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8-05 09:40:36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读后感

第二遍读此书。

我记得我几年前曾经做过类似的梦,在梦里,有许多个自己在为某件事争吵,而真正的我却不知道在哪里看着这一切。然后我醒了,我告诉自己:“我只有一个。”就像此书第4章所描绘的丹在面对1+5个黑剑客的场景。我只有一个,其他的声音都是些来自虚无的过去、未来的吵杂心智的产物。而真正的那个我才是我自己要战胜的,如果结局是*败,只能说自己找不到真我,一生都会被自己虚幻的自我迷惑,尽而如同“发疯”一样,不是真正的活着。

用现代医学家们的说法,应该会把这种现象叫做“精神分裂”吧!

契子部份对初识大师的描绘以及第1章对新事物注入身体的强烈挣扎后,苏格拉底告诉丹,风向变了。应该是说,从第2章开始丹已经开始真正要学习他所想要教给丹的东西了。先是使丹产生幻境:带着丹在体操场上听选手、教练和观众内心各种各样的声音,后又让丹变成风吹过世界各个角落感受世间万态,而后又让丹在梦里经历自己的一生。这让丹有种历经沧桑的悲凉和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恐惧感。就像看着自己过完荒废无聊却又可立数多样成就的一生,可是心中仍然觉得有所缺憾的无望感。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大部份人都不曾去想这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还是只是在复制社会眼光里的一生?他们只是黑压压的一堆人里的其中一个。就像那个疯国王的故事一样。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平常老百姓们的生活。从出生到死亡,人类其实都是在复制他人的,以为“这才是人生”的所谓生活方式。

从婴儿的第一针疫苗,第一次喝水,第一次喝奶,第一次穿衣,第一次……

然后,到了幼儿时期。幼儿学会了做为大部份人类的行为思维及最基本的生活现象,可以说,对幼儿而言,他们所见到的,都是在复制前人告诉他们的经验。然后,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如果到了四岁还没有被送进幼儿园的,都会被社会于以“疑问”的眼光。大多数人只是因为生计原因,不得不送幼儿去幼儿园“寄托”,没有人真正去思考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没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么多“学”的真正用处。然后孩子就被莫明其妙的“成人”了。带着一大堆的毛病,和前人人生的经验,继续复制的被活着。

婴儿不懂得表达,只有做为人这种动物最本能的反应。“本能”,是人类最真实的能力,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如何用嘴“吮”奶,没有谁教刚出生的婴儿“哭”为何物。

但没有人知道:人类的本能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最具有创造力的力量,而人类却从出生开始,就在扼*类最伟大的力量:本能。

“本能”使孩提时期的人,会问“为什么”,于是成人准备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给孩子参照。谁可曾想过,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做为陪伴他们成长的成人,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而不去破坏他们对“发现”的探索与兴趣。因为学会思考,真正的思考,真正属于本能,属于自己的思考,才是做为人这种特殊的生命活着的意义!

对于苏格拉底而言,丹所经历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都只是基础教育,真正的勇士之门还未真正找到。勇士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的。之所以找到“丹”作为他的关门弟子,是因为丹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意志力”能力。这与丹所从事的体操有关,体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锻炼的运动。

清理身体的食链与清理思维障碍是勇士之路的必经之途,只吃喝自然食物和适当的份量,新鲜的蔬菜水果花果茶和禁欲。约瑟夫和乔伊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但每个人的性情都是独特的,平起平坐,热爱生活且赋有幽默感。这让我想起现实中那些所谓的修行者,大部份都表现出一副清心寡欲,得高望众的“圣人”似的样子。

苏格拉底让丹清身戒欲多时后,突然让他看到自己在抽烟并与丹一同饮酒,只是想告诉丹,真正的勇士不是强迫自己,而是顺应身体和自我。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去做,和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却用欺骗自己的方法去做,是两回事。

约琴夫的死告诉丹,死亡并不是坏事。“死亡并不让人悲伤。让人悲伤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真正活着。”。现实生活难道不也如此吗?人们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因此经历痛苦。但是谁能清醒的知道,让人痛苦的,并不是在追逐财富与成功,爱与幸福所经历的事情,而是人们自己想像出来的痛苦。例如一个简单的故事:

