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窗少年情感美文
曾经以为生活就是这样了,平静的日子里不会再有你们。十七八年前的高中岁月连同你们的音容笑貌,一直是被遗忘在心里的最深处。
幸好世事总是这般美丽,有了发达的信息网络,有了朋友圈,我们竟能如邻人般亲近。
有人在上海北京,有人在广东深圳,有人留在故乡,天南地北,都不再重要。想交流时只需手指轻轻一拨一点,抑或全发,抑或@某人,一切便知晓。
不会有人来称呼你Shirley、Andy或者Tina;也不会有人叫你小张、小王或者老赵。在这里,我们依旧是带着本名的自己。你依然是诙谐幽默,她依旧是矜持温柔。在这方世界里,我们或姐妹情深,或称兄道弟,依旧是能如十几年前般嬉笑打闹,调侃揶揄。也只是在这里,无关职业、地位、收入,我们以共同的身份,同忆青春,致敬曾经单纯青葱的自己。
我们曾经在一起整整三年。从清晨的6点到晚上的10点。你应该还记得我们在并不宽敞的操场做第九套广播体操;应该还记得我们每个月紧张的统考;应该还记得在停电的自习课上听班主任的谆谆教诲……是的,拥挤的寝室、喧闹的食堂、紧张的教室……我们曾经在一起整整三年。所以,即便相貌装束已经变得成熟精致,我们还是能从岁月的轨迹中找出以往的影子,一眼便认出了你。你不会相信,这世上,竟还有人在十七八年后还清晰地记得你曾经走路说话的样子,还记得你当初的发型服饰甚至皱眉的细节……所有,你自己遗忘的,却被另一个人惦记着。
叫一声老同学,便确信,我们是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共存过的,我们曾经一起这样地生活过。
人一生中,能同50多位同学一起朝夕相处的日子恐怕只有这三年。如果没有照片,或许你已经模糊了我的面貌,我的声音,甚至模糊了我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50多位同学能一个不少地在这里。能一起感恩和评价当初的老师,能一起欣赏互留的照片,能冷不丁地跑到你这来蹭一顿饭,能在这晚上11点钟的时候互致问候……
感恩我们恰巧在年少的时候遇见,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一同为学业为未来奋斗过。
致永远的高三六班。
拓展阅读
1、《恰同学少年》观后感600字
*,多么响亮的名字。正是他,赶走了日本人,打倒了*。可多少人知道他少时的故事。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它现实的明艳,但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牺牲的血雨。正如*,由于年少时期的积累才能领导军队,领导国家。恰同学少年正记述了*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部剧中,有几段戏最为经典,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是*因为帮萧子升和他弟弟写文章而被孔昭绶教育一翻,明白了大义与小义的关系,孔昭绶还把校旗给了*,让他生起旗帜。由此可知,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人生的道理。
其次,*看到刘俊卿浪费粮食,便自己把剩下的饭吃了,刘俊卿看到以后还当众羞辱了他,最后校长批评了刘俊卿。
还有就是张干校长的事情。张干为了学生操碎了心,可是得不到学生的谅解,直到最后才真像揭开,却被*赶跑了。这部剧向我们教会了如何了解对方,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内心,不能泛泛而谈。
在看看袁仲谦吧。他因为*写文章气势太重而不喜欢*的文章,最后经过杨昌济的教导,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之处,于是去向老师道歉,在大雨中站了好久,最后得道老师的谅解。
这部电视剧还有许多经典之处,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希望大家也喜欢这部剧。
2、童年的冰车情感美文
又是冰天雪地时节,看着公园里冰封的湖面上往来穿梭的精致小巧的冰车,不禁想起我童年时代自制的冰车来,相信很多人的记忆里都会有这样一个简易的、略显笨重与粗糙的冰上坐骑,载着无忧的童年在冰上撒欢。
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玩具,自然万物所赋予的一切都是孩子们玩乐的对象,正所谓“夏玩泥巴冬上冰,一年四季做顽童。”冬季农闲,父亲有的是时间,当冰还是薄层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四处寻找做冰车的材质了,什么木板、木棍啦、铁丝、铁筋啦等等,凑齐全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过后,一架简易的冰车就做好了。如果在冰车上加个小板凳,贴上毡垫,那坐上去就更舒服了。父亲做好冰车后,总要自己先在冰上试一试,如滑行起来不顺畅,就拿回去改进,直到满意为止。
待冰结得足够厚实了,孩子们便撒着欢地往河边跑。宽敞的冰面上,各家自制的冰车竞相亮相:看那熟练驾驭冰车的,身体略微前倾,双臂使劲地划着冰扦,在冰面上飞驰;也有不熟练的,怎么使劲都在原地不动,直急得小脸通红;还有稳如泰山般坐着的,只等小伙伴们来推,谁知推得劲大了点,冰车一溜烟地飞驰出去,吓得车上那位哇哇直叫。在磕磕绊绊的摔跤过程中,大家很快熟练起来,滑冰的速度也快起来,冰面偶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急停不稳,人仰车翻的场面时有发生,更有趣的是躲不开的两辆冰车撞到一起,大家干脆就趴在冰上打着滚地笑。
父亲曾做过一个双人冰车,是因为当时我还小,也闹着要玩冰车,父亲当然不敢放我独自去玩,便把冰车加长,容出两个人的座位,这样我就可以坐在前面,父亲一面用腿护住我不至甩出去,一面用带钉子的木棍支撑在冰面上,慢慢地滑行。稍大一点的时候,我不再需要父亲的呵护也能在冰上叱咤往来,便只顾着自己玩乐,任凭年幼的妹妹怎么哭闹也不肯带她去滑冰。父亲便又把双人冰车拿出来,像当年载着我一样载着妹妹在冰上慢慢地滑行,我站在岸边,看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越滑越远,似乎要嵌入夕阳里去了。
突然很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我想问问父亲,那冰车还在不在,我想念父亲的冰车了。
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600字
《恰同学少年》第一次播出时,我和同事几乎一集不落地全看了,真是畅快淋漓。后来湖南卫视重播,也看了,昨天央视三套又刚刚放完了最后两集,又看了一遍,激情依旧。
这部片子虽然是描写伟人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但却不落窠臼,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看惯了太多电视屏幕上的灯红酒绿、恩怨情愁与无病呻吟,突然有这样一部让人神清气爽的片子,怎能不令人激动?贯穿全剧的是两个字――责任!
里面的青年学生朝气蓬勃,胸怀大志,那一群群白衣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令人神往。如果去掉里面的人物背景和身份,这完全是一部教育题材的电视剧,不同个性的校长和老师,不同性格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教育画卷。编剧和导演真是太高明了!
看到这个片子,不禁就让人想起了今天的教育。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我们似乎都缺少了点什么。好多中学生在忙着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心只读圣贤书;好多大学生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要么就是在忙着学英语、考托福,找工作,没有了激情、丧失了抱负,少了沉稳,多了浮躁,幻想个人的奋斗与所谓的成功,缺少了一份该有的责任。也许这也是现实所“逼”,但不管怎样,青年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他们担负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而这种责任更应该是主动挑起的。
在剧中,那一群青年学生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幅画面――“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 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 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年轻人的斗志、年轻人的激情、年轻人对生活的努力向上、积极的心态在这里完全展现了出来。他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畅谈人生理想与抱负,他们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将一个青年人巨大的生存能力、拥有的激情与拼搏尽情地释放了出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自己和学生们都能充满激情地生活与学习着,不管现实如何,一颗向上的心还是需要的。
《恰同学少年》结尾有一段很长的剧中人物的经历与结局介绍,看一次感动一次。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但他们都做到了人生无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