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π≈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π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π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如图)

如果速度相同,两人同时出发,谁先回到出发地点?为什么?

小明的路线长:20×314+20×314

=628+628

=1256(米)

爷爷的路线长:314×(20+20)

=314×40

=1256(米)

两条路线一样长,两人应同时回到出发点.

4.一棵大树(投影)*又壮,不用锯倒大树,你能知道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吗?讨论.

结论:先测量大树一周的长度,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就得到了直径.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努力研究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圆的周长应当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时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知识.

拓展阅读

1、高二历史课堂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和*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同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幕府统治的*,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生分析,内忧外患下,*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生弄清*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生把握新的生产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系。

结合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材内容先由生归纳*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生重点分析*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的前提、*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日本的*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日本很快跻身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和*有何不同?

2、高二历史课堂

情分析:

我校属二级达标校。进入高二下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课堂纪律堪忧;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们对历史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习要求:知道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师承和突破,体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重点:柏拉图理想国的想;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难点: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繁荣的原因。

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与创新精神。

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养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生利用课文内容,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并组织生展开交流讨论。

过程中,师应注重启发式,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希腊古典文化的系和异同等,引导生主动探索,并对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生严谨的习态度和批判精神。

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使生认识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体验哲家理性主义的思想,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问:在必修I中,我们了解了古希腊历的一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同们还记得他是谁吗?

答:苏格拉底。

在必修III中,我们再次接触了苏格拉底的哲思想,同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答:……

投影:

⒈“认识你自己”(哲意义上的“自我”)

⒉倡导“美德即知识”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苏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腊着名的思想家——柏拉图。

投影: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哲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投影:

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⒈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②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

——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不满;

⒉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⒊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请同们阅读课本第38~39页,归纳《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答:①《理想国》主要探讨了“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这一重大问题。②一个理想国应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如果这三个等级各自恪尽职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③在这个理想国里,应该让哲家做国王,或者统治者应接受哲训练。

柏拉图在育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创办了着名的雅典园。

投影:

阿卡德米(Academy),在这个风光明媚的园里,柏拉图用诗意的育感化着未来哲王的心灵,用遥远的生命之光照亮着追索者的眼睛。在这个门上曾刻有“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的园里,柏拉图用音乐和体育充实下一代的心灵,用数、天文、几何、哲训练未来的哲王。在这里,公平与正义成为人类大厦永恒的支柱,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投影:

雅典园在西方育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上安然辞世,但园却在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经营下,一直存续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处*目的下令闭为止,前后达900多年。

园对西方育及思想发展的影响:

首先,雅典园是古代最早在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或者至少是大的萌芽,现代大中的院、研究院有时还被称为Academy,原因就在此。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以致用”、“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雅典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园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研究和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家如亚里斯多德等,雅典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投影:

柏拉图着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答:哲家柏拉图对西方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古希腊还有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

投影:

“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的杰出代表和*者,古典时代最博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素:“第一个像授一样地着书立说的人”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

投影:

投影:

着名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表明并得到公认,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3、高二历史课堂

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

第一目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2)古城墙的结构

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生的直观印象。老师还可以提醒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生把自己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

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合一"的思想的?

具体要求:安排生自行阅读材相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代表了儒、道、佛"三合一"的思想;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的思想。

明清之际,由平遥商业的发达,为这块土地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在商业发达带来的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平遥古建筑兴建的**,四合院成为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建筑样式。

(1)发达的平遥商业

平遥是当时中国十大商帮中最着名的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其商业的繁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遥商人生意涉及地域范围广;二是平遥本地商业发达,为平遥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

(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就在此诞生,并一度成为全国金融业的中心。平遥作为16世纪以来的金融重镇,保存了大量原始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无数的文物遗珍,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总号,在外地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日升昌"票号作为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它的产生一方面说明其创始人雷履泰的卓越的经营才能,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平遥商业的发达。

"日升昌"票号的建筑布局:既是当时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的格局的典型体现;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意义:在中国历,由日升昌票号创立,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它为加快资金转,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以及方便*和人民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在介绍四合院的结构时,有简单构图能力的师可以一边讲一边做简单的构图,也可以在介绍完后将事先构好的简图展示给生看,以增强的直观效果。

平遥古民居以建清朝的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只有极少而珍贵的元代旧居。其建筑既符合北方汉民族地区传统的建筑模式,又有当地鲜明的特色。

四合院的特点,师提问:平遥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的?(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

生回答:平遥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特点,是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这样的布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

师提问:从平遥四合院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精华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地吸收。请同们思考你认为有哪些传统思想是我们今天所特别需要强调的?

