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乞巧节的古诗句
乞巧节,即七夕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一起来看看古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4、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宋·秦观《鹊桥仙》)
6、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宋·晏几道·《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9、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1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1、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2、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权德舆·《七夕》)
1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4、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七夕》)
15、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古意》)
16、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8、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9、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0、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1、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22、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24、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5、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26、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张?《夺锦标·七夕》
27、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28、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9、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0、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1、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2、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3、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34、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35、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7、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8、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9、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40、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1、琅?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2、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43、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夺锦标·七夕》
44、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5、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6、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47、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8、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9、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0、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51、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2、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3、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54、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5、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56、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57、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李嘉?《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
58、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59、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60、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拓展阅读
1、关于父亲节的古诗四句
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4、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插秧歌》
1、*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3、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3、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2、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聂夷中《田家》
4、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1、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元稹《估客乐》
2、无父何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由**整理]
3、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4、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2、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3、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钱镠《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1、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元稹《估客乐》
2、辛勤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4、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1、无父何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4、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3、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4、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关于植树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2、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3、课仆舁丰壤,辛勤种牡丹。不知从此去,更得几春看。
4、恬然尊贵客,香气自天来。纯洁晶莹质,姗姗下月台。
5、菊莳陶篱本,兰滋楚畹芳。荷锄春雨后,怀古意何长。
6、渐止牛羊牧,还添雨露滋。但令萌蘖长,自有岁寒姿。
7、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8、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9、东风吹大地,植树正当时。欲得青山翠,挥锄种绿枝。
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1、种桃三百树,随处有开花。来年三二月,便是武陵家。
1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13、树苗栽土地,遍野郁葱葱。万里河山净,无私献至情。
14、自有岁寒心,何需入白云。佛伸千万手,殷切护行人。
15、栽梅沿屋角,幽趣少人知。雪后月明夜,孤芳吐几枝。
16、春风吹杨柳,杨柳拂水岸。清水秀美景,白云碧蓝天。
17、君子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8、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扎根土地间,撑起一层天。放下三招斧,容苗长十年。
2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23、种树取柔条,人言老难待。所贵适目前,胡为计身外。
24、一代代植树,黑发接白发。一切都枯朽,而绿叶依旧。
25、栽培万杉树,延纳五峰云。莲社松门接,陶居柳径分。
26、挥锄种绿枝,泥土不流失。青山绿水在,子孙享福时。
27、三月执子手,植树堤边柳。问君何能尔,风光数年后。
28、春天欲种树,来年挡风沙,感谢古人植,后辈方可荫。
29、手栽两松树,聊已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30、植树祖兴隆,遗传众所崇。荒山栽万木,沙漠种千丛。
31、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32、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33、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34、楼东一株桃,柳叶拂青烟。此树是我种,别来向三年。
35、幸不生渊底,杰出苍苍崖。岁寒只孤秀,万木非吾侪。
3、关于国庆节的诗句诗词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4、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10、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1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1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5、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6、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7、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0、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1、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5、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自题小像》
30、*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34、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35、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3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韬钤深处》
38、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3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1、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42、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3、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4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4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7、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
4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50、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5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4、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55、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56、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5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60、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6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62、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wenba.com/articles/37221.html