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名言及悼念活动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搜集钱老生平精彩转帖以励后人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一起纪念与缅怀中国的"航天之父"吧。”昨天中午12时许,某楼盘的业主论坛就有网友“Royce”留言,希望业主们都尽可能地搜集钱老先生生前的照片、言论、故事等,好让论坛上的人都能了解这位科学巨星对我国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一呼百应,记者发现,到15时许,该留言的跟帖已有30多条,除了“键头”支持外,大部分都是业主们从其它网络搜集的钱老先生的经典资料。
不少网友认为,钱老为中国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衡量的,是每一个曾经有着或正怀有强国梦想的中华儿女都必须铭记的。在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的BBS上,不少同学,特别是来自自动化、系统工程等专业的学生都纷纷转帖钱老的生平简历,对其在航天事业、工程控制论、系统学的贡献大书特书。“钱老参与过多型火箭和战略导弹武器的研制,由于火箭和导弹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中国现在的火箭产业和导弹系列都是钱老那个时代奠定的基础。”
不谋而合,记者发现在各大网站都有网友通过搜集钱老的照片、归国历程、“两弹一星”的研究经历等方式,去悼念这位为我国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一生的伟大科学家。比如,网友“三峡在线”就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十大经典瞬间》为总题,把钱老青年时代求学美国、回国教学、早年与家人的合影,以及国家领导人探望钱老的十张经典照片贴在了网上,让网友“悼念”。
网友建言留一点骨灰放嫦娥二号中
在网友对钱老先生的众多的缅怀中,青年时代在美工作的钱老先生曲折回国的故事最为动情,也最为人“传诵”。
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据悉,在钱学森家中,他卧榻正对面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尊“神舟”航天飞船的模型。那展翅翱翔的“神舟”,似乎在诠释年近百岁的钱学森关注祖国腾飞的热切心情。
“由于当时钱学森先生是参与美国机密的火箭技术研究,曾完成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设计,所以美国当局并不想他返回中国,一是怕他泄密,二是怕他令中国的国防技术壮大起来……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他(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这个人宁愿毙了,也绝不能让他走"……”在“星星同学会”上,网友“Sim”转下钱老回国故事后,还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对中国有功的人,谁为人民做出过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人民怀念他!希望我的儿子能从中学到东西,做一个能为国家做贡献且刚直的人!”
有的网友还建言:“能不能留一点点钱老的骨灰放在嫦娥二号中,待星箭分离时把钱老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
三笔财富:爱国、创新、自强不息
“钱学森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钱学森身上有三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铭记。”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也发表言论说:“第一,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他深爱的祖国,决心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二,积极的创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在没有充分的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的情况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锐意创新,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和导弹。第三,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20世纪50-60年代,钱学森带领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在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坚持研制、试验尖端科技武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西安交通大学不少钱老的“后学”也深切地哀悼这位令他们景仰万分的学长。“曾看过您整齐的笔记与讲义,在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前多次注目您的颜容,在申报的《钱学森思想研究》课题里,多次见到您的光辉……”网友“独不见”在个人博客上撰文说,“我们爱您,钱老……走吧,走好,心里永远惦念您!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学子向您致敬!”(记者谢苗枫)
钱老,安心走好!
