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11:04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怨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有两首,一首五绝,一首七古,所写的是弃妇的怨情。其中五绝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中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从“怨”字落笔,写女主人公“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作品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二:美人卷起珍珠帘子,久坐凝望紧皱蛾眉。只见满脸斑斑泪痕,不知心里究竟恨谁。

评点:

这是一首写弃妇怨情的诗。初读本诗,犹见白描仕女图。诗中描写美人卷珠帘,夜半皱眉落泪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她盼望爱人归来不得而哀伤怨恨之情。全诗哀婉悲凉,缠绵悱恻。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和“留白”。这首诗描写弃妇闺怨的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寥寥二十个字,却真正做到了充分留白,意蕴无穷;同时在刻画女性神态上也是真切细微,气韵生动,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因此,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前两句描写美人等待盼望时的动作和神态。美人卷起珠帘,盼望着爱人早点归来。她静静地坐着,等啊等,一直等到双眉紧蹙,也没有见到爱人出现。一个“深”字,不仅点明了等待时间之长,而且还暗含有门庭深邃之意。

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不见心上人的幽怨神情:她殷切期盼的心上人始终没有出现,不禁潸然泪下,泪流满面。全诗最后一句以问句结尾,写法巧妙。明明是怨恨情人不来,却偏要说“不知心恨谁”,这样写不仅做到了充分留白,而且这样收束全篇也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含蓄隽永,韵味无穷。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朴实简练的文笔,形象地描写了闺中弃妇的情态,重点突出“怨”字——美人因“怨”而坐待,因“怨”而颦眉,因“怨”而落泪,因“怨”而生恨,主题层层深化。而从这怨之深中,也不难窥其情之切。诗人最终并没有将其怨恨的对象点明,也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待读者自解。

此外,我们若结合诗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也能看出诗人虽表面上是写怨妇被弃,其实是借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愁情。

作品鉴赏:

五言绝句: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3]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拓展阅读

1、《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 原文 注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作。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隐隐地袭上了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中的景色、声音、感三者融合为一体,将、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注〕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宋史·张舜民传》仍沿袭唐时称呼,把灵州呼作受降城。历来注家对益此中“受降城”的所在地虽然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是指唐代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所筑的东、西、中三受降城中的西城。考之记载,三受降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的北面,西城在临河,与唐太宗受降的灵州了不相涉。

2、楚茨先秦 文注释原著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畿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1、茨:蒺藜,草本植物,有刺。

