他们!”

经历了的磨难后,傅雷终于还是和表妹朱梅馥成婚,并终生相伴。

4、的三分演讲稿

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将领吉鸿昌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名将吉鸿昌牺牲前写下的一首就义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远在欧州的吉鸿昌听说后立刻回国,加入中国**。不久,他变卖家产冯玉祥等在张家口建立了抗日同盟军。吉鸿昌率兵北征,多次打败了日军,收复了大片土地,这是九一八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增强人们战胜敌人的信心。他还用自己的买了印刷工具,并在自家设立了秘密印刷厂,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读物,他的夫人变卖财产衣物,为抗日前线筹集军火。

后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抓住,牺牲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大声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时,他高呼:“抗日万岁!中国**万岁!”英勇牺牲。那一年,他才39岁。

吉鸿昌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后人景仰。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应该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永远记住,少年强,中国强,少年富,中国富。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吧!!!

我的讲完了,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更多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6220.html

热门阅读

  1. 人教版小学语文《匆匆》的教学设计
  2. 关于大学生的假期职位的认知实践报告
  3. 拜年贺词四字
  4. 2015幼儿园感恩节贺词大全
  5. 中秋节送亲友的祝福短信
  6.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7. 我这个偷心贼散文
  8. 唯美的句子爱情短句
  9. 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
  10. 三下乡之在希冀中前行心情随笔
  11. 《除法》的教学设计
  12. 廉洁从教宣传标语集锦
  13. 永远的歌声教学反思范文
  14. 元旦节给同事祝福语
  15. 圣诞节开幕词闭幕词及诗朗诵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