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5-07-10 13:21:4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课设计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

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释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三、朗读感悟

1、老师引读:

青蛙问小鸟──小鸟回答说──

青蛙说──小鸟说──

青蛙笑着说──小鸟也笑了,说──

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集体交流。

四、戴头饰表演故事

五、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小朋友,《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让人读后能明白一个个道理。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请大家课下找几则寓言故事来读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扩词训练

课件出示生字:

沿际信

1、学生齐读,指名读。

2、谁能用“沿、际、信”这三个字分别来说几个词?

3、学生自由读组的词。

三、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信沿抬际蛙错答还

1、指名读。

2、学生观察每个字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先描红,再临写。

5、小组内评议。

四、读读抄抄

课件出示:

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1、齐读,指名读。

2、学生在书上抄写词语。

五、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

小鸟:无边无际你弄错了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不会弄错的

【教学后记】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课下早就读了很多遍,因此,课上经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很容易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续编故事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口语交际能力仍需进一步训练。

拓展阅读

1、《秋评析优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乡的诗词。

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

1、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2、古人眼中的秋

在我们眼中,秋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现在让我们透过古诗去看看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吧!

出示诗句,生读。

问:这些诗人眼中的秋是怎样一幅景象?(生答)

萧瑟的秋风,枯败的草木,飘飞的落叶……构成了一幅多么荒凉肃杀的景象。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子的乡情怀啊!今,我们来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游子那颗家念亲的心。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们自由地把古诗读3遍,前两遍争取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把字音读准。第三遍争取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

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有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品味秋韵,感秋愁

是什么让张籍产生了乡的情怀?(见秋风)

秋风是见得着的吗?

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漫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

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绪呀?(指名说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呀!让我们走进另一位诗人马致远的秋,去品味那一份别样的愁绪。

出示马致远的《秋》,师读生想画面。

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的内心有种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马致远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萧条的秋景,瘦弱的老马,浪迹涯孤独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请你用朗读把这一份别样的忧愁表达出来吧!(自由读,指名读,)

离愁渐远渐无穷,逢秋向晚肠寸断,寸寸都是游子愁。你看(生齐读)

2、读写结合,悟深意

你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

张籍面对此情此景又做了什么呢?我来问问诗人。

看着生,问:秋风乍起,你——生答:欲作家书意万重。(2—3人)

你想要家书中说些什么呢?快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在家书中尽情倾述吧!

情境导读:

这悠悠的乡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这家书一封来传递,难怪诗人会——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那悠悠和乡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书所能道尽的呀!难怪诗人会——

这说不尽的是什么?轻轻一开开出的又是什么?

这首诗,抓住写信寄信这么一件小事却表达出一个游子浓浓的乡念亲之情,在表达方法上可谓高明。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出示诗句

四、想像画面,拓展升华

1、《秋》寥寥数字,却字字饱含一个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念,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品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去体味那份游子情怀。

师生合作读,然后说画面。

2、读着古诗你心中产生的什么疑问?

出示古诗,生读积累。

2、《秋评析优秀

一、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激发习古诗词的兴趣。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乡之情。

二、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乡之情。

三、方法

情景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们,上节课我们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哪位同知道其他关于乡的诗歌呢?(生自由回答)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过的《静夜》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背这首诗。那么今,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习一首同类型的诗歌——《秋》(生齐读题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张籍呢?生举手回答后,师出示ppt中张籍的文常识。

2、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作适当的点拨。

3、师范读,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这首诗歌名为《秋》,是什么意呢?

明确:在秋时的所见所

2、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全班齐读前两句,回答:

①“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到了吗?

明确:

大雁南归,秋风萧瑟,更能引起游子的乡之情,增添悲凉的气氛。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更能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念。

②“意万重”是什么意?能看出什么?

明确: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作者离开家乡和亲人很久了。

③如果是你离开家那么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回答,表达乡意即可。

4、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把封好的信又拆开了呢?

明确:

因为诗人要说的话太多了,对家乡的念之情太深切了,信都封好了,还怕落下什么没有写在信上,所以才会又打开来看,再多写点。

②从这两句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浓浓的乡之情。

③作者想说的话能都写下来吗?为什么呢?

