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

【设计思路】

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情节简单,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一个很经典的生活教育素材。主要讲了*因为吃饭喜欢东张西望而掉米粒,被大公鸡叫他漏嘴巴,还去啄他身上的米粒而被吓哭了,最后他学会了专心吃饭,大公鸡只好去找虫子吃了。为了让故事更适合本次活动的重点,我对原著稍作了修改,把奶奶的角色删除了,**了*的录音与幼儿互动,激发了幼儿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来帮助*,一使故事更加生动了,二使幼儿参与性更强了。

【活动目标】

在听听、看看、说说中,了解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逐步养成良好地进餐习惯。

【活动准备】

PPT、录音、大公鸡头饰。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出故事主角,通过图片认识*)

出示课件,介绍名字,为什么叫它漏嘴巴呢?

二、欣赏理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知道*掉米饭是因为吃饭时东张西望,通过*的录音提问,激发幼儿要去帮助*的愿望)

(1)为什么说*是漏嘴巴?米粒都掉在哪里?

他是怎样吃饭的?(辅问:他一边吃饭一边在看什么?)

*为什么哭了?

师:原来大公鸡在告诉*,米粒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你们听*在说什么?(录音哭着说:你们来帮帮我,我不想做漏嘴巴,不想被大公鸡啄)

我们一起来帮帮*吧,告诉*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做漏嘴巴的好方法有哪些?(重点问题,在帮助*的情境中,积累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出示相应的图片,给幼儿直观的引导,最后以简短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小结。)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总结:扶住碗,拿起勺;看小碗,不说话;身体、下巴靠靠好;吃得干净身体棒。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的*有没有让大公鸡找到米粒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价值:将上一环节中总结的好方法编进*第二次吃饭的故事内容中,同时也是在帮助幼儿巩固和验证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现在的*是怎样吃饭的呢?

(2)他对大公鸡说了什么?

师:现在的*听了我们的好方法后,吃饭时再也不掉米粒了,变成了好弟弟。

三、回归生活(大公鸡走出文学作品,走进幼儿生活。)

师:“喔喔喔,喔喔喔”咦,是谁来了?

大公鸡(出示大公鸡图片和声音):前几天,我去其他班级找米粒吃了,找到了好多漏嘴巴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漏嘴巴呀?(不想)一会儿吃中饭的时候我也要来你们这里找找有没有漏嘴巴,看看谁把饭菜撒在地上了。

【活动延伸】(这是本次生活活动后的实践验证环节,借助“大公鸡”这一角色,督促幼儿积累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午餐环节,“大公鸡”到班级里来寻找掉米粒的漏嘴巴。

2、活动后两天,拍摄我班幼儿午餐时的视频,和孩子们一起玩《大公鸡找漏嘴巴》的游戏,找找漏嘴巴的小朋友,讨论交流更多地进餐好习惯和好方法。

拓展阅读

1、中班语言课《小小鸭子》及学反思

(第2课时)

一、材分析

《小小鸭子》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小小鸭子一起玩,小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落水时救小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全文共有4 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第1 自然段交代了小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为后面的互相帮助作铺垫;第

2、

3、4 自然段分别写了发生在草地里、小河边、水里的三个场景,草地里小捉虫给小鸭子吃,小河边小想跟着小鸭子下水捉鱼,水里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

二、学目标

1.巩固词语,会读、会写、会组词。

2.结合图画语境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 4. 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

三、学准备

1.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四、学过程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3.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4.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家思考问题。 ①小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5.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为什么捉不到鱼?(小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小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6.学习第4自然段。

(1)小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吃,小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7.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说什么? 填空:小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9.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小鸭子说的话,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10.提问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11.布置作业

1.演一演。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2、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小鸭子》开课优秀

设计者:蕲春县实验小学 余艳红

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1种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态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学重点】

1、识字,写字。2、读好小小鸭子的对话。

学难点】

1、注意“不” 的 变调;

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学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小、小鸭的相关知识。(3)学辅助课件。(师)

2.了解小、小鸭。(学生)

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认识提土旁,会写“也、他、地”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块儿、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鸭子图饰。多媒体课件设计。

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给家带来了两则谜语,请注意听好了:

谜语一: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

谜语二: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说说你为什么知道是小(或小鸭子)的呢?贴上图片,问:他们长得有些什么不一样呢?(他们长得不一样。:小,小鸭子扁。脚:小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长得不一样,所以他们就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小会捉虫子,小鸭子会游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小鸭子的故事,请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小鸭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两个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1)同桌一起拼读生字2遍,说说怎样记住生字。

(2)盖上拼音,同桌互相认生字,小老师认字。

(3)小组内检查拼读生字。

(4)小组四人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分组朗读课文。检查了解课文内容情况,相应出示两幅图画,板书“互相帮助”。

3、检查生字反馈情况。

(1)字源识字法,出示“身”字的象形演变,

--身

“死”字的会意演变。

--死

(2)谜语:街中的土堆全拉走(行)

(3)加一加:捉 河 信

(4)换一换:快-块 很--跟 减--喊

(5)数一数:直

(6)比一比:忽--急 忽然 忽视 忽冷忽热 忽快忽慢

急忙 着急 很急 心急

(7)演一演:捉 跟 急 喊 行 信 忽 直 身

生字认熟了吗?我们来开火车认读生字吧。两轮认字,抽三个小组认读词语。

4、提示“不”字的读音。

bú bú bú

捉不到 不信 不会 (四声前面读二声)

不行 不好 不高 (其余前面读四声)

点生读句子;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5、老师的谜语又来了,快快开动脑筋啦!