生回答后,师加以总结: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互相帮助、见义勇为、善良诚信、勤俭节约等。

第三目 "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珍品"

平遥是以"一城两寺"共同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两寺"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和镇国寺(1)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双林寺

古城西南的双林寺,修建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中有唐槐、宋碑、明钟均十分珍贵,但最令人惊叹的是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2 000余尊。这些神形兼备的彩塑作品透过*的拘囿,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使双林寺当之无愧地成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师在介绍这些彩塑作品的特点时,可以从网上收集相的图片资料,通过幻灯片加以展示,让生领悟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这些艺术珍品的认同感,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也更能够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万佛殿

双林寺以彩塑着称,镇国寺则以古建筑闻名。该寺的万佛殿建五代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万佛殿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用料十分科合理,是建筑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4、高二历史课堂

(1)知识与能力

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暴行;纳粹*政策的实质;奥斯威辛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

(2)过程与方法__

分析纳粹*理解其实质。了解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的*史实,理解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自主探究*和七三一部队在亚洲的暴行,培养使用网络探究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联系日军*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奥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奥斯威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

难点:纳粹*的实质

1、导入新课__

(再展示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年的图片)2005年1月,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奥斯威辛,在同一时刻默哀,哀悼二战中遭到*的犹太人无辜的亡灵。60年前那场杀戮,是人类历最黑暗、最陋的一幕!任何站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的人,都会受到人类良知的拷问!那么,60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2、讲授新课

_集中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突出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及点题---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众多集中营中的典型,也是*的一个例证。)

_简介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布局(展示相图片)

_生活动之一----"重现历史"说一说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

_师播放相视频资料,增加生感性体会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简要介绍纳粹*卫军在集中营里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注意渲染气氛,把生带进一个悲情氛围,给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突破重点。

_生活动之二---"共同探究":宣称人道的、尊贵的优等民族却对人类犯下了如此灭绝人性的罪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明确奥斯威辛集中营出现大*的理论根源是纳粹的*。突破难点---*。(*起源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年代。*的基本内容包括:* 、* 、极端的*。*是纳粹民*的核心和基础。)师生通过德国纳粹的种种暴行加深对*的理解。

_生活动三---"亲临其境"如果你现在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你会说些什么?(师根据时间安排,结合历史与现实的情况,论从史出,突破重点)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整个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当年,纳粹德国用400万人的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人类证明了,一旦脱离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欲望就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在那个时候,在这个小镇上,善良的人性从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眷顾。从奥斯威辛开始,人类就不再相信纯粹理想国意义上的幸福。奥斯威辛的历史足以让全人类在其后为和平。

_"历史与现实的碰撞"环节:展示1994年卢旺达惨剧的图片。折射出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人性的冷漠!所有的大*都向人类展示了一个事实:人类有时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集体罪行。我们追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慰籍那些被血腥*的逝者,也不仅仅是为了声讨纳粹曾经犯下的罪行,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来体味历史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尤其让曾经犯下罪行的国家领悟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波兰在1947年决定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围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1979年,出同样的目的,联合国科文组织把它列为而且是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_生活动之四----"课外延伸"假如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可以申报?理由是什么?如何申报?

当人们在追忆奥斯威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同样是人类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诚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盖与推卸。…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赢得亚洲人民原谅的机会。如果淡漠历史,或者企图污蔑、篡改历史就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俘虏,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羁绊,必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人类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后代正确的认识这段惨痛历史,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德国法西斯的*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

1、建立-1940年春

2、布局:

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滔天罪行

1、*

2、监禁

3、掠夺

4、奴役

5、实验

三、奥斯威辛集中营暴行发生的根源

纳粹*

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警示意义

1、揭露罪行、哀悼死者

2、反省历史、警示未来

3、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4727.html

热门阅读

  1. 2019年的春节祝福语
  2. 描写黄山风景的诗句有哪些
  3. 关于新年祝福的句子
  4. 《蜜蜂引路》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5. 小学科学《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
  6. 201年老师给孩子的幼儿园毕业祝福语
  7. 201春分祝福语:春分贺词
  8. 关于识字一教学设计
  9.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10. 微信早安问候语精选
  11. 201年企业新春祝福语
  12. 九年级语文下册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13. 201年朋友生日贺卡祝福语
  14. 叫我一声哎散文
  15. 关于人生完美的句子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