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诗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内容】: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中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作者】: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注释】:
陈敬叟:作者好友陈以庄,字敬叟。
夺霁华:指灯光盖过了雨后的月光。霁,雨后初晴。华,光华。此处指月光。
侵:近。
明发:黎明。
物色:景物。
“浅画‘二句:不要刻意打扮自己,应该抓紧赏月(此为戏言)。
此词亦庄亦谐,饶有风趣。
拓展阅读
1、诗词鉴赏作文2000字最新
诗人与酒仿佛是古代的'一种情怀,诗人常以酒相伴,时而知足常乐,时而悲天悯人,好不诗情画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饮酒后,宁静幽远,在采菊时,见到南山,引得后人口口相传。“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陶渊明的另一诗,把与友人相伴,与美酒相伴,与欢乐相伴,与田园相伴的温暖跃然纸上。这是陶渊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怀。
李白夜间喝醉,写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没人做伴,连月色也有几分忧愁,孤独从中淡出!李白便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在诗中活过来,与李白品酒。这份洒脱中带几分悲凉。这——是李白的酒,酒里有李白的孤独与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时饮酒,无比欢乐地写道“误入藕花深处”。乘船醉酒,与夫君相视一笑。幸福在诗人心中绽放,这是李清照的酒,酒里有浓稠和幸福。
古诗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诗词歌赋,是*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诗人们荡气回肠,有了生活的希望。诗、酒、人,在历史长卷中,是最美丽的那一幅画卷。
2、诗词鉴赏作文2000字最新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
道路纵然如此崎岖,诗人也并没有就此意冷心灰,还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见商汤那样,做出一番宏伟的事业。可是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怎样撕裂人心的一声呐喊。
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有抱负的诗人,在那*黑暗的*时代,是怎样的欲罢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最后两句,虽然是以豪迈的气概,写出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渺茫的希望。
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它支配着诗人在难以平静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剧地起伏跳荡,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雄伟气势,扣人心弦。 这首诗语言高华,但又自然明畅,音节高亢,但又抑扬宛转。
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许多色彩浓重的字眼,化成了一个个鲜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盘”、“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把诗人的感情映衬得更加炽热而强烈。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和感人力量。
3、诗词鉴赏作文2000字最新
其实,诗意早就已经在时间的点点滴滴中悄然融进了我们的生活。看到天际边云雨翻涌那一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便会张口即出。看到春日盛放的桃花,那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似乎已经在脑海中映射出来。看到好友和自己将要离别,心中只能酸涩地念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许这样,生活与气韵也会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诗情画意也不单单只是中华古典,西方的诗歌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韵味,更多了一分耐人寻味的意思。“他那乌黑瞳仁中绽放出湿润的花朵。”少女羞怯不安的模样就这样倒映在花中,令人沉醉在这少年的悸动中。“我们捧着蓝色的心,雨在我们身后追着”这是来自犹太诗人最后的叹息。“眼中的爱人,是灵魂的反光在美丽沉沦”带着英伦风情的爱意含蓄又热烈。这些都是诗情画意。
如果没有了诗情画意,这世界莫非就要变成不可思议的沉闷。有趣迷人的灵魂变得空洞乏味,浪漫多情的皮囊也变得俗不可耐。我们离开了诗歌,那再继续寻找美丽会不会变得更加艰难?离开了诗歌,那我们寻找精神寄托来拜托痛苦会不会更加漫长?诗歌对于我们来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鱼与水,风与雨,善与恶般这样相伴相生的。或许从时间的开始,茹毛饮血到我们仰望璀璨宇宙的时候诗意的种子就已经种在我们的骨肉基因中不可磨灭,我们不能没有诗情画意。
无论是*诗词也好,西方诗歌也罢它们对我们的帮助是无法用词汇衡量的。因为诗意是它们最真挚的灵魂,灵魂这一玄之又玄的东西包含了信仰,美丽,内涵等等。诗歌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的一种载体,成为了宣泄表达情感的一种渠道。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至少要认真地读一次诗。去感受不可或缺的诗情画意带给我们的最好享受。
如果没有了诗意,我愿意抖落一身尘埃,潇洒离场。
因为,一身诗意千寻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