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9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三、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了解创作背景。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二)理清思路、理清诗歌内容与形式。

明确: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四个诗节 一节:写实、写历史

二节:写精神、写历史

三节:现在

四节:“我”的誓言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和思考讨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

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3、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明确: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熟读背诵课文,研讨问题。

1、欣赏品味诗歌的特色。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明确: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明确: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体会诗歌语言美。

2、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3、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堂训练。

拓展阅读

1、们的民族小第一课时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的喜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1、课前发动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2、在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校共同习。今天就让们一起走进——“们的民族小”。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在哪儿?这个校里有哪些民

族的小生?民族小们的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5、请同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读完生点评)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

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们不仅要在课本中识字,也要在生活中识字,这样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

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同桌交流,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这些字,指名说。

13、同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师指导范写“戴、舞”。

15、现在就请同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同们可要注意,们才开始写钢笔,一定要仔细认真,)哪些同认为自己写得漂亮,给大家展示介绍一下。

16、现在请大家继续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剩下的10个字,每个字各写一个。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展示给大家看看。

17、小结: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就一定能把生字写得美观漂亮。

18、刚才们认真书写了生字,先在请大家把生字送回课文,你能读得更好吗?齐读全文。

一、引入,继续习课文。

1、上节课同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师简单陈述生的提问),这节课,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2、请同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几个问题。

3、反馈:你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说一说。你是通过哪个句子读懂的。

4、请同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民族小们的校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5、民族小的确很有自己的特色,早晨上的时候,他跟咱们就有些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师根据生的回答相机指导读书)

(1)第一句,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民族小里有许多民族的小朋友,相机看图。)

(2)第二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为什么他们都成了好朋友呢?(强调“好朋友”)小结:虽然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妈妈的好孩子,反复读这句话。

(3)他们不同的穿戴,鲜艳的服装把校装扮得那样美丽,读第三句话。想看看各民族不同的穿着服饰吗?出示幻灯片。正如同们所说的那样,鲜艳的民族服装把校大粪得更加绚丽多彩。再读二、三两句话。

(4)第四句,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民族小的小朋友很有礼貌,很热老师,尊敬旗)带着你的体会再读。注意三个“向”,指导朗读。(做动作)

(5)总结:各民族的同来到同一所校,大家成为好朋友,在一起习生活多么快乐呀,再读最后一句话。(他们向……)是的,出示“这就是们的.民族小,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全班齐读。

二、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课了,民族小们又有什么不一样,你勾画了哪些句子,跟同桌交流交流,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上课的时候,民族小的校园里是这样安静,就连窗外的花鸟虫草和小猴子都被同们动听的读书声深深地吸引了。再读这几句话,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份窗外的宁静。(自由体会读,指名读,生点评。师生一起读,做动作)

这几句话写得特别美,们试着把它背下来,行吗?指名背,齐背。

3、下课了,校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指名读相关句子)想象一下,民族小的小朋友还会做哪些游戏?是,同们玩得多开心呀,连小动物们也跑来凑热闹了,再读这句话。

4、上课时的校园是多么宁静,下课时的校园又是多么热闹,师引:“这就是们的民族小,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它给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齐读最后一段话。

多美的民族小,多么幸福快乐的孩子,关于民族小的点点滴滴,作者还有许多想说的,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5、如果有机会,希望们也能到边疆的民族小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民族小的独特魅力。这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民族小的美,你喜欢哪句话或者哪几句话,自己带着喜之情读给周围的同听一听。(配乐)课后请你把这些句子写在摘抄本上。

2、们的民族小第一课时

材简析:

们的民族小》是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语文(人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的路上,来到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充分体现了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和团结。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生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生介绍情况,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们的民族小)。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师读生字,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旗敬礼。”这句子和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交流。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3、们的民族小第一课时

们的民族小》是人版新课标实验材第五课第一组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的路上和来到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们的民族小。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除对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本课的重点是引导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各民族儿童的友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习,来帮助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习过渡,让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习习惯,掌握一定的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段的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习兴趣,则是们作为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中,们除了注重生个性成长,营造宽松的习氛围外,还应重视生在写字姿势、读书习惯、发言的积极响亮等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在阅读中,应该将字词的重心向词语过渡,将字典引入日常,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将段的不断加强,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生对读书进行积累,特别应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的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师的分析来代替生的阅读实际!”为此,们要让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习,从而培养生的语文习兴趣和信心,增加积累,不断提高生的语文素养。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3.总结:是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们对校喜之情,给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们一起走进《们的民族小》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生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们立起课本,摆好读书姿势,自由大声地把课文读两遍,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每个句子读通顺。读书过程中,就在你们身边,有困难,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随时和打招呼,愿意为你们服务。

2.识字。

师:请同们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通过找汉字所在的句子,引导生结合具体语境,随文本内容识字)。

三、指导写字。

1.观察: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师重点指导“戴”、“舞”、“蝶”、“雀”字的写法。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自评、互评。

四、归还时间,指导生熟读课文。

师:刚才习了生字新词,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地去读课文,用心去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老师听到你们读书的声音,感到一种幸福。相信,们每个同经过练习,都有提高。全文共有4个小节,你们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你们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比如,同桌互读互听,小组比赛读。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们的民族小第一课时

