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3 12:43:53

《老师领进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

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

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

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

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附板书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拓展阅读

1、《我要的是葫芦》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堂。对于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各环节的能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学过程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学过程的首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文内容,知道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

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昨天,我们已认识了小葫芦(出示实物),今天带你们去摘可爱的小葫芦,好吗?(学生会读一个词语,就把葫芦送给学生)

、学习一自然段

1、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它们长得怎么样呢?(看图一说话)

2、我们来读读一段,看看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板书:绿叶--小花--葫芦)

3、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怎么做的?(板书:每天、几次)指导朗读(评议)

三、学习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话)。(板书:变黄---落了)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

3、小朋友,面对这两幅图,你想说什么?

4、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我们读读2、3段,仔细想一想。

四、学习、三自然段

(一)学习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再把这两句读一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板书:要葫芦 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学习三段

1、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知道这话的意思吗?出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4、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5、齐读、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活动(续编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假如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

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意图:通过对编故事来内化文中的语言,对学生行一次人文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葡萄沟

学目标

1、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学习2段,练习读懂按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3、较流利地朗读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学重点:

学会按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感受维吾尔族乡的热情好客。

学难点:

能在文的朗读中读出自己对文的体会。

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谈话:上节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哪里是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哪里最有名的水果——葡萄。

、学习2自然段。

1、学生自读2自然段。

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给句子编上序号。

(2)根据学已学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一段话中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文,按已学的方法,理解按间顺序写的一段话。(什么候,什么怎么样)

(1)学生自读1、2、3自然。

(2)小组交流。

2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1句写(

),2句写(

)。这段话从2句开始,是按(

)顺序写的。

(3)反馈。

3、深入学习2段内容。

(1)再读2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在读这句话的.间,你读懂了什么?

(2)抽生说,行句子训练。(梯田:出示投影)

句子1:夏季,茂密的枝中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说说,你在读这一句话的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投影。

齐读。

句子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找出这一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以上几种颜色,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在句子中的用法。

学生读句子。指导朗读。行绘画练习。练习完成《作业本》填色。

据自己所填的颜色把这一句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句子3:要是这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发客的维吾尔族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的?行词语意思理解的练习。

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抽生读,齐读。

4、尝试背诵。

对于这么美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指导背诵。

5、自然段学总结。

同学们对这几个这简单的句子,既然读出了这么多的说问,可真不简单啊!同学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步。对刚才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的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流露在朗读中吧!齐读2自然段。

三、补充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间顺序写的一段话已掌握得较好了。这里也有一段话,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投影出示。)范读。

学生自读,检查1、2两个问题。

春天的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h)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

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间的词语有: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3、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和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描绘秋天的美景。

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重点学习秋季一段,掌握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季节景色特点行观察的方法。

具准备:多媒体件。

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对这篇文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什么季节最美?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简单叙述,整体感知文内容,为重点学习描写秋季景色的段落做好过渡。)

、赏读秋季一段,感受美景,悟写法。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我们这里的秋天美吗?小兴安岭的秋季是怎样的,你们想亲眼感受一番吗?(播放展示秋天特点的图片,感受小兴安岭秋季的美丽)

2、说说你看到的小兴安岭的秋天是怎样的?

3、你觉得作者会描写哪些景物?

4、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把你最喜欢的词句或你最感兴趣地方做上记号。

5、讨论交流学习收获,抓住能体现秋季特点的词句行指点。

过渡:秋天是迷人的季节,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吸引了你?

如:①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指名美美地读出这种感觉。

在这美景之中人们的收获也不少。

森林向人们献出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献”字一词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能突出秋天特点的`景物来写。)

5、有感情地朗读文。

小结过渡,指导说话:落叶飘飞,一片金色,果实累累的小兴安岭的秋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让你们去观察我们这里的秋季,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你有了哪些有关秋天的感受?谁来说说看?

四、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们眼中的秋天。

1、学生写作。

2、展示作品,生共同评议。

3、出示写的描写秋天的片段,让学生点评。

五、总结全文。

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共同走过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在略那里的美好景致同,还学会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只要大家在平多观察,多动笔,相信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六、作业平台。

1、读文,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小兴安岭?

2、选择校园内或你喜爱的一处风景,学习本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那里的花儿、树儿……写一写。

七、板书。

春:树木

积雪

夏: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花园

秋:树木

落叶

野果

药材

宝库

冬: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

点击查看更多《老师领进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7721.html

热门阅读

  1. 行政诉讼委托代理的协议书
  2. 《我是什么》的教案范文
  3. 徐志摩的经典爱情诗句20条
  4. 感悟日记400字
  5.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两则
  6. 早安正能量语录
  7. 杀猪过年优秀散文
  8. 善于的解释及造句
  9. 新年聚会祝福语
  10. 2016年520给女朋友的留言祝福语
  11. 《弟子规》学习心得范文
  12. 电子商务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13. 杜甫月亮的诗句大全
  14.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范文900字
  15. 太阳照常升起的读后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