2、楚楚:植物丛生貌。

3、言:爱,于是。

4、抽:除去,拔除。

5、棘:刺,指蒺藜。

6、蓺(yì):即“艺”,种植。

7、与与:茂盛貌。

8、翼翼:整齐貌。

9、庾(yǔ):露天粮囤,以草席围成圆形。

10、维:是,一训“已”。

11、亿:形容多。一说“亿”犹“盈”,满。

12、享:飨,上供,祭献。

13、妥:安坐。

14、侑:劝进酒食。

15、介:借为匄(gài),求。

16、景福:大福。

17、济(jǐ)济:严肃恭敬貌。

18、跄(qiāng)跄:步趋有节貌。

19、絜(jié):同“洁”,洗清。

20、烝(zhēng):冬祭名。

21、尝:秋祭名。

22、剥:宰割支解。

23、亨(pēng):同“烹”,烧煮。

24、肆:陈列,指将祭肉盛于鼎俎中。

25、将:捧着献上。

26、祝:太祝,司祭礼的人。

27、祊(bēng):设祭的地方,在宗庙门内。

28、孔:很。

29、明:备,指仪式完备。

30、皇:往。一说为彷徨,即神灵徘徊。

31、神保:神灵,指祖先之灵。一说指降神之巫。

32、飨:享受祭祀。

33、孝孙:主祭之人。

34、庆:福。

35、介福:大福。

36、执:执掌。

37、爨(cuàn):炊,烧菜煮饭。

38、踖(jí)踖:恭谨敏捷貌。

39、俎(zǔ):祭祀时盛牲肉的铜制礼器。

40、硕:大。

41、燔(fán):烧肉。

42、炙:烤肉。

43、君妇:主妇,此指天子、诸侯之妻。

44、莫莫:恭谨。莫,一说勉也。

45、豆:食器,形状为高脚盘。

46、庶:众,多,此指豆内食品繁多。

47、献:主人劝宾客饮酒。

48、酬:宾客向主人回敬。

49、卒:尽,完

50、度:法度。

51、获:得时,恰到好处。一说借为“矱(yuē)”,规矩。

52、神保:神灵,神的美称。

53、格:至,来到。

54、攸:乃。

55、酢(zuò):报。

56、熯(nǎn):通“戁”,敬惧。

57、式:发语词。

58、愆(qiān):过失,差错。

59、工祝:太祝。

60、致告:代神致词,以告祭者。

61、徂(cú):往,一说通“且”。

62、赉(lài):赐予。

63、苾(bì):浓香。

64、孝祀:犹享祀,指神享受祭祀。

65、卜:给予。赐予。

66、如:合。

67、畿(jī):借为期。

68、式:法,制度。

69、齐(zhāi):通“斋”,庄敬。

70、稷:疾,敏捷。

71、匡:正,端正。

72、敕:通“饬”,严整。

73、锡:赐。

74、极:至,指最大的福气。

75、时:是,一说训或。

76、戒:备,一说训告。

77、徂位:指孝孙回到原位。

78、具:俱,皆。

79、止:语气词。

80、皇尸:代表神祇受祭的人。皇:大,赞美之词。

81、载:则,就。

82、聿(yù):乃。

83、宰:膳夫,厨师。

84、废:去。

85、彻:通“撤”。废彻谓撤去祭品。

86、不迟:不慢。

87、诸父:伯父、叔父等长辈。

88、兄弟:同姓之叔伯兄弟。

89、备:尽,完

90、言:语中助词。

91、燕:通“宴”。燕私,祭祀之后在后殿宴饮同姓亲属。

92、具:俱。

93、入奏:进入后殿演奏。祭在宗庙前殿,祭后到后面的寝殿举行家族私宴。

94、绥(suí):安,此指安享。

95、后禄:祭后的口福。禄,福,此指饮食口福。祭后所余之酒肉被认为神所赐之福,故称福酒、胙肉。

96、将:美好。

97、莫具庆:指参加宴会的人皆相庆贺而无词。

98、小大:指尊卑长幼的各种人。

99、稽(qǐ)首:跪拜礼,双膝跪下,叩头至地。一种最恭敬的礼节。

100、考:老。寿考,长寿。

101、孔:甚,很。

102、惠:顺利。

103、时:善,好。

104、维:同“唯”,只有。

105、其:指主人。

106、尽之:尽其礼仪,指主人完遵守祭祀礼节。

107、替:废。

108、引:延长。引之,长行此祭祀祖先之礼仪。

共七十二句,可分六章。第一章写祭祀的前奏。人们清除掉田地里的蒺藜荆棘,种下了黍稷,如今获得了丰收。丰盛的`粮食堆满了仓囤,酿成了酒,做成了饭,就可用来献神祭祖、祈求宏福了。第二章进入对祭祀活动的描写。人们步履整肃,仪态端庄,先将牛羊涮洗干净,宰剥烹饪,然后盛在鼎俎中奉献给神灵。祖宗都来享用祭品,并降福给后人。第三章进一步展示祭祀的场景。掌厨的恭谨敏捷,或烧或烤,主妇们勤勉侍奉,主宾间敬酒酬酢。整个仪式井然有序,笑语融融,恰到好处。二、三两章着力形容祭典之盛,降福之多。第四章写司仪的“工祝”代表神祇致词:祭品丰美芬芳,神灵爱尝;祭祀按期举行,合乎法度,庄严隆重,因而要赐给你们亿万福禄。第五章写仪式完成,钟鼓齐奏,主祭人回归原位,司仪宣告神已有醉意,代神受祭的“皇尸”也起身引退。钟鼓声中送走了皇尸和神灵,撤去祭品,同姓之亲遂相聚宴饮,共叙天伦之乐。末章写私宴之欢,作为祭祀的尾声。在乐队伴奏下,大家享受祭后的美味佳肴,酒足饭饱之后,老少大小一起叩头祝福。

读这首,可以想见华夏先民在祭祀祖先时的那种热烈庄严的气氛,祭后家族欢聚宴饮的融洽欢欣的场面。人运用细腻详实的笔触将这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来,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结构严谨,风格典雅,由序曲到乐章的展开,到尾声,宛如一首庄严的交响乐。