作为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就带们走进了具有大中华特色的民族小,不禁让们的孩子,对这组课文产生兴趣。

本文从各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起走进民族小,从他们路上的所见,课堂上的认真,课外生活的丰富等方面展示了新时期孩子们生活的美好。这所校作为一所边疆小,更有其特点,让们体会到了校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和团结。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 通过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民族小生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 积累课文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及他们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ppt

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通过知识迁移、图片、生字的偏旁进行生词的习,为以后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习奠定基础。

3、品读课文,通过“绚丽多彩”,通过“向……向……向……”等词语所在的句子,感受民族小的美丽。

一、 课题导入,引导链接

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校和们的小有什么不同?(抓重点词语:民族)

2、 根据们所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

傣族、白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

识记“傣、昌、昂”

注:“昌”在古诗背诵的时候,有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

3、 那你们知道这所校在哪里吗?

4、今天,们就走进这所校。

二、 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 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3、 生字词

摔跤 、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

(1) 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

(2) 识记生词,理解词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

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

4、 再读课文,说一说,这所校是一所怎样的校?(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

完成:这所民族小是一所( )的校。

三、 品读课文,感悟民族小的美丽。

1、 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

2、 交流:

(1)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课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

·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一所校。

·你能想象一下这所“绚丽多彩”的校是怎样的?

青青的草地上,( )的裙,( )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 )的衣,( )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 )的帽,( )的饰品在闪动,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2) 同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旗敬礼。

·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美丽的景色,文明的行为)

·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向……向……向……)

·第一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从……从……从……)

·完成:

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校很快变干净了。

的路上,向( ),向( ),向( )。

3、 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 指导书写

坪坝、戴、招、铜、粗、尾

练写“戴”,注意它的结构,右上角还有一点。

1、 复习巩固生字,练写两组词语“蝴蝶”、“孔雀舞”。注意“蝶”、“舞”两个难写的生字。

2、 从句子出发,品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感受这所边疆的民族小的有趣、团结、美丽。

3、 了解民族小生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小练笔,培养校的情感。

4、 积累课文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一、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 听写

2、 说一说第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哪些句子让你想要背给大家听的。

二、 品读第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的精彩

2、朗读第三段和第四段。

3、交流:

(1)这是一所有趣的校。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们读课文。

b、 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

c、 是,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孔雀舞、摔跤)

b、 是,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他们所擅长的。有在(民族)小们才能看到这些表演。

c、 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体会边疆)

(2)除了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新回归整体。)

·出示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

·朗读,多美的句子,背诵下来吧!

·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们的校有什么不同吗?

·假如,你就在这所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

·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就这样留在了们的印象中,让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们自己的校的特点吧。

·生交流评价。

三、 写字

1、出示:“蝴蝶”、“孔雀舞”

·介绍“孔雀舞”

·书写两组词语,注意“舞”

3、 生练写

四、 交流上一课时阅读的《火把花》

1、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想要推荐给同的?

2、或者你能仿着写一写其中美丽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吗?

5、们的民族小第一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生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1、了解各民族儿童的友团结及他们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预习卡、多媒体课件。

1、朗读课文,圈出下列词语并注拼音。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

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

摇晃

2、再读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三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的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少数民族图片检查词语思考:这是一所()的.校重点语句的理解

谈话导入:

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这些民族之间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今天,们就来习《们的民族小》。(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注意画出的词语。

2、指名读文,检查、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少数民族(出示图片)

2、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认真完成预习卡的生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出示图片)

“蝴、蝶、铜“——形声字;”傣“读dai,不读tai;

“昌“翘舌音,不读cang;

戴:

舞:

坪坝:平坦的场地。

(3)完整的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走进这所校:

1、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的校?(出示思考)

2、结合重点语句交流。

(1)这是一所(美丽)的校: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这是一所(团结)的校: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校,都成了好朋友。不同民族的小生,在同一间室里习。

(3)这是一所(欢乐、祥和)的校:同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旗敬礼。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自豪、赞美、难忘

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室里习。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们都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古老的铜钟,粗壮的大青树,凤尾竹。这是一所团结的校,一所幸福的校,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校,一所令人难忘的校。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1)赞美:朗读二、三自然段。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2)自豪:校的美丽、团结都值得自豪,“这就是们的民族小,一所边疆的民族小。”

(3)难忘:“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交流读后感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情,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感悟:

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血脉相连,团结友,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前进,共创辉煌。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遍,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2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仿写《们的董庄小》小练笔。

点击查看更多《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7232.html

热门阅读

  1. 四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2. 九九老年节祝福语
  3. PHP与MySQL的字符编码处理技巧?
  4. 少年长跑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与培养论文
  5.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6. 三毛的经典语录
  7. 化工自荐信范文
  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250字
  9. 深圳汽车借款抵押合同模板
  10. 献鸠放生的寓言故事
  11. 汪国真春天的诗歌大全
  12. 溴乙烷说课稿范文
  13. 大走访心得体会
  14. 2018教师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15. 致朋友的圣诞节祝福短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