网友设置网上纪念堂,“静默一分钟”寄托哀思
据新华社电“钱老,安心走好!中国的青年会沿着您为我们开辟的道路,一路前行!”―――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这一消息让无数国人哀恸,网民自发在互联网上以发表博客、论坛留言及制作悼念网页等形式寄托哀思,并表示将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努力。
网友“Micyoung”的博客页面被设置成黑白色调,黑框白花簇拥着钱老的照片。博主在文中说:“下课回到寝室打开电脑便看到了这个触目惊心的消息……让我们深切缅怀为祖国建设耗尽毕生精力的钱学森先生。”
“悲夫,英雄跨鹤归鸿蒙,剩十亿国民怀高士,两弹震吼名青史;惊矣,人杰挥手辞暮年,留百万热土念达人,一星耀闪指苍生。”网友“黄龙”写道。
有的网友设置了网上纪念堂追悼钱老。在纪念堂页面,可以选择以“静默一分钟”的方式表示哀悼,可以留言寄托哀思,还可以浏览钱老的生平事迹。
31日16时,在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论坛,“本日十大热点话题”中已经有两条是关于对钱老逝世的悼念主题,分别来自“水木特快”和“航空航天”版,跟帖达300多条。“哀悼”“默哀”“走好”,简单的字句承载着沉重的哀思。
在钱老的家乡杭州,当地影响力最大的网上社区“19楼”的“草根谭”板块中,主题帖“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今在京逝世,他是杭州的骄傲”已登上了主页显著位置。3小时内,该帖的阅读次数超过8000次,回复次数超过200次。
在一个关于力学的专业论坛上,网友“zhaojunwulei”发文说:“钱老师今天逝世了。他是我最崇敬的人,也是他让我在力学的道路上,有继续往下走的勇气和决心。”“大家一起悼念他。他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力学的明天还要靠我们。”
“不曾谋面,只有耳闻。”另一位网友“kekeyin”在博客中写道,“您留给我们的,除了成果,还有精神。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将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我感受到我们肩上的责任,知道我们该怎样继续走好脚下的"路"!”
拓展阅读
1、学校名师队伍建设工作活动总结范文
一、建立组织,完善制度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名师培养领导小组。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学校根据教师的建议和要求,不断完善《江苏省阜宁中学名师培养方案》和《江苏省阜宁中学名师考核与管理办法》,及时充实每位名师的管理档案内容。
二、以培养名师为导向,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致力于加强对教师的精神和形象的塑造,一直要求老师以“爱岗敬业、品德高尚”为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让每位老师认识到学生眼中的名师就是自己喜欢的老师。通过教师个人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定期进行经验交流,鼓励教师“敢于做名师,争取做名师”。学校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加读书活动,常去悦读小站,多读读拓宽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学校为教师订阅多种教育教学类的报刊杂志,要求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随笔、论文等。本学期学校老师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达100多篇,在年底将会对这些老师都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老师积级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本学期学校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已经立项三个省“十 二五”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进行研究,本学期,张锦州主任、王沛主任申报的两个省 “十二五”2019年课题已通过市级初审。学校经常组织优秀老师参加省内外名校公开教学活动。
三、搭建平台,展示名校风采
学校要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手,搭建广阔平台,依托有力载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便会日益凸显。为检验“6543”和“三微课堂”模式*成果,学校在三月份组织了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上展示课活动,在五月份组织中层以上**上研究课。骨干教师不仅当校内青蓝结对的师傅,而且做县内其它三星、四星高中青蓝结对的师傅,承担培养校内外青年教师的任务。张锦洲、蒋守培等老师经常被邀请到县内外其他学校做讲座、上示范课,蒋守培等老师经常参加市统考命题工作。
四、植根校本教研,发挥团队优势作用
学校有组织地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相应的系列教研活动。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制定教师学习计划。并且中层以上**、备课组长等全程参与各项教研活动,每节课要进行听课后的评课,由于教学领导的广泛参与,此项活动做的非常具体和实效。平时教学工作中,学校狠抓校本培训,采取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课堂探索与课外学习,集体研讨与个体反思等形式,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在名师工程的推动下,学校的三风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学校有特级教级1人,省“333”培养对象2人、市名校长1人、市名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0人、市教学能手18人、县拔类人才10人、县学科带头人30人、县教学能手61、市教坛新秀26人 ,各类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1/3,他们在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中起决定性的引领作用。
2、学校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总结2020
为了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响应长沙市20xx年十一期间组织开展的“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通知,涂新社区组织了未成年人上绿网进行网上签名,并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明确思想。涂新社区通过张贴通知、广播,联系小学中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要求各校要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倡议全校学生登录中国xx网、央视网等参加到“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的签名留言活动中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主动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爱国认识。
二、高度重视,用心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用心组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作为开展“十一”国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各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严密组织,确保本次活动有序开展。