3、将进酒原文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季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纵任意。谑(xuè):戏。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销:同“消”。

⒄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4、《经·硕鼠》

经》,是中国古代歌开端,最早的一部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经·硕鼠》吧。

硕鼠硕鼠,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②莫我肯顾。逝将去女,③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

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⑤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⑥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⑦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⑧

【注释】

①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②贯:侍奉也。 “三岁贯汝”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汝,指统治者。

③“逝”读为誓。“去汝”言离去。

④“爰”犹乃。“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⑤德:惠也。

⑥“直”就是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

⑦劳:慰问。

⑧“之”犹其。“永号”犹长欢。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欢呢?

【现代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拚死拚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邑。新乐邑呀新乐邑,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

这首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序辨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就没有停止过。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

《硕鼠》一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人对其愤恨之。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

这首纯用比体,《经》中此类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通篇比喻,寓意在咏物中。本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本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硕鼠》是魏国的民歌,据《毛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集传》:“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两说均可供理解主题时参考。它和《伐檀》一样,都是反剥削*的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责问剥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硕鼠》则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硕鼠》比《伐檀》的*性更强。《伐檀》只有愤怒,没有反抗,而《硕鼠》则不但有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奴隶们在不堪忍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况下,准备远走逃亡。奴隶制社会后期,大量的奴隶逃亡,曾是促使奴隶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为可贵的是,《硕鼠》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毕竟比《伐檀》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标明奴隶们在长期的反抗*中,已逐步清醒了阶级意识,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

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端,“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和怜悯,残忍无,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贯”,侍奉。汝,指奴隶主。“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适”,到也。“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直”与“所”意同。最后说,在这块幸福的国土上,“谁之永号”,谁还会再过啼饥号寒的生活呢?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伤叹息地过日子了。很有点象后世的《桃花源记》所设想的蓝图。

5、《登楼》原文

中秋登楼望月 宋朝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目之所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中秋登楼望月》注释

万道虹光:引用民间传说。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

修月户: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中秋登楼望月》简

这首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铁瓮城高耸入云,邻近青天,尺高的望海楼好像飞上了铁瓮城与青天相连。挥毫赋时江水携带着涛声流到了笔下,不禁想起了三峡,举杯豪饮时点点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一阵阵号角声好像催促太阳落山,江面上无缘无故升腾起色雾气。坎坷的往事忽然涌上心头,哪里的景色能让我心悦目呢?不论面对春风还是面对秋月,我的心头却感到茫然。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53735.html

热门阅读

  1.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2. 朋友结婚简短创意祝福语
  3. 我喜欢独自享受这月色散文
  4. 支柱拼音解释及造句
  5. 云南省西瓜产销合同的范本
  6. 中班语言活动小青蛙的早餐教案
  7. 2016多媒体教学的心得体会
  8. 唯美七字诗句网名大全
  9. 小学语文奇妙的田螺优秀教案设计
  10. 《母亲河》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11. 销售员个人简历自我评价
  12. 2016年猴年贺词
  13. 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
  14. 小学教育工作者庆新中国60周年征文
  15. 《小小的船》优秀教案范文
  16. 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古词赏析
  17. 幼儿园中班小兔乖乖综合活动教案
  18. 最新感恩节给父母的温馨祝福短信
  19. 中考百日冲刺标语集锦
  20. 圣诞节手抄报模板
  21.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家长会英语老师的发言稿范文
  22. 乔迁新居贺词集锦
  23. 秒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24. 关于学习先烈心得体会的范文
  25. 小学田径队暑假训练活动计划内容
  26. 校舍维修施工合同模板
  27. 关于春天诗句古诗
  28. 三位数的读写法教学设计
  2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30. 关于雪的留白散文
  31. 写出描写春天花的诗句
  32. 快乐六一童话作文
  33. 三个博士兄弟为自己拥有的专长兴奋吧!美文
  34. 2016年搞笑新年祝福语
  35. 2016年腊八节贺词大全
  36. 《世界上最闪亮的人物》读后感
  37. 大别山的雨散文
  38. 《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模版
  39. 201年5护士节祝福语精编
  40. 霸气的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