有个女人害怕男人嫌弃她带的嫁装不够多而不爱她。就是她自己的心智制造出来的痛苦的幻象。

真正的勇士热爱追求,却不被心智迷惑。“随他去吧。”然后,他们都笑了。

除了静思和戒欲外,勇士还必须通过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各项体能训练,做到身心合一。在坐在加油站后的石头上一天一夜后,丹最终悟出:“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那便是当下,这世上的人们大都活在过去、将来与各种思绪、情绪里,几乎没有人真正专注于活在当下。尽管,总是有箴言告知人们“当下”才是重要的,但人们大都只是一瞬即逝的感触,而非真我的当下被点悟。第5章,作者有许多内容都来自中国的古老文化。而我竟然做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在中国的学校受过大学教育,却对自己本国伟大的文化财富连略知一二都谈不上,而此书的作者,一个美国人,却对中国文化了解、感受、收获的都比我多。只能说:“很多人不仅并未真正活着,连怎么活着都不知道。”

我记得,张校长提及体育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份。当然,不是指把人当猴子耍的那种体育,而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体育,包括中国的古老武道领域、医道领域。

丹在学期末的体操团体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他战胜自己的同时达到了自己一直等待的目标。然而,心情却如同过季的花朵一样随风凋落,随着毕业的来临,不知将何去何从。原来,他所一直追逐的成功,不过是一种满足自我生理需求的幻境,当真正达到时却未能使他真正快乐起来。因为真正的快乐,是不需要理由的,他随时可得,人们真正需要专注的是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没有真正的结局,如同所谓的成功也只是过程的一部份。所有的结局都会“过去”,过去了就要“放下”。尽情享受在每个当下的过程。

“放掉心智,才能恢复知觉。”,第6章,苏格拉底把丹拉进婴儿时期的自己,感受一个婴儿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知觉。同样,如果闭上眼睛去感受婴儿的感受,我会感到一种清澄的宁静,感受婴儿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定义,好的、坏的、各种东西的名称、作用都是幻象的一部份,我突然明白,在天地产生之前,只有宁静,一切只是心智的产物。如果要用一种场景来描绘的话:想象一座90度倾泻而下的瀑布,快乐便在那个转角处,你和你的心智应该以这种方式共同存在。第6章末,苏格拉底让丹忘记了乔伊,那个灵魂与之共通的女孩。

学校毕业了,但从苏格拉底那的学业并没有毕业,而是进入现实世界时间的漫长磨砺。但凡一切结论都必须予以实践。丹毕业后与美丽的女子琳达结婚,有了一个女儿。他一头投入生计工作中,历经平凡世界的悲欢喜乐,却总在午夜梦回时感到没莫明的沮丧。他总感觉失去了什么。直到与妻子离婚后,他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再次追寻心灵大门的旅程。

这时苏格拉底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带着他走进了生死边境的心灵大门,在黑暗中他终于死去,化为尘土,滋养万生,随风飘散,无处不在。在醒来之时,他找到万物之源的宁静与喜乐。“我便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是我。”

本以为此书到此结束,但乔伊再次出现,勇士有了灵魂陪伴。

拓展阅读

1、亚马孙撒哈600字

今年暑假,我完了《亚马孙撒哈》这本书,就好像跟随着作者柳絮游览了热带雨林亚马孙,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沙漠。

《亚马孙撒哈》全书通过日记的式,记录了许多有趣、惊险、匪夷所思的典型事件,极大地拓展了者的视角。

亚马孙里奇不断:搜集捕虫的植物--瓶子草;有趣的食木的鱼--食木甲鲶鱼;吼声如豹子的吼猴;两米长的巨骨舌鱼。

在撒哈经历无数惊险和刺激:过可怕的沙尘暴;过肥大的剧毒的角蝰蛇,去过神秘的远古涂鸦。

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历险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小蚂蚁大战巨蟒。一群蚂蚁在丛林中到一条身长六七米的森蚺,蚂蚁军团毫不气馁,群起而攻之,它们纷纷爬到森蚺身上咬它,森蚺疼得不停翻滚,拼命挣扎,有蚁不断被碾压掉落,又不断有蚁重新爬上,最森蚺居然只剩下一具长长的白骨。

小小的蚂蚁相互合作、紧密团结,竟然有如此可怕的力量,它们凭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打败了强大的对手,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呀!