(课件)有水变水池,有人变成他,有土成土地,加女成了她。

指导书写这三个字。

学生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提示应该注意的地方。

老师在田字格里板书“也”字,边写边讲写字要领。

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师**。选两本评议。

老师在田字格里板书“他”“地”字,边写边讲书写要领。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师**,选一本评议,学习小组内评议。

四、图文结合,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你每天总是跟谁“一块儿”玩呢?

2.点生第2自然段。(1)看看小小鸭子一块儿怎样玩呢?请观察图画说一说。

(2)小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吃得很欢写出了小高兴的心情,你会说类似的词语吗? (课件补充:睡得 跳得 听得

跑得 )

(4)可是他的好朋友小鸭子呢?也高兴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体会小鸭子的心情。

(5)小鸭子看到了,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6)读完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你会学习小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吗?如果小伙伴不会,你也要帮助一下他哦!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下节课再读后面的故事。那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来听一听吧,如果你的小伙伴还有不会的,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配套课件下载地址:/xiao/93560.htm

3、班语言优秀开课《巨人小怪兽》

【活动目标】

1、学习对比阅读、逐页阅读、自主阅读、连页阅读多种阅读的方法,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会用清晰的语言揣摩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角色对话。

3、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与邻居之间要友好相处、宽容待人的道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书,人手一本小书。

2、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邻居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联结幼儿生活经验,初步感知邻居之间的相处关系。

(1)提问:你喜欢你的邻居吗?为什么?

(2)出示封面: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中也有一对邻居,他们是谁?巨人小怪兽这对邻居关系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书。

2、对比阅读第一页最后一页,了解巨人小怪兽前后关系的转变。

(1)出示第一页最后一页:请你对比一下这两幅图,巨人小怪兽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巨人小怪兽从互不来往的邻居变成了一对好朋友,这其中发生了三件曲折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书。

3、逐页阅读第2—5页,梳理故事第一个内容,感知巨人的友善。

(1)出示第二页:巨人在干什么?小怪兽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是小怪兽会怎么想呢?

(2)出示第三页:小怪兽在干什么?他是怎么偷野餐的?(丰富词汇:趁着、轻手轻脚、偷偷摸摸)

(3)出示第四页:巨人打球回来后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食物,他心里会怎么想?

(奇怪、惊讶)小动物们有什么好办法?

(4)出示第五页:巨人来到了小怪兽家门口。(来源:)巨人会怎么问小怪兽?小怪兽怎么回答他?

听了小怪兽的回答,巨人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到底是怎么讲的。(播放录音)

小结:巨人想请动物们野餐,可小怪兽偷走了食物,还得意洋洋的不承认,这是巨人小怪兽之间发生的第一件事情。

4、自主阅读第6—9页,讲述故事第二个内容,揣摩巨人的`心理。

(1)巨人到底有没有揭穿小怪兽的秘密呢?请小朋友慢慢地阅读小书第六到第九页。(提出阅读要求)我们来学一学小学生,轻轻地回到座位上,每人拿一本书,翻到第六页,看到

第九页,看一看提问:巨人小怪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2)个别幼儿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巨人给小动物们讲故事,可小怪兽又偷走了故事书,还不承认,这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第二件事情。我们来看看最后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5、连页阅读第10—13页,讲述故事第三个内容,学习巨人的宽容。

(1)出示第十页:啊呀,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小怪兽会逃脱厄运吗?

(2)出示第十一页、十二页:请你仔细看图,你的同伴讨论巨人小怪兽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背景音乐)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小怪兽心里怎么想?小怪兽会怎么说呢?

(4)交流讨论:你喜欢谁?为什么?

6、完整阅读,梳理整个故事内容,分享巨人的待人之道。(录音跟读)

7、结合生活,引导自主讨论,学习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相处问题。

出示幼儿争抢玩具、涂鸦作业、相互泼水的生活照片:你觉得照片中的这两个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家下课后可以先相互讨论一下,到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4714.html

热门阅读

  1.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 写在父亲节贺卡上的祝福语
  3. 《花之咏》教学设计
  4. 关于暑期的毛概社会的实践报告
  5. 框架性的合作协议书
  6. 想你的夜随笔
  7. 初中体育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8. 控制好你内心的心流的演讲稿
  9. 浪漫的银色情人节短信祝福语
  10. 暑期实践队志愿者辅导小学生的活动总结
  11. 名著片段摘抄
  12.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自荐信范文
  13. 快乐的读书手抄报
  14. 房屋土地管理所工作总结模板
  15. 感恩节送给老师的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