三、拓展渠道,确保导向。本次活动除了网上签名之外,社区联合各小学中学拓展活动渠道,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多种途径,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深化拓展活动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引导广大学生从热爱家庭、建设家乡做起,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自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四、加强督导,力争实效。社区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本次活动内容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力争实效。自20xx年9月xx日至10月xx日,参加网上签名寄语的学生人数达到300多人,师生向国旗敬礼100余次。
本次活动大大加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的传播,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度,为提高小学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起了主动的推动作用。
20xx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67周年,根据上级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向国旗敬礼”活动,加强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了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现将我校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1、学校重视,认真组织落实。
“向国旗敬礼”活动是喜迎国庆的一项重要任务。接到通知后,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案,并召开教师大会进行安排部署,抓好活动的推进落实。
2、 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网上寄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收集学生们的寄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留言;三四年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的指导下登陆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发表寄语。同时,各班班主任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使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参与活动。我校学生以个人、小组、班级、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xx年10月11日,我校参加网上签名寄语的学生人数已逾100人。
让学生面向国旗签字寄语,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学生们在寄语中,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增强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
3、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以“向国旗敬礼”为主题的队会、“迎国庆诗文朗诵会”。
以“向国旗敬礼活动”为契机,帮助学生养成高尚思想品质,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向国旗敬礼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个载体,引导广大小学生积极参加主题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今后我校还将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细节上培养我校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的爱国情感,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
3、家孔巷小学走进四大名著的活动总结
波宁四中抗震救灾爱心募捐活动总结
——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
2008年5月12日,8级强地震撼裂四川大地,昔日宁静秀美的家园瞬间轰然垮塌,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创伤。消息传来,我校师生迅速动员,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
5月14日清晨,学校行政、工会、团委学生会举行了主题为“抗震救灾,爱心奉献”为四川灾区爱心募捐的活动。同学们一个个来了,五十、一百、二百……大家把平时攒下了的零用钱毫不犹豫的放入募捐箱,在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许下祝愿。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感动”是我们每一个班**和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深切感受:一位同学拿着装有一千元的红信封放入募捐箱,坚持不肯留下姓名,经工作人员辗转打听,确认是高三(6)班陈嵘同学;高三(8)班刘俞廷同学,高三(9)班陈祯宇同学捐款600元;高二(7)班夏心同学捐款500元;高二(1)班钱晓峰同学在捐了五十元以后,又拿出一个塞得满满当当的储钱罐,里面是他从初二就开始积攒的458个一角硬币;还有班级拿来了同学们平时积攒的1000多个硬币,虽然大大加大了工作人员清点的工作量,但让我们动容的是他们的心愿,同学们说,捐献积攒的硬币是为了表达我们愿意拿出最珍藏的东西的心愿,祝愿灾区人民能顺利重建家园;我们还了解到,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甚至捐出了必需的生活费,打算非常节俭的过一段时间;高二(6)班同学执意将捐款数额定格在2222.2,寓意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是多么崇高*怀;高二(8)班同学则将捐款数额定格在2008.8,寓意2008年的所有灾难都会过去,只要我们携手并进……
老师们也来了,孙军老师捐款1000元,冯文富老师捐款500元,王高伟老师在班级内捐了300元以后,又参加工会的捐款;沈兆良老师在捐了200元以后,又参加任教班级捐款;在校所有教职员工均参与了捐款,花匠师傅、清洁工小胡一家都踊跃捐款,教职工募捐人均近200元。
退休老师协会在组织了募捐活动,退休教师积极响应,共捐款2415元。其间,许多感人画面记忆犹新:有的老师远在外地,打电话来执意参与募捐,请陈伟萍老师垫付;刘祥兰老师听说了募捐活动,请人带来了爱心捐款;冯明珠老师特意跑到学校,将100元捐款送来;许多退休老师身体不好,出行不便,有请朋友带来的,又让孩子送来;大家的心愿是共同的,都是中国人,都为一个共同的家。
食堂工作人员也动员起来了,负责人袁师傅带头捐了1000元;校园内的宏成超市在参加爱心拍卖捐赠688元以后,这次抗震救灾募捐也送来了200元,并一再表示,只是表个心意,不用宣扬。
短短一天时间,学校收到来自班级的捐款74279.3元,来自工会捐款23410元,衣物201件,合计97689.3元。今天,款项和衣物将送至波宁慈善总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同学们,老师们,学校为大家的爱心举动深感骄傲,让我们一起祈愿:天佑四川,平安中国!让我们一起对灾区群众说,虽然不能靠近,请让我们用心温暖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5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