明确:

不能,因为作者想说的太多了,信纸根本不够写,不够作者表达,而且“匆匆”也说明了写家书时的匆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作者把想写的内容都写下来。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切地要家人交流的心情。他的心情因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

(四)拓展延伸

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念家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代孟郊《归信吟》中说的“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ppt出示其他家书有联系的诗歌,积累下来。

(五)小结作业

小结: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念。

作业:

1、背诵《秋》,积累家书有关的诗句。

2、如果你也是离家很久的游子,请你写一封家书给父母,表达自己的念之情。

五、板书

本课在时,由于生经验不够,对于乡类型的诗歌把握得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在中多引导生结合过的乡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列出《泊船瓜洲》和《秋》两首诗的比较表格,对比分析,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总结想类诗歌的特点。

3、《秋评析优秀

这首古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乡之情。本,在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乡氛围,使者、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生的理解能力,促使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1、会正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秋》,默写《秋》。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

4、体会作者强烈的乡之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

2、背诵积累。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师准备:制作课件,反复朗读并背诵古诗,深层次地体会情感,透彻地理解诗意。

2、生准备:初读古诗,搜集诸如作者等方面的资料。

一、创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你能听出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吗?

乡之情是古代诗人常常会抒写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我们习一首新的古诗《秋》,它抒发的也是诗人的乡之情。〔从歌曲导入,唤起生的乡之情,有利于在接下来的习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二、走进“秋

1、谁能描述一下秋的景色?

生描述的基础上,师概述:

去了,夏走了,代表生命的绿色也没有了。秋风萧萧,落叶纷纷,使人平添了无数惆怅。身在异乡的游子常常会生出乡的情

2、谁能告诉大家:“秋”是什么意?作者什么?

三、初读《秋

1、出示课件,进行配乐情景范读,根据范读的情况画出诗的节奏和着重号。

〔宋〕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生试着读一读。(试读2~3遍,也可以互相读,互相听)

3、指名读,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来。

〔诗要读规范,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才能再谈个性,“唱”读、“拖”读不利于生对古诗情感的感悟。〕

四、精读《秋

1、熟读成诵。

可采用互读和小范围齐读的方式,丰富阅读的形式,提高阅读的效率。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秋》。

(1)生独自边读、边批、边查、边悟,试说每句诗的意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独自理解上的收获或疑惑。

(3)全班*流。

3、师对生交流中的难点、疑点进行点拨。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交流诗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来了,身处洛阳城,只见秋风乍起,倍感孤独寂寞,决定提笔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将自己的千愁万绪告诉家乡的亲人。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信写好了,但又担心由于匆忙该说的话没有说完,就在送信人即将出发的时候,又打开了已封好的家书。

(3)引导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情感。

围绕诗中所表达出的强烈的念之情进行读、议,丰富生的想象,深层次地体会诗的内在情感,努力使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老师充分肯定生的感受,并适度进行精辟的概括。

5、有感情朗读。

〔自主习体会、合作习感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想方法启发生进入诗的意境中,同时老师的适度点拨也是不可少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将生零碎的东西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生也能从老师的表述中到一些表达的方法。〕

五、拓展“秋

1、把这首诗背给自己的父母听,顺便把你的理解、感悟父母进行交流。

2、试着独自到秋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在你眼里、心里秋是什么样的?

点击查看更多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思考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wenba.com/articles/1713.html

热门阅读

  1.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2. 用餐具造句
  3. 平安夜祝福语老师
  4. 幼儿园工作规程心得体会
  5. 圣诞节经典搞怪祝福句子
  6. 大词的造句
  7. 《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业务指导》讲座培训心得范文
  8. 中秋节对家人的祝福语
  9. 家乡的消息美文
  10. 《哪座房子最漂亮》的语文教案
  11. 2016年最新的5青年节祝福短信
  12. 宋词赏析卜算子·答施
  13. 描写山水的名诗词
  14. 故乡梦想绽放的田园散文
  15. 描写江南的诗词大全
  16. 世界无烟日祝福语精选
  17. 终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18. 带有颜色的优美诗句
  19. 关于平水韵咏春的诗文
  20. 席慕容《桐花》读书笔记
  21. 关于社区述职的报告
  22. 最新大学生国庆节66周年演讲稿
  23. 2016年搞笑平安夜祝福语
  24. 12条描写物品的唯美好句
  25. 201年最新谷雨节气贴心祝福语
  26. 小学生国庆节诗歌
  27. 台湾旅游见闻士林官邸的邸散文
  28. 教师节祝福语之收到无尽诚挚的祝福
  29. 201给小学毕业生的祝福语简短
  30.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及反思
  31. 灿烂五月经典散文
  32.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范本二
  33. 2016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心得体会
  34. 元宵的诗句
  35. 2016年猴年四字祝福语精选
  36. 对抗性成长美文摘抄
  37. 春季开学典礼优秀学生代表的发言稿
  38. 八一建军节搞笑祝福语短信汇总
  39. 我的圣诞礼物作文范文
  40. 军人婚礼上的来宾致祝福词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10-17 18:39:00
本页面最近被 83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黑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16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