这令人震惊的一幕,勾起了我的回忆。上学期学校举行班级足球粘帖画比赛。望着讲桌上这里一包绿豆、红豆,那里一包纽扣、瓜子?我心里直犯嘀咕。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奋斗:有的拿胶枪,有的撒豆子,有的贴纽扣,有的粘树枝?看似杂乱,实则有序。经过一个半小时,小小的豆子、纽扣、树枝纷纷飞到了画板上,黄豆为主,黑豆为辅的战靴,红豆、绿豆、瓜子构成的大力神杯?一幅色彩斑斓、纷繁复杂、栩栩如生的足球粘贴画呈现在眼前。这让我领悟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也更相信一一肯定大于二。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班集体里只有大家相互团结,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创造集体的辉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未知的自己》700字

我在暑假里阅了老师摧荐的这本《未知的自己》,说实在的,只了一遍,对书的内容也没能真正地理解透彻,只知道,心灵变得宁静了。

书中提到,这天下就三种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我的事。说得多好啊!我且不说老人讲得多有道理,就拿自己来说吧,暑假偶尔去打打麻将,这不就有了以上的三种结果了:去打麻将是我的事,能否赢钱输钱是老天的事,别人是否从我这赢到钱是他人的事。反正我把打麻将当成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它也是我其中的一项兴趣爱好。这样一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成不了“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因此悟:心态很重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先进评比没有份,自己工作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保持积极心态,心里就会想得开,心胸也就会豁达,这样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使工作顺利,心情舒畅。

我们享受生活,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多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心态是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铺满阳光!

3、《未知的自己》700字

最近两年常常收听雷鸣的节目,我相信意识决定行为,现在我发现自己改变了很多。节目中多次推荐一本书《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身心灵小说,用通俗易懂、平实朴素的言辞解刻的人生道理,我认真的拜过了,现在我想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是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掌握,只能像书中所说“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有让你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我们费力的在别人和外界寻求答案,结果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找错了方向,答案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生命本是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是在身处逆境茫然徘徊之时还是看尽繁华归于平淡之际,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恩,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未知的自己》,让我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追求的到是什么?”我们觉得疲惫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变换着不同的面具,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我们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落日出,云起云灭,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未知的自己》告诉我: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的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因此我想谢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和事,他们何尝不是给了我这样一个礼物,也给了我坚强和成长的契机呢?浴火重生的凤凰才能更有生命力,飞得更高远!

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要学会“臣服”。“爱过、通过、哭过之——是臣服的体验”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所以要学会臣服。但这臣服,不是臣服于人,而是臣服于事。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而是要学会接受!因为越是你抗拒的就越会持续,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永远是在当下的,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处的声音,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

这本书并没能治愈我生命中的伤痛,我依然在事情来的时候应激性的到痛苦,陷于其中,但是我觉得它教给我的理念能让我把痛苦的长度和度大大缩短和降低,我想这已足够。人生旅途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让我们就像那只看彩虹的狗一样,在谷阳光。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风里,蔚蓝的天空下,看着我,轻轻的微笑!

点击查看更多《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的读后感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8724.html

热门阅读

  1. 自我奋斗的七大秘诀励志美文
  2. 夏至未至经典语录
  3. 李白《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4. 《有趣的豆子》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及反思
  5. 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培训心得范文
  6. 劳动节三句半小品剧本
  7. 经典长辈生日祝福语
  8. 爱情伤感经典说说
  9.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10. 霸气的励志语录
  11. 《我喜欢的鸟》说课稿范文
  12. 一分钟自我介绍
  13.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是多少》教学设计
  14. 2015学习依法治企心得体会
  15.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