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古诗和注释

发布时间: 2025-08-07 10:28:12

夏天的古诗和注释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篇一: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作品鉴赏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篇二:《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翻译

在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凋谢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唤来了夏天,我行走在两边种有桑麻的道路上,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初夏绝句赏析

初夏是令我激动的。我扛着那巨型三脚架,在阳台上固定好了寻星镜,便开始了我的星际旅行。在这城垣之中,再没有比夏夜星空中更明亮的星了。我在天空中搜寻着维纳斯,调焦,忙地不亦乐乎。

说不上是繁星满天,也是星光点点,有时候月明星稀,倒令我想起“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来。初夏的夜是闷热的,热的舒心,热的畅快。这还不像仲夏时的“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等到仲夏时节,一家老少在夏夜,拿上凉席,在雨后散发出清香的草地上纳凉。倒也真有些许诗意。正如杜甫的《夏夜叹》说:“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初夏里最优美的还有夜空中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星星像是浸在水里一样,而萤火虫就在这水一样的空中扶摇而上。有人抓上几只,放在瓶里,它们便发出美丽的光芒。萤火虫就代表着夏天,即使是初夏。

夏日的午后是闷热的。坐在篮球场边的长凳上,我的心早已飞奔在森林之中。初夏的墨绿的大森林中,凉意弥漫开来。日光和谐地,静谧地从枝头泄下,暖暖地洒在肩头。碧蓝的天空像玛格丽特的水晶球一样,闭上眼睛,初夏的微风拂过耳朵,会把头发凌乱地吹在脸上。绿叶婆娑,初夏的风缠绕着参天古木的躯干,我便和风一起低语,走向更遥远的仲夏。而面前的,便是球场上飞奔的身影。 初夏总是和海洋联想在一起的。最初的印象是伫立于海岸上,带着一分活力与热情,伸开手去感觉穿过指间的海风。背景是淡淡的色调,嬉戏的人们的身影变得模糊。瞬间的泪眼朦胧,宛如凌空的女神撒下的花朵… …这是初夏的曼妙的日光海岸。

*着榕树坐下,听着悠扬的乐曲,品着一杯淡淡的香茗,寻找我的初夏绝句。风促然吹过,引得花儿飘零,那如绯红的轻云般灿烂的花瓣就这样在初夏时节,芬飞。

拓展阅读

1、文祥《过零丁洋》全原文、赏析

【宋】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零丁洋:即“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一经: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一种经书。干戈寥落四周星: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写此后20,设在崖山的南宋流亡朝廷覆亡。雨打萍:此句比喻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在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文祥兵败后,曾从惶恐滩撤退。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蒸发如汗,故称竹简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鉴赏导示】

按史家议论,宋味同嚼蜡,是因为它议论说理的原因。但部分人的部分作却能留传千,虽直抒胸臆,不讲修辞,却不掩沉郁悲壮之风。文祥抗元被俘后的作便属此类。欣赏此类作,应着眼于中表达的英雄气节。

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江西吉水人。南宋抗元将领、民族英雄,文学家。此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被押北上燕京途中,过零丁洋时写的。当时已经当了元军元帅的汉奸张弘范,曾几次派人威逼文祥写信招降正在坚持抗战的其他爱国将领,文祥就提笔写了这首来回答张弘范。中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坚贞意志高尚情操,表明了人宁可一死、决不投降的丹心之志。

首联高度概括了自己的人生际遇。前句说自己“辛苦遭逢”是缘于“一经”,也是叙说自己是凭刻苦读书而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没想到仕途竟如此“辛苦”,有这般“遭逢”。后句则侧重写自己的报国经历。“干戈”代指抗元战事。“寥落”本指荒凉冷落,这里指战斗稀少。南宋小朝廷对待元军一直存在“”、“战”两派,文祥势单力薄,抗元战事常遭掣肘,故说“干戈寥落”。这一句满怀悲愤,既有对国家被侵扰的忧虑,又暗怀对*无能的朝廷的斥责,惋惜之情,溢于言表。颔联承接首联叙述家国之恨。于国,由于“干戈寥落”,由于不积极抗战,所以国破家亡,大好河山破碎如风吹飘絮;于己,国破无以存身,恰似无根浮萍在乱雨中零乱逃亡。“风飘絮”、“雨打萍”的比喻十分贴切。颈联由远及近实写,将两个颇具感情色彩的地名,巧用双关修辞手法,进一步反映了人抗元被浮后的愤怒沮丧。上句追忆景炎二年被元年打败,不得不从急流险恶的惶恐滩突围撤退福建汀州事。下句仍是抗元事实写。此联的双关修辞运用成,“惶恐”、“零丁”情绪齐人心头,艺术情绪与艺术表达结合衣无缝。尾联一问一答,人直抒胸中块垒,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我死之后,要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驻史册,光照人间。从而把自己以死报国的理想上升为下爱国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鉴赏要点】

[1]名句:人生自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高度的概括性鲜明性的完美结合。[3]简练生动的语言。[4]比喻贴切,双关运用巧妙。

2、作文里引用描写春谚语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辞《晋白绮舞歌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阙题》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萱草:一种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朝:早晨。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3、描写有关大全描写有关

1、《初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初》【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气日初长。

4、《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犹清。

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了鹊,清风半夜下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那蛙声一片。

七八个的星外,两三点雨山之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突忽见。

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10、《初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山亭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作文里引用描写春谚语

描写春景色:“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欧阳修

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杜甫

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陶渊明

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句:“接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以景写情的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

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

点击查看更多夏天的古诗和注释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49722.html

热门阅读

  1. 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培训心得范文
  2. 超浪漫的生日短信祝福16条
  3. 格林童话短
  4. 感动四季随笔范文
  5.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6. 告别2016年迎接201年优秀句子
  7. 用万籁俱寂的造句
  8. 感恩节幽默的祝福短信
  9. 2016感恩节幽默祝福语
  10. 我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散文
  11. 个人自荐书范文参考
  12. 201年4清明节祝福语
  13. 爱粮节粮优秀演讲稿
  14. 学习名言推荐
  15. 精选结婚对联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